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427贴子:94,612
  • 24回复贴,共1

人为什么会感觉心累呢,是不是格的不够透彻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觉得生活其实没有诗歌和远方,只有现在的苟且和远方的苟且!即便你到达了所谓远方、唱起了诗歌!下一秒生活还会让你苟且,而诗和远方只是引发对美好的遐想而已……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10-18 01:31回复
    既然卤煮兄要拿我说事儿,那我就多说几句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但翻开《诗经》,《国风》自《邶风》起,有不少诗是哀怨。如宣姜之哀、弃妇之怨、嫁女之忧、大夫之叹、隐士之伤等等,似乎抱怨不少。而夫子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必然有许多不公,这并非是我们自己所能改变的。这些不公是如何造成的?如夫子所言,“德风,德草”。
    抱怨,确实没什么用。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人的心理和身体一样,也是不断成长的。孔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这个困而知之者?
    诗,在心为志。虽抱怨,却不失其正。虽感叹,却由心而发。同时,也是风在内心中的反映。发乎情,止于礼。故曰思无邪。
    志在心中,亦在远方。唯恒者,在脚下。故人生不止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们都在胸中。
    苦与甜,想必人人都只愿甜,而不愿苦,但谁又能只甜不苦呢?人生的甜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也有不知其味者。若真能“荼苦如荠”,岂不“阳阳乎”?
    以上,个人浅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10-23 16:34
    收起回复
      诗和远方的存在的价值,
      恰恰源于眼前的苟且。
      建议楼主看看影片黄昏清兵卫,
      或许有更进一步的认知。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6-10-23 21:31
      收起回复
        观看前引子:
        有些影片该是老男人的必修课,
        在这些必修课里面我首选黄昏清兵卫。
        那些心酸你还不懂时,
        要么你还年轻,
        要么你不爷们儿。
        人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妥协,
        拖沓而冗长。
        熬一天算一天,
        偶尔的一抹亮色,
        终难挽救昏暗的人生。
        如果有酒就伴着回忆,
        能多饮一杯就多饮一杯。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6-10-23 21:33
        回复
          没有认清现在,未来和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10-25 14: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