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暮血吧 关注:227贴子:15,482

〖一天一天攒〗重要的历史好资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个转型不是宋朝出现的,唐中期就开始了。 






“开元以后,四海宴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 

“天宝中,海内事于进者注意文词。” 

“天宝末……不肖子弟为武官者,父兄摒之不齿。” 

“自开元天宝间……仕进者以文讲业,无他蹊径。” 

“开元天宝之际……缙绅之徒,用文章为耕耘,登高不能赋者,童子大笑。” 

“天宝中……缙绅之徒以能赋为贤及门为贵。” 

王曾瑜先生在唐宋变革论研讨会上说的很清楚,所谓唐宋变革指的是唐代开始,宋代结束的一次社会大变革,如果仅以朝代更替的角度看,宋初与唐末之间的差别远远小于唐末与唐初之间的差别。 


1楼2008-08-29 19:42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ct=335675392&tn=baiduPostBrowser&sc=2353698532&z=243548028&pn=0&rn=50&lm=0&word=%C0%FA%CA%B7%D1%D0%BE%BF#2353698532为元,清辩护的贴子 


    我喜欢春秋战国时期的尚武,到宋代我感觉中国被阉了一样 http://tieba.baidu.com/f?kz=463570857


    2楼2008-08-29 19:55
    回复
      若果把人的价值观中的几种主要价值,做个排列的话,“生死”问题,在古代早期的价值序列中,远不是处于中心位置。这和那一时期的社会环境有关,受当时那种“任侠”士风的影响较大,而这种士风也得到当时的那些强势话语集团提倡,简单的说,就是提倡不怕死,这样广大的士阶层才会那样舍生忘死的去拼命,与之相配套的观念则是忠诚、奉献。当然,这样的一个观念体系在社会历史中存在、传播,还要有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需要满足,一两句话说不完。 
      所以那时“自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流行,重大事件、高贵的身份等自杀倒也罢了,但像田光为一句话(或者说是为了激励荆轲)而自杀,这在今人看来就很难理解了;田横的五百壮士个个都想死?就没有在这种自杀的“时尚”中被迫随大流的?我不知道,但很想知道。 
      正是在这种流行的风气中,太史公遭受了奇耻大辱之后,生与死,成了必须要面对的最重大的选择。站在旁边分析的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体会这种选择的痛苦(当初我辞职这点小事就搞得我愁了两三个月),像那些“烈士”一样自杀,问题当然变得简单了;但牵挂着《史记》这一伟业的太史公,却在思考着生的可能,其实这就是两种价值的比较:做个壮士享受一个隆重而受人尊敬的追悼会,还是在耻辱中完成那不可预期且绝无可能发表的《太史公书》。太史公痛苦挣扎的心理在《史记》中时常流露。今天谁要自杀,大家都会劝其偷生,但那时一个应该自杀的人要偷生,不光是要说服自己,还要忍受来自世人眼光、议论的压力。 
      这种选择对太史公的智慧来说,无论过程多么痛苦,结果几乎就是预定的,他注定要超越的不仅是时代,甚至是时空,但这些都可以说明“自杀”的流行。 
      这一套“自杀”的配套观念,其实是在历史的宏大叙事背景之下产生的,和今天强调的全身心奉献、爱国主义精神都差不多,几十年前为了保护一根电线杆,可以牺牲好几条性命,美其名曰“保护了国家的财产”而“光荣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在今天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就会发现它的荒唐之处。 
      到了魏、晋,随着大一统帝国解体的不仅是政治体制,还有其刻意营造的意识形态体系,“自我”意识的回归,王羲之说“古人曰:‘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当这种自我意识所蕴含的人性思潮回归与时代思想之中时,生命的价值才真正得到尊重,“自杀”的时尚随即注定会沉入历史的长河。 
      当然,哪个时候都有自杀的,那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了。


      3楼2008-08-29 20:42
      回复
        春秋战国时代所讲的“士”的精神是全面性的,包括君子之礼、君臣之道、信约、六艺、义行等,这些都是从周代以来就传承下来的东西,其源流与日本武士道的起源全然不同,更不用说是类似了。武士道是在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才逐渐发展出来的产物,到了镰仓时代逐渐成熟,结合了日本国家的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所发展出来的武士准则包括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等。只有履行这些准则,武士才能保持其荣誉,丧失荣誉的武士不得不进行切腹(腹切 はらきり、切腹 せっぷく)。日本的武士道尚武论武与讲武,甚至许多的事物都以武为出发点。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士任重道远,以礼为则,谦冲自牧的性格是全然不同的。中国的士以信为出发点,所有的事物均出乎於信义,中国的士虽然也尚武,但是更多了一份士的典雅与超然,而且并非只有死士才是士,并非只有刺客列传中的那几位刺客才是士。士甚至是周代贵族社会很重要的生活典范。也没有类似介错这样的行径。


        4楼2008-08-29 20:43
        回复
          http://tieba.baidu.com/f?kz=145664449
          赵国概略


          5楼2008-08-30 23:30
          回复
            6楼2008-08-31 03:07
            回复
              对,元、清是强盗,汉族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占领就是完全合法的,楼上的意思是这个吧。只要是汉族人的作法,不管怎样都是对的,对吧,有没有问过人家愿意不愿意?唐太宗征服高昌,赐了这么多的儒教经典,高昌人怎么对待的呢?你知道吗?“鹰飞于天,雉窜于蒿,猫游于堂,鼠安于穴,各得其所,岂不活耶!”这就是高昌人的态度


              7楼2008-08-31 03:10
              回复
                那么汉人的土地是怎么扩大的呢?都是人家自愿加入的吗?汉族最初的领地不过就是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最多再加上甘肃河北,连四川湖北都不在其中。侵略就是侵略,又偷换概念拿周期代替时期,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
                 

                 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并非是屈服于武力而愿意加入中华民族,而是出于对汉文化的崇尚和景仰自愿加入中国.有多少少数民族自愿留在长安学习汉文化?那些随郑和来到中国的东南亚小国国王为什么要求葬在中国?


                8楼2008-08-31 03:14
                回复
                  9楼2008-08-31 03:17
                  回复
                    10楼2008-08-31 05:02
                    回复
                      11楼2008-08-31 05:21
                      回复
                        12楼2008-08-31 05:28
                        回复
                          13楼2008-08-31 05:36
                          回复
                            只要你足够强大,而且政治形势对你有利,那么别说是越南柬埔寨,全世界都可以是你的。你以为老美从十三州扩张到太平洋是靠了“XX自古以来就是美国领土”这套说教得来的么? 
                               
                              国家的疆土,最根本的因素是国力和政治形势,历史因素,呵呵,就算有,也不过是次要的 
                               
                              你跟美国说历史去,跟苏联说历史去啊,有用吗?你拿清朝的地图去把东北和西北领土要回来啊,拿得回来吗? 
                               
                              把现在的疆土归结于几百年前的某个朝代,根本就是腐儒之见 
                            同样是吞并,阿三吞并锡金没人说什么,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就被揍得屁滚尿流,难道是因为“历史因素”?


                            14楼2008-08-31 05:45
                            回复
                              15楼2008-09-07 2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