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吧 关注:4,659贴子:63,611

也看古典时代的精彩渡河战役海达斯佩斯河会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巨人时代(公元前400年~公元前200年)后各大古典军队都进入了后古典时代——一个依靠多兵种协调战术作战的时代。


1楼2016-12-06 17:23回复
    当年它的横空出世让全世界所有的主力舰都过时了.....
    虽然她依旧不完善(副炮口径过小,依旧保留前无畏舰时代的主炮侧舷布置的习惯)....
    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他那划时代的光辉——全装重型主炮,蒸汽轮机.....
    他开创了一个时代——无畏舰的时代........
    同样,2000多年前,一支新式军队的横空出世,虽然他在操作性上和后世的军队比由许多不足之处,但是也丝毫不能掩盖他那划时代的光辉——步骑炮多兵种合成战术,冲击骑兵,野战炮兵...........
    他开创了影响日后千年战术体系的时代——马其顿体系(多兵种合成战术泛称)的时代
    而本帖子就是介绍亚历山大四大战役之一的海达斯佩斯河会战


    2楼2016-12-06 17:24
    回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马其顿体系的军队
      步兵,骑兵,炮兵(泛指大型投射武器)组成的军队统治了世界2000多年,在机枪和坦克出现以前。虽然战争经历了冷兵器到热兵器时代,军制也是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是遵循一个基础——重步兵(方阵步兵,线列步兵)扛线,散兵线游击,骑兵侧翼,炮火支援。
      在2000年前我们看见的罗马军队基本是这样的

      在1000年前我们看见的唐朝军队也是这样的


      3楼2016-12-06 17:25
      回复
        在几百年前我们看见的近代军队也是这样的


        4楼2016-12-06 17:26
        回复
          如何使用由骑兵,步兵,炮兵组成 的合成化军队,是那个时代战略与战术的主要问题。这个时代产生了一大批卓越 的军事领袖,从西方的马其顿,迦太基,罗马到到东方的印度,中国。
          从希腊的伊巴密浓达,克察提普斯,菲洛皮门;
          到叙拉古的狄奥尼西奥斯,阿加索克利斯;M.E.卡米卢斯;
          从马其顿的飞利浦二世到亚历山大到其继业者到伊皮鲁斯的皮洛士;
          从迦太基的汉尼拔到罗马的西庇阿,M.E.卡米卢斯;
          从印度的旃陀罗笈.孔雀到中国的魏舒,孙武,商鞅到战国四大名将到项羽.....
          军事竞争带来的改革是巨大的
          在东方,实际上就像我说的,中国春秋战国到楚汉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基本都是晋楚及其继业者国家的.....
          第一个建立建制步兵的国家——晋国
          第一个建立步兵方阵的国家——晋国
          第一个改制使得野人也能服兵役的国家——晋国
          第一个列装钢盔甲的国家——韩国(晋国继业者)
          第一个建立独立轻骑兵的国家——赵国(继业者)
          第一个开始步兵操练的国家——魏国(继业者)
          第一个建立职业兵制度的国家——魏国(继业者)
          第一个建立预备队的国家——楚国
          第一个完善军师旅团....编制的国家——楚国
          第一个列装钢铁兵器的国家——楚国
          第一个建立重骑兵的国家——西楚(楚国继业者)
          ..............................
          以魏舒——孙吴——商鞅的一系列的重步兵改革,最终使得秦军达到了战国以来重步兵的巅峰






          5楼2016-12-06 17:28
          收起回复
            同样的,作为全世界战争最激烈的东部环地中海地区,在历经千年的厮杀之后
            苏美尔——埃及/赫梯——亚述——波斯和迈锡尼——古希腊一系列的战争的交融,一个划时代的战术体系诞生——马其顿体系


            6楼2016-12-06 17:29
            回复
              除了近卫骑兵以外,马其顿军队还有一批轻骑兵,主要来源于希腊藩属和色雷斯,总共约1千人.这些骑兵佩戴头盔,但身上不被甲,装备一面盾牌和几支标枪,他们的任务是提高侧翼掩护,侦察敌情,以及远距离投掷标枪骚扰敌人.


              8楼2016-12-06 17:31
              回复
                菲利普将原先的国王步兵卫队扩编成为近卫步兵(Hypaspists,直译为"持盾卫队"), 3个团的编制一共3千人.史学界对近卫步兵的装备一直有争议,有的认为他们是重装步兵,有的认为是轻装步兵.近卫步兵是精英部队,士兵都是从其他部队中挑选出来的,个个百里挑一.近卫步兵在马其顿阵线里位居中央,连接左翼的步兵密集阵和右翼的骑兵方阵.
                战斗开始以后近卫步兵的右翼跟随骑兵进攻,左翼依然保持同密集阵的接触,这样形成一条斜线,队形也逐渐拉开.因此近卫步兵的作用如同手臂的关节一样,即要支持右翼骑兵的突击运动,又要保持阵线的完整,这对士兵的战术素养要求相当高.
                阿里安在《亚力山大远征记》中记载,近卫步兵还担负攻城,突袭,掩护骑兵进攻等高机动性作战任务,证明他们的装备应该比普通重装步兵轻便.道奇认为近卫步兵防护装备同重装步兵一样,但使用两米长的轻矛以提高机动能力.


