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卤煮兄要拿我说事儿,那我就多说几句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
但翻开《诗经》,《国风》自《邶风》起,有不少诗是哀怨。如宣姜之哀、弃妇之怨、嫁女之忧、大夫之叹、隐士之伤等等,似乎抱怨不少。而夫子言:“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必然有许多不公,这并非是我们自己所能改变的。这些不公是如何造成的?如夫子所言,“德风,德草”。
抱怨,确实没什么用。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人的心理和身体一样,也是不断成长的。孔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尚且如此,何况我这个困而知之者?
诗,在心为志。虽抱怨,却不失其正。虽感叹,却由心而发。同时,也是风在内心中的反映。发乎情,止于礼。故曰思无邪。
志在心中,亦在远方。唯恒者,在脚下。故人生不止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他们都在胸中。
苦与甜,想必人人都只愿甜,而不愿苦,但谁又能只甜不苦呢?人生的甜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也有不知其味者。若真能“荼苦如荠”,岂不“阳阳乎”?
以上,个人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