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文化让我们觉得,忍受苦难不仅是正常的,还是有用的,必要的,高尚的,你现在享有的任何好的东西,都是你以前忍受苦难换来的,不受苦的人生不完整。你的人生要是不受苦难那就不对劲了,就不够有出息,那么你受暴受苦就成了正常的事了。这样的话,你就算清楚地感觉到,受暴的滋味不好受,你也可以觉得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受过之后还可以觉得挺有成就感,挺自豪,受暴造成的人格缺陷不叫毛病,那叫沧桑的印痕,很有价值的,受苦难的经历可以拿出来给别人做心灵鸡汤。经历暴力可以给人带来残缺,但残缺未必是体现在工作能力方面,所以有苦难的受暴经历的人仍然可能是事业有成的。这些事业有成的暴力经历者自己或者旁人,都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现在的成就是以前的不良经历换来的,他们不吃亏。他们的“感人事迹”被人传来传去当励志故事,就更加固化了歌颂磨难的文化,甚至是感谢施暴者的文化——感谢他们给我的磨难,让我变得更坚强,让我悟出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