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买iphone,我在等一部手机》
1.
最近一年来,每次和同事一起开会,碰面后大家首先不免寒暄两句,偶有长时间未见面的,彼此看见后,总会先将右手的手机笨拙而迅速挪腾到左手之上,然后再互相伸出右手用力挥握几下,以示问候之意。正襟危坐后,都会不自觉的将手机摆放在笔记本旁随手可触及的地方,好像手机是开会的必需行头之一。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有意无意的扫视一下桌面,放眼过去基本都是清一色的iphone,以白色居多,偶有一两部土豪金,泛着淡淡的低调奢华之色。视线在桌面掠过一圈缩回到眼前,就看到我这部屏幕贴膜无数裂痕的小米note,总是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于是干脆将它反扣过来。接着就会有同事经常调侃我说,哥你用这手机实在配不上你的身份呀,你必须得来个lphoneX,你要向大部队和老板们看齐呀!每次我都很不好意思的报之以微微一笑回应:鄙人才疏学浅,苹果系统着实复杂高深,实在是学之不来,惭愧惭愧……。
然而这些同事的无意调侃总会导致我在开会的时候,不自觉的开始开小差,思考诸如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身边的绝大部分人都在用iphone?这些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共性?一部让一些脑残男青年割肾买机送女友的手机,到底有着怎样的魔性?虽然我一直很担心他们在割肾后还可以和女朋友在一起多久,因为很显然,宁愿割掉自己的肾而把取悦女友的希望寄托在一部震动效果不是特别强的手机上,绝对是目光短浅经验不足严重不理智的盲目行为。
为这些割肾脑残的性福生活而祈祷担忧的我,却并没有得到任何可以解答我疑惑的答案。当我站在穿梭如织的街道旁,当我缩在摩肩接踵的地铁里,当我涌在茫茫浩荡的人潮中,看见一双双紧握iphone的手和一颗颗下垂的脑袋下悬挂着的一幅幅形形色色的陌生面孔,我唯一能感受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在用iphone,仅此而已。
2.
知道罗永浩这个名字,大概是在五六年前。我有一位高中同学,家境清寒,读书非常的用功刻苦,基本快要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境地。然而高中伊始,我们很幸运的从瓦檐木梁的漏雨教室搬进了刚好新建成的钢筋混凝土教学大楼,从而导致无梁可悬,加之正好赶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年代,为了不至于影响体育成绩,所以也没有下以锥刺股的决心,导致终未能向古人靠齐。然而可能正是因为比古人少了这个庄严神圣的仪式,导致高考失利,和我一样,并未能如愿以偿的考进梦想中的本科。
一阵捶胸顿足,消极沉溺之后,大家只好认命。各自茫然选择了一所自己从未了解过只看到校名含有"高等"等一些稍显牛X字眼的专科学校,就默默低头背起行囊,未及告别便兀自匆匆的各奔东西去了。在那个所谓大学生活的短暂两三年,我们偶有联系,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书信联系,然后有了qq。实习工作之后,攒到的第一笔钱买了一部摩托罗拉L6,大家也都有了手机,联系更加方便了,频次却也渐渐少了。
工作刚开始的几年,虽然我只是做庖丁解牛的重复长时间体力劳动,但是毕竟年轻,经常会有些继续自学的冲动,却不知道学些什么。有一次回想往事,想起高中时期一次英语考试,我们那一考场英语听力集体得了满分,以致班主任调查作弊,第一个就怀疑是我传给大家答案,这让我窃窃自喜也极度紧张了好几天,因为确实是我传的答案。忽然一拍脑门,自学英语吧!将所有那些年多次搬房子都带着舍不得丟的一堆书翻了半天,找出几本带灰的英语书,便利用各种闲暇时间专心背诵。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便觉得这样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干脆不读了。
那些个迷茫的,放弃无数次付诸实践行动的时期,这位同学正在经历的抉择转变,给了我莫大的震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他,工作几年,薪资已是我的翻倍,工作仕途也极为顺利。然而由于看不惯一些行业暗箱操作,毅然辞职,选择读本,目标考研。在我的印象里,他的英语一直不好,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却还有勇气继续读书,确实佩服至极,遂向他请教英语学习之道。于是,他向我推荐去网上搜索,听一个人讲解单词非常幽默牛X的新东方英语老师的课程,他用崇拜而自豪的口气告诉我,这个人叫罗永浩。
3.
