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以前思考起来觉得很正确的理论,现在再思考,要么觉得不成熟,要么觉得不正确。尽管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一旦你对别人讲述你的观点,就可能会造成误解误传。低层次的尚可,一旦往高了走,每个人想要从思考中导出结论,并付诸实践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古人著述保守,一般只述其大意。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写书的作者因为文笔,又或因为思考遗漏,难免会有错误偏差。后人再一解读,与作者原意又会再次产生偏差,偏差加偏差。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歪路。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思考肯定是需要的,实践肯定也是需要的。这话说了好像没说。但是我们现在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秘诀失传,其实原因在今人,而不在前人。今人愚钝,无德无道,就算把所有东西都清清楚楚写在书上,看了也是等于没看。
古人著述保守,一般只述其大意。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写书的作者因为文笔,又或因为思考遗漏,难免会有错误偏差。后人再一解读,与作者原意又会再次产生偏差,偏差加偏差。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歪路。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思考肯定是需要的,实践肯定也是需要的。这话说了好像没说。但是我们现在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所谓秘诀失传,其实原因在今人,而不在前人。今人愚钝,无德无道,就算把所有东西都清清楚楚写在书上,看了也是等于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