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天涯社区原创,标题贴名 秦朝到清朝古今官职大对比。我在其中摘抄出来,有些写的不好的地方请指正。
申明参考来源
1.(十六国胡族政权封建化问题初探)王素香 辽宁工学院学报
2.(十六国官制研究)周伟洲 《文史》, 2002(1):51-77
3.(十六国官制初探) 冯君实 东北师大学报 1984年第4期
4.(十六国的行政中枢制度及其新因素)徐美莉 《甘肃民族研究》, 2013(4):46-51
五胡十六国的官制
由于十六国政权中有十三个是胡族建立的,这些政权在占据北方以后大都摒弃本民族野蛮落后的统治方式,进而实行中原地区行之以久的封建制度。而他们的官制受中原影响,基本沿用魏晋官制。以下将十六国的官制分为3个部分来叙述,包括中央官制、军事和地方官制。
五胡十六国中央官制
十六国时期是个分裂的时代,大多数政权寿命较短,没有完善的官僚体系,只有少数的大政权,由于是以胡族贵族为主体的胡汉贵族地主的联合专政,在官制上也有各自时代的特点。
十六国时期多数政权为胡族贵族为主体,所以其中有一部分的政权实行了胡汉分治。即单于台制,因而官制上也分为胡汉两个体系,中国学者称为“双轨制”。据现存的史料所载,前赵的刘渊、石勒的后赵、慕容盛时期的后燕、冯跋的北燕。这四国都有设立单于台制度,此外还有前秦、前燕、后秦、西秦、南凉、夏国等六国。以上六国均在建立政权前后,统治者均有大单于之名。
由于他们受到原来匈奴政权的影响,其目的是以匈奴最高首领大单于之名来号召诸胡,由于他们刚起兵自立,政权不稳,等到稳定时,大单于之名就再不见史籍。因此他们是不同程度上受到前赵的单于台制的影响,后来因各种原因没有设置此官机构。
自先秦以来,胡族最高的统治者为大单于,大单于的任务是统辖胡族人民,如《晋书 .石勒载记》所记:以大单于镇抚百蛮。由于置大单于的政权以胡族贵族为主体,胡族人民是其基本群众和军队主要来源,所以大单于地位尤其重要。当胡族皇帝以太子或亲属领大单于时,这个大单于实际上就是副王。如后赵石虎以其子石宣为大单于,石宣能羽葆、华盖、建天子旗帜。又如石勒在位时先自谦大单于,即位皇帝后,便以子石宏为大单于,结果引发石虎不满。所以石虎争夺大单于,后来石勒死后,太子石弘立即拜石虎为丞相兼大单于,“总摄百揆”即总揽朝政,可以看出其地位显赫和重要。
大单于的权力执行机构为单于台,前赵刘曜署子刘胤为大单于,在渭城置单于台。后燕慕容盛建立燕台,后来慕容熙改燕台为大单于台。《通鉴》胡注谓:“二赵以来,皆立单于台,以统杂夷,盛仍立之。”
单于台的特点如下:
1.虽然设置两套统治机制,进行胡汉分治,但实际上基本沿用的是魏晋官制,单于台制为辅助。如石勒采用的是九品官人法对士族进行评定、任用。前秦也“复魏晋士籍”、“拔幽滞,显贤才”前燕慕容)在汉族地主中“推举贤才,委以庶政。”在后赵、前燕、前秦及羌人建立的后秦政权中汉族官吏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汉族地主被广泛地任用于各个领域,甚至就连独挡一面的高级军事将领也不乏汉人。
申明参考来源
1.(十六国胡族政权封建化问题初探)王素香 辽宁工学院学报
2.(十六国官制研究)周伟洲 《文史》, 2002(1):51-77
3.(十六国官制初探) 冯君实 东北师大学报 1984年第4期
4.(十六国的行政中枢制度及其新因素)徐美莉 《甘肃民族研究》, 2013(4):46-51
五胡十六国的官制
由于十六国政权中有十三个是胡族建立的,这些政权在占据北方以后大都摒弃本民族野蛮落后的统治方式,进而实行中原地区行之以久的封建制度。而他们的官制受中原影响,基本沿用魏晋官制。以下将十六国的官制分为3个部分来叙述,包括中央官制、军事和地方官制。
五胡十六国中央官制
十六国时期是个分裂的时代,大多数政权寿命较短,没有完善的官僚体系,只有少数的大政权,由于是以胡族贵族为主体的胡汉贵族地主的联合专政,在官制上也有各自时代的特点。
十六国时期多数政权为胡族贵族为主体,所以其中有一部分的政权实行了胡汉分治。即单于台制,因而官制上也分为胡汉两个体系,中国学者称为“双轨制”。据现存的史料所载,前赵的刘渊、石勒的后赵、慕容盛时期的后燕、冯跋的北燕。这四国都有设立单于台制度,此外还有前秦、前燕、后秦、西秦、南凉、夏国等六国。以上六国均在建立政权前后,统治者均有大单于之名。
由于他们受到原来匈奴政权的影响,其目的是以匈奴最高首领大单于之名来号召诸胡,由于他们刚起兵自立,政权不稳,等到稳定时,大单于之名就再不见史籍。因此他们是不同程度上受到前赵的单于台制的影响,后来因各种原因没有设置此官机构。
自先秦以来,胡族最高的统治者为大单于,大单于的任务是统辖胡族人民,如《晋书 .石勒载记》所记:以大单于镇抚百蛮。由于置大单于的政权以胡族贵族为主体,胡族人民是其基本群众和军队主要来源,所以大单于地位尤其重要。当胡族皇帝以太子或亲属领大单于时,这个大单于实际上就是副王。如后赵石虎以其子石宣为大单于,石宣能羽葆、华盖、建天子旗帜。又如石勒在位时先自谦大单于,即位皇帝后,便以子石宏为大单于,结果引发石虎不满。所以石虎争夺大单于,后来石勒死后,太子石弘立即拜石虎为丞相兼大单于,“总摄百揆”即总揽朝政,可以看出其地位显赫和重要。
大单于的权力执行机构为单于台,前赵刘曜署子刘胤为大单于,在渭城置单于台。后燕慕容盛建立燕台,后来慕容熙改燕台为大单于台。《通鉴》胡注谓:“二赵以来,皆立单于台,以统杂夷,盛仍立之。”
单于台的特点如下:
1.虽然设置两套统治机制,进行胡汉分治,但实际上基本沿用的是魏晋官制,单于台制为辅助。如石勒采用的是九品官人法对士族进行评定、任用。前秦也“复魏晋士籍”、“拔幽滞,显贤才”前燕慕容)在汉族地主中“推举贤才,委以庶政。”在后赵、前燕、前秦及羌人建立的后秦政权中汉族官吏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以上。汉族地主被广泛地任用于各个领域,甚至就连独挡一面的高级军事将领也不乏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