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碧# 观剧杂谈之都别拦着我!②
作者:闲时跑偏摸个鱼
之前说到陈队的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了,对吧?那今天还是从这里说起。
我一直觉得,在面对徐碧城的时候,早在最开始,陈深的态度就已经显露了矛盾。
一方面,他比谁都更冷静,更明白现实。他知道,一声“唐太太”出口,他和碧城之间就是咫尺天涯了。小伙伴们记不记得?在押送宰相的火车上,陈深和碧城有过短暂独处。他说过,“不管以前是什么原因吧,我今天也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只要你过得好就行。”
他用了“兴师问罪”这样的词。
一句话就露了底。
——刚刚重逢的那段时间,我想,陈深确实是有所不甘,对碧城也多少有些愤怒,怨气。他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可见他不是没有猜测过碧城的结婚是不是另有隐情。但是在他的角度上,和他分开没多久就迅速另嫁的碧城,不管怎么说,都已经放弃了他。
他等了的,他是一直在等的,可让他等的那个人,却已经走向了另一个怀抱。
是个人都会生气的好嘛?
但是因为是徐碧城,所以再不甘,再生气,陈深除了这样几句话之外,就再也没有多说什么,多做什么。甚至是每每流露怒意之后,他都会迅速再接上一句,“只要你好就好了。”
怨是怨的,气也是气的,可他这些祝福的话,也从来不是假的。
按照陈深当时的计划,他会带着宰相逃走,这也就是说,前往南京的这段路,可能就是他这一生和碧城的最后一面。那时,他的理智已经在尽力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他不肯放弃营救宰相的计划,但是他的情感,还是让他去劝说了碧城,希望她和她的丈夫能一起离开行动处,做个普通人,好好过日子。
——他以为那是他们之间的诀别,所以,就真的去和碧城好好告了别。没有说再见,因为可能真的再也不见,他只是看着她,然后告诉她,她,乃至于她的丈夫,都应该脱离那个旋涡。
这是陈深所以为的,在分别之前,他能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
因为理智告诉他,这一次,碧城不会跟着他走,他也不可能带着唐太太一起离开。
他一直拥有傲人的冷静和应变能力。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在面对碧城时,陈深真的有情感跳脱理智控制的时候。
比如他的眼神,他的语气,他的神态,许许多多的小细节,小动作。
宰相和碧城相处的时间,前前后后加一起,也不过就是前往南京的那几个小时。可她几乎是一眼就断定,陈深爱徐碧城。
——“他看你的眼神,就跟当初我先生看我的时候……一模一样。”
一语中的。
他从来不肯说出口的,可他看着徐碧城的时候,每一次,每一眼,都在泄露他对她的不一样。
我说过,我总觉得,陈深看待徐碧城,就像是在看一个小姑娘。在他的眼里,碧城永远单纯,善良,甚至带了些不该承受风雨的娇贵。她是半开的花朵,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任性,不够成熟,偏偏又想尽己所能地做些什么,所以总是跌跌撞撞。她就该被人妥善照顾,她要被人牵着手前行,她走的每一步路都应该有人扶持。
很多时候,陈深可能都是这样看待徐碧城。
所以他看她的眼神,总是柔软的,温存的,无奈又疼惜。他不能靠近她,他在控制着自己不要过分靠近她,可是他的目光,每一次看着碧城的时候,都在沉默里写满了情诗。
这可能跟他们的年龄差和身份有关。
他是她的老师,有些时候,他是站在一个类似于长辈的高度上教导她的。比如徐碧城在转移人员名单上看见了周丽,正好也有事要去找陈深,就希望能把这件事告诉他。
然后陈队呢?
碧城刚刚说她看见了一份名单,陈深已经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右手食指隔空点了点她:作为机要秘书,她一定要学会守口如瓶,知道吗?
他在提点她,也是在提前告诫她,而这是他作为一个“老师”的态度。
——博主几乎能脑补出来:那年军校,面对全班最吊车尾的徐碧城,黄昏,放学后的课室里,军装笔挺的陈老师站在她面前,明知要好好她教训一顿才行,又得想办法把教训的话说得委婉点,再委婉点……没办法,最后还是只能循循善诱地劝导她……
那种又好笑又好气又无奈又疼惜的样子。
这种情绪,不止流露在眼神里。如果仔细去听陈深与徐碧城的对话,就能发现,他和碧城说话的时候,都和面对旁人不一样。
——音调低下去,语气软下来,几乎没有大声说话的时候。他对她一直很有耐心,知道她倔,所以从来不会针锋相对地辩驳她,他不会吼她,再无奈也只是叹息似的说教。碧城做错了事,他会教训她,但是不会骂她。
陈深比她年长,比她成熟,于是很多时候,说他是“家长”也好,说他是“旧情人”也行——也许在那个时候,他自己都没办法定位自己的角色?反正陈深对碧城的态度总带着不同寻常的亲近。
这种亲近非常自然,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可能是在军校时期就形成了?类似于“习惯”或者“下意识”?
总之,我自己觉得吧,早期,这种亲近的态度也无法被理智完全约束。举手投足,言语神态,即使是陈深,即使面对的是“唐太太”,他也没有办法立刻调整过来。
——曾经那样相爱过,彼此之间太过贴近,现在身份突然一变换吧,陈深可能是真的有点茫然。他知道要和唐太太保持适当的距离,但是怎样的距离对他们来说才叫适当?
