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吧 关注:39,187贴子:511,243
  • 4回复贴,共1

筷子上的国民性(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魏书》中有一则筷子的谜语:“眠则俱眠,起则俱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贪如豺狼,赃不入己,与其说筷子不如说人性。
 
中国、日本、韩国都是用筷子的国家,但筷子各不相同。

中国的筷子后方前圆,这种款式最早见于明朝,是当时理学盛行的一个见证:天圆地方的格物致知在筷子上的运用。

日本的筷子比中国的筷子短,头是尖的,据说是因为吃鱼方便,骨肉容易分离。
 
韩国人的筷子和中国、日本的又不同,材料多不锈钢和银制,两根扁扁细细的金属条,前后宽度一致。据说韩国用金属筷是因为战乱不断,金属做的筷子不易损坏的缘故。韩国筷子刚直,缺乏弹性和变通,正如其国民性中一根筋的思维方式和偏执情绪。
 
筷子刚传到日本的时候,只有神和天皇才能用,圣德太子时期,遣隋使回来报告说天朝人都使用筷子,于是筷子先在贵族中流行开,后又普及到平民百姓。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对筷子有种宗教般的情结,在日语中筷子有桥的含义,意味着食物和人之间的桥梁。

这种对筷子宗教般的情怀,使得日本关于筷子的谚语很多,比如“筷子和棍都拿不起来”形容处理棘手的事,“筷子和一家之主都是粗的好”形容丈夫和筷子一样都要结实牢靠等等。
 
日本从明治维新起一直到昭和二十年,一直把怎么使用筷子作为教小孩子规矩的重要手段,从3岁到15岁无一遗漏,相当于一种国民素质教育。如今日本还有筷子的学会,专门研究筷子和推广筷子。
 
在东京有家三鹰光器公司,生产精密到极致的光学仪器,他们的照相器材被用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上,脑外科手术用的显微镜更是他们的专长。这个公司在招募新人时很有意思,先要通过画自画像和做飞机模型两关,最后被带到吃鱼的店,看他怎么用筷子吃鱼。就算前面两关过了,用筷子吃鱼不利索也会被淘汰,因为对筷子的使用反映了一个人手脑的精细度。
 
从上面这个事例就可看出中、日两国国民性之差异:日本人为会把筷子弄尖,而中国人没有的国民性之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日本人比中国人更习惯、更擅长于精细化。中国人讲究实用,能用就好,中国的筷子反映了国人在生活中的一种随性和宽泛。而日本人对模糊性是生来抵触的,他们一定要把筷子头弄细,这样就是用来夹米粒也能夹得起来。
 
筷子是日本制造业的起点,也是日本这个弹丸小国能和美国一比经济实力的原点。日本的产品能想人之不想、以方便著称,也许都是从把中国传来的圆筷变成尖筷开始的。




1楼2008-10-05 13:41回复
    • 219.131.20.*
    日本人善于思考和钻研,更善于吸收并创新,这也是日本能以弹丸岛国之地而成就经济强邦的原因。

    反观我国现状,几千年来的思想钳制留毒太深,扼制了国民的创新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教育体制,解放思想,国家强盛之日才不遥远。

    -------江月


    2楼2008-10-05 14:59
    回复
      日本国森林覆盖率远大于中国,可他们宁愿从中国进口一次性卫生筷子,甚至把用过的卫生筷子打成纸浆再出口赚钱,也可能卖到中国。我们老谈忧患意识,可到迫在眉睫的事情上,表现却那么极端。如今,我们 国家依然在砍树木造筷子,依然出口给日本…


      3楼2008-10-06 20:20
      回复
        嗯嗯嗯 很耐人寻味的文


        4楼2008-10-06 23:13
        回复
          嗯,有意思,从小见大。

          我又听说国民性的差异有这么一种解释,日本人大多是A型血,A型血的人敏感细心:
          1. 会确实遵守约定或规则。 
          2. 能辨别事情的好坏、条理分明。 
          3. 很善于察言观色。 
          4. 很什穷操心且十分细心。 
          5. 无论如何也会努力达成目标,劳耐力很强。 
          6. 礼仪端正十分受长辈喜爱。 
          7. 十分在意他人的眼光。 
          8. 一旦决定某事即十分顽固、执著。 
          9. 悲观型的人常自责。 
          10. 会暗中努力不懈。

          中国人则B型血和O型血人较多 :)


          5楼2008-10-07 0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