                如图,马其顿飞行纵队,轻装步兵作为本阵步兵和骑兵的联系,与骑兵一起组成飞行纵队(如图中所示)
                飞行纵队即两条旋转臂,以纵队布置在大阵两侧,即可以向内旋转增加纵深又可以向右旋转增加正面,灵活运用,所以得名——飞行纵队
                当然,这种作战方式体现了马其顿军队高超的素质,否则旋转臂一旋转就会做离心运动飞了出去


                9楼2016-12-06 17:32
                回复
                  好了下面开始正文了
                  当时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已经渡过了印度河
                  进军的原因,是得悉坡拉斯在希达斯皮斯河彼岸集结了他全部兵力,决
                  心阻止亚历山大过河,至少是要在他试图过河时进行阻击。得到这个消息后,
                  亚历山大就派科那斯(坡利摩克拉提斯之子)回到印度河,把已在印度河渡
                  口准备好的那些船只拆卸,运到希达斯皮斯河边去。科那斯依令把船只拆卸
                  运去。较小的船拆成两段,那些三十桨大船截成三节,然后装在大车上运到
                  希达斯皮斯河岸。到达后再重新安装起来放到水里。于是这些船又在希达斯
                  皮斯河上形成一支完整可观的舰队。这时,亚历山大率领他原先带到太克西
                  拉的那些部队,另外加上由太克西利斯和该地其他官员率领的五千印度部
                  队,向希达斯皮斯河挺进。
                  ————————————————————————
                  摘自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这里的希达斯皮斯河就是帖子名里的海达斯佩斯河)
                  马其顿军队将之前渡河的船只拆解后由大车运输到海达斯佩斯河岸,但是亚历山大没有直接渡河
                  (九)到达后,亚历山大就任何岸扎营。在营地就可以看见对岸的波拉
                  斯和他所率全部军队以及一中队大象。波拉斯看到亚历山大扎营的地点,就
                  亲自率部在对岸防守;在沿河其他可以渡过的地点,也都派兵守卫。各处都
                  派有军官指挥,决心阻止马其顿部队过河。亚历山大看到这个情况,就想了
                  个好主意,叫部队向不同方向移动,使波拉斯拿不定主意,于是他就把部队
                  分成几部分,自己带着一部分来回活动,一方面破坏敌方的物资供应,一方
                  面侦察较好的渡河点。其余各队他也都派军官带着,一队接一队地也是朝不
                  同方向出动。在希达斯皮斯河这边,供应物资从四面八方朝营地运来。这样,
                  在波拉斯看来,很明显,亚历山大已下定决心要在河岸长期驻扎下去。要等
                  到冬季河水下落,以等待在许多地点可同时渡河的机会。他的船队也在何上
                  朝不同的方向航行,把皮筏里塞上谷壳①,河岸上都有部队,不是骑兵,就是
                  步兵。不给波拉斯任何喘息的机会,也不允许他选择一个最适宜的地点来防
                  守和集中兵力。此外,当时印度所有的河流都水涨流急,因为当时正是太阳
                  即将到达盛夏转折点的季节②,在这个季节里,印度大地上到处大雨连绵,而
                  多数河流的发源地高加索山上的积雪也在溶化,从而大大地增加了各河的流
                  量。但一到冬季,各河水位普遍下降,河身缩小,河水清澈。到那时,不少
                  河流就可涉水而过。只有印度河、恒河(也许还有个别其他河流)是例外。
                  不论如何,到那时希达斯皮斯河总是可以涉水过去的。
                  ————————————————————————————————————————
                  《远征记》


                  14楼2016-12-06 17:35
                  回复
                    此次战役亚历山大投入了7000骑兵,40000各类型步兵以及5000印度伪军
                    而印度方面波鲁斯则投入了4000骑兵,30000步兵,300头战象
                    (十)至于在当前这个夏季,亚历山大公开宣布,如果这时他受阻过不
                    了河的话,他可以等待。明里虽这么说,暗中却在窥伺,准备一旦有机可乘,
                    就出其不意迅雷不及掩耳地偷渡过去。他看清楚,波拉斯本人驻守的那一带
                    河道是不可能渡过去的,那里不但兵力雄厚而且还有许多大象,那些部队装
                    备齐全、阵容严整。如果在那里渡河,对方已准备好进行阻击。他还想到,
                    他那些马匹甚至连登上对岸都不敢,因为马匹一靠岸,那些大象将立刻向它
                    们冲来,而且那些大象的巨大而奇怪的形状和怪声怪气的吼叫定会把马匹吓
                    坏。甚至当他的马匹在皮筏上渡河的过程中,老远地看见大象,就会吓得跳
                    进水里,不敢站在筏子上。于是他就考虑了一个偷渡的办法:在夜间,他带
                    领大部骑兵在河岸上来回奔跑,高呼希腊冲锋口号,人声喧嚷,还用其他各
                    种办法搞得乱哄哄,一片喧嚣,仿佛大军马上就要强渡的样子。于是波拉斯
                    就带着他的部队随着声响的方向在对岸平行奔走,把象队也带着。亚历山大
                    就是这样牵着他的鼻子走,使他养成采取这种反行动的习惯。但这种事进行
                    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波拉斯除了听见高声喊叫和冲锋口号之外,没有
                    任何别的行动,于是他就不再随着这边的骑兵东奔西跑了。原来这些喧嚷都
                    是假的,于是他就呆在营房里,但在沿河各处派了侦察哨。当亚历山大把波
                    拉斯对付夜间行动的紧张状态松弛下来之后,他又巧设了下述一计。
                    ————————————————————————————
                    远征记


