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百度贴吧2016年12月12日凌晨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每天下午五六点肚子咕咕叫时,我就会不由自主想到黄糕。20多年前,我还在读小学。那时不管中午吃了多少,到了傍晚放学都会觉着饿。那时哪里有什么零食啊。不过家里大锅里一定会有中午留下的黄糕。留着余温的黄糕,抹上黄酱,狼吞虎咽吃下肚。我则爱用筷子蘸几滴生菜籽油抹上,再撒着盐面慢慢吃。
家里那把用来铲糕的铁铲子使用了20多年,前几年也退役了。那把铲子在我出生时就开始用了。一把棱角四方的大铁铲变成了小铲头。
前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在第二集讲到陕北的黄馍馍。黄糕与黄馍馍都是用黍子面做的。做黄馍馍要经过发酵,像做馒头一样;而黄糕不发酵,用温水和面后在蒸格上蒸熟,趁热揉成大面团,最后在上面抹上生菜籽油。此时,黄糕上冒着油花,糕香和油香结合在一起,能飘得很远。
黍子去皮磨成面是黄颜色,黍子面蒸熟成糕也是黄颜色。据说种植黍子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过去的“五谷”就有黍子。都说吃了黄糕不饿肚子。但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总是吃不饱,肚子总是饿。
吃黄糕须趁热和菜一起吃。来半碗菜,铲上一块黄糕,把黄糕用筷子分割成小块,和菜一起吃。黄糕有一种甜甜的黍香味会让人久久回味。
菜也没什么讲究,自己喜欢就可以。普遍受欢迎的是韭菜、豆腐和猪肉的烩菜。炒菜因为没汤不受欢迎。黄糕的黏性大,没有菜汤容易粘舌头和嗓子。我经常把鸡蛋和山药蛋(土豆)拌在一起当作菜,也很好吃。
每天下午五六点肚子咕咕叫时,我就会不由自主想到黄糕。20多年前,我还在读小学。那时不管中午吃了多少,到了傍晚放学都会觉着饿。那时哪里有什么零食啊。不过家里大锅里一定会有中午留下的黄糕。留着余温的黄糕,抹上黄酱,狼吞虎咽吃下肚。我则爱用筷子蘸几滴生菜籽油抹上,再撒着盐面慢慢吃。
家里那把用来铲糕的铁铲子使用了20多年,前几年也退役了。那把铲子在我出生时就开始用了。一把棱角四方的大铁铲变成了小铲头。
前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在第二集讲到陕北的黄馍馍。黄糕与黄馍馍都是用黍子面做的。做黄馍馍要经过发酵,像做馒头一样;而黄糕不发酵,用温水和面后在蒸格上蒸熟,趁热揉成大面团,最后在上面抹上生菜籽油。此时,黄糕上冒着油花,糕香和油香结合在一起,能飘得很远。
黍子去皮磨成面是黄颜色,黍子面蒸熟成糕也是黄颜色。据说种植黍子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过去的“五谷”就有黍子。都说吃了黄糕不饿肚子。但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总是吃不饱,肚子总是饿。
吃黄糕须趁热和菜一起吃。来半碗菜,铲上一块黄糕,把黄糕用筷子分割成小块,和菜一起吃。黄糕有一种甜甜的黍香味会让人久久回味。
菜也没什么讲究,自己喜欢就可以。普遍受欢迎的是韭菜、豆腐和猪肉的烩菜。炒菜因为没汤不受欢迎。黄糕的黏性大,没有菜汤容易粘舌头和嗓子。我经常把鸡蛋和山药蛋(土豆)拌在一起当作菜,也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