写到这个地方,我知道我有些啰嗦的文不达意了。然而文笔欠佳,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凑。
知道了罗永浩这么个牛人的存在,我便上网搜索,下载了他的全部英语学习音频,听了几个开头,确实幽默的可以。至于怎么个幽默法,大家自己百度随便一搜索,相信比我在这里抄袭然后再转述给大家要来的真实搞笑的多。
然而悲催的是,英语单词的音频连开头都没听多少,就又因为种种自我宽慰的借口又无疾而终了。反而到后来,把网络上几乎所有有关他的演讲吹牛的文章,音频,视频,统统搜索下载,看了好多遍,因为这些内容确实比很多专业相声演员的表演更让人发笑,而且是严肃的发笑。每每工作繁冗,被上司劈头盖脸的臭骂,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总是在心底用那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来安慰自己,即使我外表瘦弱,也几乎从来没有彪悍过。但这句当年被无数罗粉愤青视为人生格言的语句,给了我不少盲目的自信和力量。
后来关于老罗的种种转行和尝试,都一次次的给同类行业以耳目一新的突破和讽刺,即便没有做到多么成功强大。2012年,罗永浩做了一个让我倍感意外且一开始极力不看好他可以做成功的决定——进军手机行业。然而事实终会证明一切,第一款smartisanT1发布的时候,着实让我改变了之前对他进军手机行业的看法。不巧的是,在即将发布的前一两个月里,我的HTC不争气的不好使了,只好临时买了一台小米2s,后来使用后发现在那个时候,小米的系统确实做的还是很人性化的。我告诉自己,等老罗出T2的时候,我一定买,然而又不巧的是,在发布会的前的一两个月里,因为意外原因,不得已买了一台小米note,也就是我现在每次在开会时都会被人调侃且总是把它反过来放在桌面的这部。
今天,我拿到了从黄牛手里加价买到的smartisan M1L镜面不锈钢版。我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打算写完这些文字再拆开细细品味它。
自从锤子出T1到现在的这几年,身边同事好友,我只知道只有一位女同事在用锤子手机。在这些年的莽莽人潮中,我只记得只有一次,在拥挤的地铁上,看到过一位戴眼镜的沉默小青年手机拿着smartisanT2。甚至于前段时间,由于工作关系,身边多了好几位四川的同事,当他们用同样的方式调侃我,劝我买iphone7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在等一部手机。于是他们就用标准的四川话问我:
"那你要买啥子手机哦?"
"锤子!"
"啥子?好好说话!"
"……锤子……!"
"………"
对话到这里气氛往往就显得不是很友好了…,我非常能理解,在大多数只听过iphone,天天看到周边的人都在用iphone的人脑海中,从来没有听过也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锤子这么个名字的手机。他们听说过三星、华为、魅族、小米、OPPO、VIVO,甚至于小牛,小辣椒,小xx,就是没听过锤子。甚至觉得当年的HTC出过的G8,他们也觉得比锤子好听。
这都没有任何关系,阿姆斯特龙先生在18号的发布会结尾的时候说过最后一句话: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这次我们还不成功的话……
我很希望并且坚定的认为,在以后的很多年,身边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安装有smartisan OS系统的锤子X系列手机,甚至有一天,身边的绝大部分人,都在使用它。然而,我希望,这些人的共性,是在骨子和血液里有着很多不可言传的人类共同美好的特质,譬如真诚,善良,正直,单纯,可爱…………,而不仅仅是他们都在用锤子。






1.
