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_tfc吧 关注:18贴子:151
  • 5回复贴,共1

【他说“美丽中国”】校长康健,美丽中国的摇橹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康健
原北大附中校长
“美丽中国”首席教育官


1楼2016-12-02 09:13回复
    年将七旬的康健说,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胆子变得那么大。
    他知道自己岁数大了,身子骨与自己名字的寓意距离越来越远,干不了太轰轰烈烈的事了。所以,他选择专注,选择为跟随自己的年轻人用心摇橹。对于创办一所“美丽小学”这件事,他衷心喜悦。
    他说:“这是我做了一辈子的事,是原来还没做完的事。现在继续去做一点,好像是在弥补遗憾,将来给生命画句号的时候,心里好觉得还行,能够对自己说,这件事我曾经努力过。”
    疲惫中,过敏引起的难受中,他又听到了远山,那位在中国腾格尔沙漠腹地种了十四年树的日本老人的呼唤。他告诉《中国慈善家》,他正在做的事情其实也是在“种树”,只不过种的不是治沙的杨树,而是复兴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复兴中国乡土生态生活的“改革之树”


    2楼2016-12-02 09:14
    回复
      康健原来是北大附中校长,北大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部课程改革组最早的专家成员之一。他说,教育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信仰,推动中国教育改革是他的理想。
      2015年,一次偶然,康健从老朋友、美丽中国理事长刘泽彭那里听说了“美丽中国”(Teach for China)——一个以“让所有的中国孩子,无论出身,都能获得同等的优质教育”为愿景的民间公益项目。那天下午,他和刘泽彭一直谈到黄昏将至。他说:“这么多学历这么好的年轻人有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去到边远学校支教两年,我听了很受感动。我从来没想过还有这样的一条出路。”
      他想要在这条路上做一番尝试。刚开始,他还有顾虑,担心与美丽中国的年轻人“不搭界”。他甚至想好:“实在不行,我就回家摇笔杆子。我这辈子还有没有实现的梦想,我也不愿糟蹋太多时间。”所以,初次见面,他就省却许多语言铺垫,开门见山地谈到核心问题上。他认为,美丽中国看到了农村学校缺乏优秀师资,方向找对了,但要真正做好,还需要一套专业的教师培训体系和机制,因为不专业的支教其实是对孩子不负责任。


      3楼2016-12-02 09:16
      回复
        美丽中国的年轻人最初看到的也只是康健的光环,更多交流过后,他们才真正被他的魅力吸引。“没想到这些年自己对教育的思考和设想和康老师能有所契合。”美丽中国云南地区教学总监王珂说。
        不只是王珂,美丽中国其他几位年轻人也告诉《中国慈善家》,他们眼中的康健睿智、严谨、有意思,而且永远精力充沛。美丽中国2014-2016届项目老师徐怀念更是在一篇文章中把康健称为“偶像”。
        在美丽中国,康健起初担任的是教师培训总监,主要负责美丽中国项目老师培训、开创美丽小学和中国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也是从那以后,美丽中国进一步确定了“专业教育公益项目”的战略方向。
        2016年1月11日,美丽中国与云南大学合作的中国农村教育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正式成立。在揭牌仪式现场,被选为主任的康健称,中心将建设成为集人才培训、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决策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4楼2016-12-02 09:18
        回复
          从单纯派遣项目老师,到结合专业教育研究,美丽中国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创始人潘勋卓表示,美丽中国进入了2.0时代,正朝着发挥更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方向前行。而现在康健正集中精力把美丽中国带入又一个新阶段。那就是从分散支教到集中办学,即在农村承办美丽小学,在成建制派遣优秀老师的同时,全面实践创新教育方式,让最边缘的农村低龄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享受平等且优质的基础教育。
          康健认为,“撤点并校”之后,农村小学和在农村小学就读的孩子受到很大的伤害,被推到社会的最边缘,或被集中在远离家乡的大规模化的中心校里。
          “中国的发展不应当以抛弃农村为代价。中国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国教育的振兴要看社会最边缘的学校是什么样的,要看处在社会最边缘的孩子在受着怎样的教育。我的理想不仅是让农村的小学摆脱落后和贫困,还要让农村的每一个孩子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
          他希望为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索出可复制的模式和可推广的标准。他一心相信,未来十年,中国最美丽的学校将在农村诞生,而不是城市。“中国乡村的学校将引领中国教育创新走向世界教育的最前沿。”


          5楼2016-12-02 09:19
          回复
            本文选自《中国慈善家》2016年5月刊


            8楼2016-12-02 09: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