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吧 关注:249,055贴子:2,339,787

回复:兰州刻葫芦杂谈,随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另外刻猫的还有齐鸿民老师,昨天我在陇西路摊位看到其刻的几个作品,有一件刻在手串上的还未刻完,还有两枚是刻在鸡蛋葫芦上的,齐老师还是那么幽默,谈笑风生。此外市场还有王大鹏刻的猫,还有一些临夏从业者刻制的。


102楼2016-12-18 08:59
回复
    兰州及周边地区,有不少人是从事刻葫芦的,刻葫芦和其他很多文玩一样门槛非常低,有一些有固定工作,业余刻刻让商家贩卖;也有很多是专门靠这个养家糊口的。刻葫芦作为一个普通的民间工艺,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艺品,旅游产品,没啥太大的技术含量。这也就是三教九流都有人从事刻葫芦的原因了。地区、地域都不是问题,关键看作品,同一个作者市场一批货中,也是良莠不齐,照抄画册,简单模仿的工艺品满大街都是。
    市场上,网络上,贩卖葫芦和其他文玩产品的的就更不用提了,压根就没有门槛,进了货不赚钱科学吗?靠这个吃饭能不暴利销售?动不动还玩友,买东西还是那句话擦亮眼睛,少听商家忽悠。


    103楼2016-12-18 09:17
    回复
      刻葫芦要是上升到艺术的角度,那技术含量,艺术要求就太高太高了,那就要看雕刻者的艺术综合素养了,这就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可怕的就是,网络上,微信上,市场上无良卖家把一个普通工艺品、旅游产品当成艺术品来卖!把一个普通刻葫芦吹成艺术家来炒作!


      104楼2016-12-18 09:18
      回复
        街头摊位随处可见的刻葫芦,不错的旅游 纪念品




        106楼2016-12-18 10:20
        回复
          得益于马耀良老人把兰州刻葫芦带到了临夏,让很多普通的农民也从事刻葫芦,逐步摆脱了贫困,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农闲时刻,男男女女都在进行着葫芦的刻制。当地也举办过很多刻葫芦培训班,想办法让农民脱贫。


          107楼2016-12-18 19:52
          回复
            临夏县桥寺乡江川村,住着很多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1.2亩。如今,江川村9个社1475人,从事葫芦雕刻工艺,已经超过了200多人,村民们通过雕刻葫芦手艺,经销雕刻葫芦脱贫致富,江川由此而成为远近闻名的“葫芦村”。
            王守龙,家住在江川村瓦房社。从事雕刻葫芦已有二十余年,临夏县曾在江川村这举办了雕刻葫芦培训班,在座的很多是本村的农民,他们听说过刻葫芦,但还不太了解刻葫芦,为什么要雕刻葫芦,它有什么广泛的用途,王守龙一一给他们讲解,就像学校教室上课的老师。
            一传十,十传百,农民看到雕刻葫芦广阔的市场前景,纷纷投身于葫芦雕刻加工产业中。州县对农民葫芦雕刻艺术极为重视,成立了临夏州葫芦雕刻艺术协会,使雕刻艺人们荟萃一堂,共谋发展,力求把临夏的葫芦产业做大做强,搞成小产品、大产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让临夏葫芦雕刻艺术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桥寺成为名副其实的葫芦“雕刻之乡”。
            王守龙给当地农民还有临夏不少下岗职工也做个葫芦培训,为这种行为点赞