他最开始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不去主动触碰她,他的理智在控制他的身体。
但是他的眼神在告密。
他的下意识与习惯总会临阵背主。
——陈深是诚实于爱情的人,在这件事上,他永远不会编织谎言。所以,那个时候的他,无论是爱与不爱,都只能隐忍,只有沉默。
作者:闲时跑偏摸个鱼
之前说到陈队的理智与情感的挣扎了,对吧?那今天还是从这里说起。
我一直觉得,在面对徐碧城的时候,早在最开始,陈深的态度就已经显露了矛盾。
一方面,他比谁都更冷静,更明白现实。他知道,一声“唐太太”出口,他和碧城之间就是咫尺天涯了。小伙伴们记不记得?在押送宰相的火车上,陈深和碧城有过短暂独处。他说过,“不管以前是什么原因吧,我今天也没有兴师问罪的意思,只要你过得好就行。”
他用了“兴师问罪”这样的词。
一句话就露了底。
——刚刚重逢的那段时间,我想,陈深确实是有所不甘,对碧城也多少有些愤怒,怨气。他说,“不管是什么原因”,可见他不是没有猜测过碧城的结婚是不是另有隐情。但是在他的角度上,和他分开没多久就迅速另嫁的碧城,不管怎么说,都已经放弃了他。
他等了的,他是一直在等的,可让他等的那个人,却已经走向了另一个怀抱。
是个人都会生气的好嘛?
但是因为是徐碧城,所以再不甘,再生气,陈深除了这样几句话之外,就再也没有多说什么,多做什么。甚至是每每流露怒意之后,他都会迅速再接上一句,“只要你好就好了。”
怨是怨的,气也是气的,可他这些祝福的话,也从来不是假的。
按照陈深当时的计划,他会带着宰相逃走,这也就是说,前往南京的这段路,可能就是他这一生和碧城的最后一面。那时,他的理智已经在尽力盘算着接下来的每一步,他不肯放弃营救宰相的计划,但是他的情感,还是让他去劝说了碧城,希望她和她的丈夫能一起离开行动处,做个普通人,好好过日子。
——他以为那是他们之间的诀别,所以,就真的去和碧城好好告了别。没有说再见,因为可能真的再也不见,他只是看着她,然后告诉她,她,乃至于她的丈夫,都应该脱离那个旋涡。
这是陈深所以为的,在分别之前,他能为她做的最后一件事。
因为理智告诉他,这一次,碧城不会跟着他走,他也不可能带着唐太太一起离开。
他一直拥有傲人的冷静和应变能力。
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在面对碧城时,陈深真的有情感跳脱理智控制的时候。
比如他的眼神,他的语气,他的神态,许许多多的小细节,小动作。
宰相和碧城相处的时间,前前后后加一起,也不过就是前往南京的那几个小时。可她几乎是一眼就断定,陈深爱徐碧城。
——“他看你的眼神,就跟当初我先生看我的时候……一模一样。”
一语中的。
他从来不肯说出口的,可他看着徐碧城的时候,每一次,每一眼,都在泄露他对她的不一样。
我说过,我总觉得,陈深看待徐碧城,就像是在看一个小姑娘。在他的眼里,碧城永远单纯,善良,甚至带了些不该承受风雨的娇贵。她是半开的花朵,是还没有长大的孩子,任性,不够成熟,偏偏又想尽己所能地做些什么,所以总是跌跌撞撞。她就该被人妥善照顾,她要被人牵着手前行,她走的每一步路都应该有人扶持。
很多时候,陈深可能都是这样看待徐碧城。
所以他看她的眼神,总是柔软的,温存的,无奈又疼惜。他不能靠近她,他在控制着自己不要过分靠近她,可是他的目光,每一次看着碧城的时候,都在沉默里写满了情诗。
这可能跟他们的年龄差和身份有关。
他是她的老师,有些时候,他是站在一个类似于长辈的高度上教导她的。比如徐碧城在转移人员名单上看见了周丽,正好也有事要去找陈深,就希望能把这件事告诉他。
然后陈队呢?
碧城刚刚说她看见了一份名单,陈深已经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右手食指隔空点了点她:作为机要秘书,她一定要学会守口如瓶,知道吗?
他在提点她,也是在提前告诫她,而这是他作为一个“老师”的态度。
——博主几乎能脑补出来:那年军校,面对全班最吊车尾的徐碧城,黄昏,放学后的课室里,军装笔挺的陈老师站在她面前,明知要好好她教训一顿才行,又得想办法把教训的话说得委婉点,再委婉点……没办法,最后还是只能循循善诱地劝导她……
那种又好笑又好气又无奈又疼惜的样子。
这种情绪,不止流露在眼神里。如果仔细去听陈深与徐碧城的对话,就能发现,他和碧城说话的时候,都和面对旁人不一样。
——音调低下去,语气软下来,几乎没有大声说话的时候。他对她一直很有耐心,知道她倔,所以从来不会针锋相对地辩驳她,他不会吼她,再无奈也只是叹息似的说教。碧城做错了事,他会教训她,但是不会骂她。
陈深比她年长,比她成熟,于是很多时候,说他是“家长”也好,说他是“旧情人”也行——也许在那个时候,他自己都没办法定位自己的角色?反正陈深对碧城的态度总带着不同寻常的亲近。
这种亲近非常自然,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可能是在军校时期就形成了?类似于“习惯”或者“下意识”?
总之,我自己觉得吧,早期,这种亲近的态度也无法被理智完全约束。举手投足,言语神态,即使是陈深,即使面对的是“唐太太”,他也没有办法立刻调整过来。
——曾经那样相爱过,彼此之间太过贴近,现在身份突然一变换吧,陈深可能是真的有点茫然。他知道要和唐太太保持适当的距离,但是怎样的距离对他们来说才叫适当?
他最开始能做到的,就是尽量不去主动触碰她,他的理智在控制他的身体。
但是他的眼神在告密。
他的下意识与习惯总会临阵背主。
——陈深是诚实于爱情的人,在这件事上,他永远不会编织谎言。所以,那个时候的他,无论是爱与不爱,都只能隐忍,只有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