最近一年来,每次和同事一起开会,碰面后大家首先不免寒暄两句,偶有长时间未见面的,彼此看见后,总会先将右手的手机笨拙而迅速挪腾到左手之上,然后再互相伸出右手用力挥握几下,以示问候之意。正襟危坐后,都会不自觉的将手机摆放在笔记本旁随手可触及的地方,好像手机是开会的必需行头之一。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有意无意的扫视一下桌面,放眼过去基本都是清一色的iphone,以白色居多,偶有一两部土豪金,泛着淡淡的低调奢华之色。视线在桌面掠过一圈缩回到眼前,就看到我这部屏幕贴膜无数裂痕的小米note,总是显得那么不合时宜,于是干脆将它反扣过来。接着就会有同事经常调侃我说,哥你用这手机实在配不上你的身份呀,你必须得来个lphoneX,你要向大部队和老板们看齐呀!每次我都很不好意思的报之以微微一笑回应:鄙人才疏学浅,苹果系统着实复杂高深,实在是学之不来,惭愧惭愧……。
然而这些同事的无意调侃总会导致我在开会的时候,不自觉的开始开小差,思考诸如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身边的绝大部分人都在用iphone?这些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共性?一部让一些脑残男青年割肾买机送女友的手机,到底有着怎样的魔性?虽然我一直很担心他们在割肾后还可以和女朋友在一起多久,因为很显然,宁愿割掉自己的肾而把取悦女友的希望寄托在一部震动效果不是特别强的手机上,绝对是目光短浅经验不足严重不理智的盲目行为。
为这些割肾脑残的性福生活而祈祷担忧的我,却并没有得到任何可以解答我疑惑的答案。当我站在穿梭如织的街道旁,当我缩在摩肩接踵的地铁里,当我涌在茫茫浩荡的人潮中,看见一双双紧握iphone的手和一颗颗下垂的脑袋下悬挂着的一幅幅形形色色的陌生面孔,我唯一能感受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在用iphone,仅此而已。
2.
知道罗永浩这个名字,大概是在五六年前。我有一位高中同学,家境清寒,读书非常的用功刻苦,基本快要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境地。然而高中伊始,我们很幸运的从瓦檐木梁的漏雨教室搬进了刚好新建成的钢筋混凝土教学大楼,从而导致无梁可悬,加之正好赶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年代,为了不至于影响体育成绩,所以也没有下以锥刺股的决心,导致终未能向古人靠齐。然而可能正是因为比古人少了这个庄严神圣的仪式,导致高考失利,和我一样,并未能如愿以偿的考进梦想中的本科。
一阵捶胸顿足,消极沉溺之后,大家只好认命。各自茫然选择了一所自己从未了解过只看到校名含有"高等"等一些稍显牛X字眼的专科学校,就默默低头背起行囊,未及告别便兀自匆匆的各奔东西去了。在那个所谓大学生活的短暂两三年,我们偶有联系,最开始的时候还是书信联系,然后有了qq。实习工作之后,攒到的第一笔钱买了一部摩托罗拉L6,大家也都有了手机,联系更加方便了,频次却也渐渐少了。
工作刚开始的几年,虽然我只是做庖丁解牛的重复长时间体力劳动,但是毕竟年轻,经常会有些继续自学的冲动,却不知道学些什么。有一次回想往事,想起高中时期一次英语考试,我们那一考场英语听力集体得了满分,以致班主任调查作弊,第一个就怀疑是我传给大家答案,这让我窃窃自喜也极度紧张了好几天,因为确实是我传的答案。忽然一拍脑门,自学英语吧!将所有那些年多次搬房子都带着舍不得丟的一堆书翻了半天,找出几本带灰的英语书,便利用各种闲暇时间专心背诵。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便觉得这样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干脆不读了。
那些个迷茫的,放弃无数次付诸实践行动的时期,这位同学正在经历的抉择转变,给了我莫大的震撼。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他,工作几年,薪资已是我的翻倍,工作仕途也极为顺利。然而由于看不惯一些行业暗箱操作,毅然辞职,选择读本,目标考研。在我的印象里,他的英语一直不好,且这么多年过去了,却还有勇气继续读书,确实佩服至极,遂向他请教英语学习之道。于是,他向我推荐去网上搜索,听一个人讲解单词非常幽默牛X的新东方英语老师的课程,他用崇拜而自豪的口气告诉我,这个人叫罗永浩。
3.
