华人文化产权交易...吧 关注:257贴子:2,473
  • 0回复贴,共1

金融市场风险压力不减 投资者需要的“信心”该从何而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周四(8月4日),英国央行将公布利率决定、会议纪要及季度通胀报告。一些投资者预计英国央行会增购债券,以支撑脱欧后衰退的英国经济,但也有投资者怀疑这种做法的效果如何。
  问题在于,量化宽松政策成为央行应对金融危机的浪潮的货币政策工具,但这在金融市场运作顺利且维持低利率的时候是否同样奏效?英国脱欧并没有造成引发金融危机的长期性市场波动,而且也没有明显推高金融成本。
  而更广泛的问题是,英国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在英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下,如何处理好与其最大的贸易伙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对症下药”?
  自6月23日英国脱欧以来,英国央行已经降低银行资本要求以鼓励借贷,并准备了数十亿“廉价”的英镑贷款。英国央行表示,降低利率是众多央行考虑采取的措施之一。近几月内,公司的经济表现数据还没有出来,但有调查显示,英国脱欧之后公司的经济发展有所衰退。
  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普遍认为,央行在周四会提出降低基准利率至0.25%,这是英国央行322年历史上最低的利率水平。德盛安联资产管理的资产组合经理里德尔(Mike RiDDell)一直都在购买英国政府的债券,原因在于他期望英国央行恢复量化宽松政策,加印钞票以购买更多的资产。
金融市场风险压力不减 投资者需要的“信心”该从何而来?
注:2014年9月25日,英国的资产负债表由之前的每周公布一次改为每季度公布一次。
  在金融危机期间,英国央行购买力3750亿英镑(约合5亿美元)的资产,其中大部分是国债,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进行了几轮的国债购买。但现在,金融危机还没到来,欧洲和日本的央行都在购买债券以推动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它旨在降低长期利率,鼓励投资者涌向高风险资产,以增加经济上的支出,从而产生通货膨胀。但它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没有带来预期的投资,却推高了资产价格。
  前英国央行的政策制定者米尔斯(David Miles)的研究发现,量化宽松政策在金融市场受到压力时最为有效。现在的借贷成本距离英国央行上次购买债券时更低。在2009年3月,英国10年期国债的利率是3.6%,而现在的利率约为0.8%,还不到1%。而在脱欧之前,这个利率是1.37%。
  低收益率部分反映了全球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温和前景。太平洋(6.06 -0.33%,买入)投资管理公司的资产组合主管埃米(Mike Amey)认为,央行的任务在于使消费者和公众放心,让他们相信经济仍在稳固的基础上。
  然而,目前主要的“信心”仅来自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的一句“英国将进入经济调整时期,尽管央行会有一些政策,但不能完全抵消脱欧带来对影响”。经济学家认为,英国央行的责任在于消除干扰增长和遏制消费的不确定性,官员们需要重新审视税收和支出计划,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英国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空间。


1楼2016-08-03 15: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