            108楼2016-12-18 19:52
            回复
              下面是网络上关于王守龙的创业史,心酸,没办法,甘肃经济太落后了。
              苦难岁月。
              王守龙出生在桥寺乡江川村瓦房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庄子里很穷,虽然他们的庄子叫瓦房,但是名不符实,庄子里没有一间瓦房,都是一些土房和草房,而王守龙的家庭,在这个穷庄子里,又是最穷的。家里的整个境况,用“家徒四壁”,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吃了上顿没下顿,全家的生活一直处于半温饱状态。
              从17岁开始,王守龙先后在青海、兰州等地搞副业,当小工,副业搞了4年。4年里,他东奔西走,流汗流泪,但挣到的钱与自己付出的劳动相比,实在太少了了。
              “钱太难挣了!”王守龙望着门前贫瘠的土地和破烂不堪的房子,常常不由地深深叹气。22岁那年,王守龙结婚了。尽管成家了,但贫穷仍然笼罩着他们家。更不幸的是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包产到户分给他家的6亩土地的5亩被庄子里收了回去分过了。
              白手起家。
              “穷则思变”。面对贫穷,王守龙心里一直琢磨着挣钱的路子。“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那时他坚信:贫穷不是天生的,天无绝人之路。那是1984年夏天,临夏市工艺美术雕刻厂招收学徒,王守龙得知消息后前去报名,工艺厂对报名人员要求交两件绘画作品,他在上学时酷爱美术,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当时,他手头很紧,实在没有钱去买绘画的纸和颜料,王守龙的岳母知道后,给女婿寻得了4元钱买笔墨纸张。就这样,他被招进了工艺厂。
              1991年春,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王守龙孤身一人带着希望去了首都北京,先后在北京顺义、通州,还有河北省石家庄等地,从事雕刻葫芦、象牙、银器、铜器,葫芦丝(乐器),收入相当可观。回来临夏家乡后,他把自己家的老房子彻底翻新,盖了5间瓦房,修上了大门,买了摩托车、彩电、洗衣机等新式电器。
              江川村葫芦雕刻艺术培训班建成后,可以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几百人,将来能使30多个残疾人就业,找到生活的依靠,可使广大农村妇女在闲暇之余增加额外的收入。学成后,多的可收入1万元,少的每年收入5000余元,累计每年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00多万元,可同时带动100至200户农民脱贫致富,将有力地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109楼2016-12-18 19:53
              回复
                王守龙儿子,王春雷,小学四年级毕业后,后来跟随父亲学习葫芦雕刻,经过不断地钻研,作品也日渐进步。


                110楼2016-12-18 19:54
                回复
                  兰州市场临夏金学阳的作品也不少,陇西路也有一家专门代理卖金学阳作品的。
                  临夏县桥寺乡下江川村的农民金学阳来说,高中毕业后便回家务农。一次,他看到一只雕刻精美的葫芦真是既赞叹又羡慕,心中便强烈产生了自己要学习雕刻葫芦的念头。拜村里的老艺人张保任为师,勤勤恳恳学习技法,不断体悟线条勾勒,慢慢地走上了自己的雕刻之路。


                  111楼2016-12-18 19:55
                  回复
                    下面是一些兰州刻葫芦中,押花葫芦相关的。


                    113楼2016-12-18 20:36
                    回复
                      兰州刻葫芦里面,押花葫芦分为两种,一种就是纯素押,但是水平肯定没法和天津名家相比,
                      素押花一般押花在鸡蛋葫芦上,以便手中盘玩。


                      115楼2016-12-18 20:50
                      回复
                        下面是一些押花工具



                        116楼2016-12-18 20:51
                        回复
                          押、砑、赶、挤、按葫芦表面,使之呈现浮雕花纹


                          117楼2016-12-18 20:53
                          回复
                            兰州另外一种押花葫芦,就是刻和押结合的葫芦,一般是先针刺刻然后再押,喜欢盘玩的人可以尽情盘玩包浆。
                            与一般兰州针刺作品相比,因为刻押工艺增加,尤其山水风景兰州名家刻押后在兰州本地目前都是比较贵,隍庙,陇西路文玩店也非常少,因为价格太高,一般存货都不多。



                            自己收藏的另外一枚,未上过手,实物很漂亮




                            118楼2016-12-18 21:03
                            回复
                              此外市场上刻押结合的敦煌飞天系列也比较受欢迎,还有其他一些侍女吉祥图也比较受欢迎




                              119楼2016-12-18 2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