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天使吧 关注:216贴子:8,523
  • 1回复贴,共1

《牧歌》的原型是巴尔虎长调民歌《乌赫尔图辉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牧歌》是一首我们大家都十分熟悉的蒙古族民歌,他旋律优美、广受欢迎,不仅是各种演唱会上被经常演出的曲目,还被选入艺术院校的教材。同时这首歌还被改编成无伴奏合唱曲、小提琴独奏等多种形式。
     在介绍这首歌时,资料上往往说它是“昭乌达(今赤峰市)民歌”,由音乐家安波搜集整理。但实际情况是,它的原型是一首地道的巴尔虎长调民歌-----《乌赫尔图辉腾》。
        

         近前常见的乌赫尔山和辉腾湖在哪?

         我活蹦欢跳的小妹惨遭不幸。

         戈格查勒陶勒盖前,火焰渐渐下沉

         美丽可爱的小妹,沉潜在我心中。


         下榻于霍热戈尔吉北,

         马儿东奔西窜不定;

         盛在碗里的饭多么香甜,   

         引不起我的食欲。


       这首歌产生于上世纪20年代初,至今在那个叫乌赫尔图辉腾的地方,作者的后人还在传扬着关于这首歌的故事。以下是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巴尔虎草原记述的节选:
      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叫乌和尔图辉腾的地方。这里山是绿的,地是绿的,太阳和风也仿佛是绿的。绿色不由分说地染深了我一腔的爱恋。巴达玛老人的牧包很漂亮,像倒扣的银杯洁白闪光。包后堆放着毫无气味的牛粪柴,包前是拴马桩和勒勒车,那竖立的套马杆支撑着一块天空。巴达玛老人讲起她的阿爸,她脸上刀刻似的皱纹里挤满了岁月的风霜和深情。她的阿爸额尔德尼朝克图,是草原上颇有名气的长调歌手。20世纪之初,一场疯狂的野火夺去了额尔德尼朝克图的恋人道力格尔姑娘的生命,这使他肝胆俱裂,悲痛欲绝。他骑马不停地狂奔,他夜夜坐在泉水边思念,他编唱了长调《牛泉和冷泉》的哀歌:“我离开了湖边来到新的草场,可是我的马群不肯吃草,捧起盛满奶食的碗,可是我却无法下咽,我到处寻找你的踪影,我的心永远都无法安稳……”不久这首长调就传开了,牧民们唱着这刻骨铭心的爱情,也用这长调祈祷生命、祝福草原。后来,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编配,变成了名扬海内外的《牧歌》。巴达玛老人说,《牧歌》源远流长,历经沧桑,在草原上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1楼2008-08-31 01:09回复
    蓝野乐队演唱的《乌和尔图辉腾》

    http://music.fenbei.com/6499898


    2楼2008-08-31 01: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