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壬遁吧 关注:373贴子:3,479
  • 14回复贴,共1
为学著述,最怕什么?最怕断人慧根,误人子弟


IP属地:广东1楼2016-09-04 01:53回复
    很多以前思考起来觉得很正确的理论,现在再思考,要么觉得不成熟,要么觉得不正确。尽管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一旦你对别人讲述你的观点,就可能会造成误解误传。低层次的尚可,一旦往高了走,每个人想要从思考中导出结论,并付诸实践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古人著述保守,一般只述其大意。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写书的作者因为文笔,又或因为思考遗漏,难免会有错误偏差。后人再一解读,与作者原意又会再次产生偏差,偏差加偏差。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歪路。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思考肯定是需要的,实践肯定也是需要的。这话说了好像没说。但是我们现在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秘诀失传,其实原因在今人,而不在前人。今人愚钝,无德无道,就算把所有东西都清清楚楚写在书上,看了也是等于没看。


    IP属地:广东2楼2016-09-04 02:05
    回复
      很多時候,頓悟就在某一個瞬間,但是自己悟出來的和前人所想卻也未必一致,這也是非常崩潰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9-04 09:57
      回复
        说的对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9-10 22:24
        回复
          小越哥哥还在贴吧呢呀,还记得我吗?许久不见。如今你的三式功力更胜往昔,也是少有人能及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9-17 16:00
          收起回复
            怕就怕过度解读 那就很尴尬了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6-09-25 11:13
            回复
              现在逐渐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所谓看书,不是满足你的求知欲或者好奇心就完事,而是应该转识为智,将书上的东西,并且用到你的工作生活之中,这样才是有用的
              很多人跑去学文科,艺术,一些人可能会问,你学这些,能做什么?所谓做什么,就是能找什么样的工作,能赚多少钱。在世人眼中,文科艺术之类的,只是生活中的锦上添花而已。真正要生存,还是需要生产,例如生产一台手机,或者种植粮食。这种用处是能够实实在在看到用到的,所以人们就觉得有用。
              而现在所谓文科生,也逐渐走向一个与现实生活中没有太大联系的死胡同。例如研究某古籍,同人家争论某古籍某句到底指什么。还考究诸书,讨论语法等等。为什么说他们与生活脱节?那是因为,他们就算写出了很精彩的论文,考究出某古籍句子对错,对于他们来说,古籍就是古籍,他们是他们,古籍只是一堆数据库,而他们平时生活根本用不到古籍上的东西。
              这种人,平常人也称之为书呆子。
              其实这种书呆子,是很普遍的。我翻了下图书馆中关于易学的书,有些人考据诗经中出现的阴阳两字的意思,去推断阴阳论产生于什么年代。也还有些人,去考究系辞中的几个句子,称根据易经某句,来反推系辞句子顺序有问题。诸如之类,乱七八糟。其实他们考究完了,连卦都不会起,这不是扯淡吗?


              IP属地:广东7楼2016-11-03 12:14
              回复
                我最近思考的问题,多数和道,哲学等相关,但是也看到很多书籍态度十分差,已经到了毫无用处的地步。这个毫无用处是指,看了他的书后,给你在人生观上,世界观上,哲学意义上的思维上,都没有带来什么启示。例如有些人胡乱解释老子,说老子的思维是消极的(这种说法,在高中课本很常见),于是很多人就说,哦,老子的思维是消极的,我们应该积极进取。这种人云亦云的人特别多。也有人稍微好点,主张说老子是以退为进等。但实际上这些人也是人云亦云,就问一句,实际生活中用过吗?我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说没有。
                关于易经,老子,乃至于其它古书上面让人看不懂的词句,不能只看几句解释就完事。其实在实际运用中会发现,这些有争议的词句,其实没什么争议,只是后人误解而已。
                我一个学医的同学,他竟然这样评价黄帝内经——内经是教化平民的书,医生很少用!而我结合易学,将内经上的知识与六壬联系进行占卜!书就只有一本,解释也很多,但是读书如果只是一扫而过,当做科普,那书还是书,你还是你,你看书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


                IP属地:广东8楼2016-11-03 12:27
                回复
                  再多说几句吧,有人可能会问,读书一定要有什么用处吗?感兴趣可以不可以?或者有人又说,读诸如历史文学书,是不是真的一点用都没有?
                  我历来不提倡只学习一门知识。学习范围应该要很广。但我又觉得,所谓用处,标准并不是那么狭窄,而且人应该明理益智为读书目标,而不是仅仅以增加你的脑内数据为目标。前些天有人说:“我只关注怎么赚钱”,这种想法的人是很多的。如果以这个标准去衡量哪个有用,哪个无用,那世界上很多东西都是没用的。
                  而我又认为用处分两种,一种是实用,一种是虚用。实用就是实实在在能搞生产的,而虚用,是你看不见的,如增加你智慧,或者帮助你处理问题时有条不紊。我的人生阅历并不丰富,但我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得知,假设你很看重利益,那你交往的人际关系,真的非常脆弱。人是有感召力的,所谓感召力,和你自己本身的怎么去看待一件事物有关。
                  先说这么多吧


                  IP属地:广东9楼2016-11-03 12:39
                  回复
                    如今的人那麼急功近利,不會想那麼多,更不會去實踐那麼多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11-07 07:44
                    收起回复
                      最近在奇门六壬预测上遇到些模糊不清的事,感觉到了我的瓶颈期。真是郁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18 17: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