写到这个地方,我知道我有些啰嗦的文不达意了。然而文笔欠佳,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凑。
知道了罗永浩这么个牛人的存在,我便上网搜索,下载了他的全部英语学习音频,听了几个开头,确实幽默的可以。至于怎么个幽默法,大家自己百度随便一搜索,相信比我在这里抄袭然后再转述给大家要来的真实搞笑的多。
然而悲催的是,英语单词的音频连开头都没听多少,就又因为种种自我宽慰的借口又无疾而终了。反而到后来,把网络上几乎所有有关他的演讲吹牛的文章,音频,视频,统统搜索下载,看了好多遍,因为这些内容确实比很多专业相声演员的表演更让人发笑,而且是严肃的发笑。每每工作繁冗,被上司劈头盖脸的臭骂,郁郁不得志的时候,总是在心底用那句"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来安慰自己,即使我外表瘦弱,也几乎从来没有彪悍过。但这句当年被无数罗粉愤青视为人生格言的语句,给了我不少盲目的自信和力量。
后来关于老罗的种种转行和尝试,都一次次的给同类行业以耳目一新的突破和讽刺,即便没有做到多么成功强大。2012年,罗永浩做了一个让我倍感意外且一开始极力不看好他可以做成功的决定——进军手机行业。然而事实终会证明一切,第一款smartisanT1发布的时候,着实让我改变了之前对他进军手机行业的看法。不巧的是,在即将发布的前一两个月里,我的HTC不争气的不好使了,只好临时买了一台小米2s,后来使用后发现在那个时候,小米的系统确实做的还是很人性化的。我告诉自己,等老罗出T2的时候,我一定买,然而又不巧的是,在发布会的前的一两个月里,因为意外原因,不得已买了一台小米note,也就是我现在每次在开会时都会被人调侃且总是把它反过来放在桌面的这部。
今天,我拿到了从黄牛手里加价买到的smartisan M1L镜面不锈钢版。我压抑着内心的激动,打算写完这些文字再拆开细细品味它。
自从锤子出T1到现在的这几年,身边同事好友,我只知道只有一位女同事在用锤子手机。在这些年的莽莽人潮中,我只记得只有一次,在拥挤的地铁上,看到过一位戴眼镜的沉默小青年手机拿着smartisanT2。甚至于前段时间,由于工作关系,身边多了好几位四川的同事,当他们用同样的方式调侃我,劝我买iphone7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在等一部手机。于是他们就用标准的四川话问我:
"那你要买啥子手机哦?"
"锤子!"
"啥子?好好说话!"
"……锤子……!"
"………"
对话到这里气氛往往就显得不是很友好了…,我非常能理解,在大多数只听过iphone,天天看到周边的人都在用iphone的人脑海中,从来没有听过也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有锤子这么个名字的手机。他们听说过三星、华为、魅族、小米、OPPO、VIVO,甚至于小牛,小辣椒,小xx,就是没听过锤子。甚至觉得当年的HTC出过的G8,他们也觉得比锤子好听。
这都没有任何关系,阿姆斯特龙先生在18号的发布会结尾的时候说过最后一句话:大家想象一下,如果这次我们还不成功的话……
我很希望并且坚定的认为,在以后的很多年,身边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安装有smartisan OS系统的锤子X系列手机,甚至有一天,身边的绝大部分人,都在使用它。然而,我希望,这些人的共性,是在骨子和血液里有着很多不可言传的人类共同美好的特质,譬如真诚,善良,正直,单纯,可爱…………,而不仅仅是他们都在用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