                    15楼2016-12-06 17:35
                    回复


                      马其顿方阵VS战象
                      当年的印度军队


                      16楼2016-12-06 17:36
                      回复
                        亚历山大一路上设置的各种假象最终骗了波鲁斯
                        一方面他一开始让两个团的方阵兵和一部分骑兵留在营地附近佯装渡河,待到波鲁斯的主力和亚历山大交战时他们马上渡河夹击。
                        同时亚历山大下令对岸还有战象时不能渡河因为只有战象能阻挡骑兵渡河
                        同时亚历山大让手下一名体型和他差不多的将军穿上和亚历山大的铠甲,并且指示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在印度人可以看到的地方露几面给人看看
                        同时又下令另一个将军带领骑兵和轻装步兵组成的部队在营地和渡河口岸之间的河岸来回机动,并且几次突然发动佯攻,使得波鲁斯最终疲于奔命......
                        亚历山大亲自带领的部队包括持盾近卫军,两个团的方阵兵,克里特弓箭手,色雷斯轻盾兵等等


                        18楼2016-12-06 17:38
                        回复
                          前面简略提到的,波鲁斯派去的那只机动部队被亚历山大轻易击溃
                          于是自己留下部分部队看守河下游的马其顿部队自己带领主力前去迎战亚历山大
                          波鲁斯的方式是将战象布置在阵线前方,按照三十米一头的间距布置
                          当马其顿军队从战象之间冲过去时会被印度的重步兵缠住,然后战象转向将被分割的马其顿军队一排排的踩死(可谓印度土方法版本的砧锤战术)
                          战斗第一阶段就像电影亚历山大里的一样首先双方的骑兵开始赛跑....甩...打....再甩.......
                          一开始战局对波鲁斯有利,马其顿的战马对战象不熟悉不愿意接近。
                          于是亚历山大马上下令让大军撤退
                          接着亚历山大命令骑兵交战前步兵不能进攻
                          于是亚历山大率领右翼轻重骑兵马上攻击印度军队的右翼骑兵
                          亚历山大先是以轻骑兵骑射放风筝打乱了印度军队的阵脚,然后重骑兵马上趁机对印度骑兵发动冲锋一举击垮印度骑兵


                          19楼2016-12-06 17:38
                          回复
                            当然亚历山大之前还是部署了一只机动部队。
                            亚历山大之前不仅下令步兵在骑兵接战前不能进攻,同时下令让柯伊诺斯带领一支分遣队部署在马其顿阵型的外侧左翼隐蔽,亚历山大命令他在亚历山大骑兵击溃波鲁斯的左翼并且布鲁斯调动右翼的机动部队去增援左翼时一路尾随跟踪在后面。
                            之后柯伊诺斯横越到印度军队阵型后方进行大胆的迂回穿插,最终印度军队发现自己落入了钳形战术的陷阱里面...


                            20楼2016-12-06 17:39
                            回复
                              步兵会战以轻装步兵的接战开始,首先轻装步兵以散兵吃标枪向战象密集投射。
                              很快战象被打得发狂开始四处布朗运动,马其顿的轻装步兵利用散兵游击战术对战象交替进行追击和撤退,然后当一头战象落单的时候马上近距离围攻用长柄刀击砍大象的腿。
                              紧接着方阵步兵开始向前推进,布朗运动的战象一开始部分战象冲散了方阵,被踩的马其顿步兵遭到毁灭性打击。但是正如我以前说的,象宝宝们是非常聪明的动物,当他们看见那些冲进方阵然后被长矛扎成串烧的同伴时,马上知道停止布朗运动.....然后调头冲向了印度军队.........
                              很快印度步兵被他们的战象的倒戈相向给击垮了........
                              很多弓箭手被糊在泥巴地上.....................
                              亚历山大看到印度阵型崩溃后马上下令方阵停止前进,骑兵前出收人头
                              印度军队损失2万步兵,3000骑兵,全部战车,大象全部被马其顿俘虏并且编入了马其顿军队........


                              21楼2016-12-06 1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