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文学社吧 关注:21贴子:184
  • 0回复贴,共1

★《破茧》二期 《做我们该做的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采访袁卡卡
在人情冷暖逐渐淡漠的这个社会, 我们很久都没有感受到那种助人为乐的炽烈阳光洒在全身时的温暖了.物欲横流,金钱和利益充沛着我们日益空虚的双眸,我们已经无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当初雷锋逝去后所残留的品质.
  所幸的是,在我们失望的时候,总会有人给我们希望.
  在我们学校各种各样的社团中,有这样的一个群体,它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存在着.它就是志愿者协会.
  说它独特,是因为它下面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所有的40多个成员都是志愿者协会的普通一员,仅有两个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的负责人,管理着这个普通又不平凡的协会.
  5月12日的晚上,我找到了志愿者协会高一段的负责人-------袁卡卡同学,我向他询问了很多关于协会的问题.
  在整个的采访过程中,他始终带着微笑,仿佛这个协会就是他的骄傲.
  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是协会所做的好人好事.他告诉我其实并没有很大的事件,但是协会有个规定,那就是所有社员在路上看到垃圾必定会捡起. 当时,我的确被这句简单的回答所震撼了.
  看到路上的垃圾主动捡起,这的确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想想我们,有多少人会为地上的纸屑弯下自己”高贵”的身躯,又有多少人会为垃圾筒旁的易拉罐多走几步路呢? 
  与他们比起来,我们所遗漏的小小错误,就扩大成了很深的罪过.
  因为学习紧张,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并没有经常性地组织活动,惟一的一次活动是在夜自修下课时监督学校的垃圾筒.
  有些同学在扔垃圾时为了图方便,在离垃圾筒很远的距离就把垃圾袋扔出去,这样恰好扔进垃圾筒的概率是很小的,这些同学往往对没扔进垃圾筒而散落在地的垃圾袋不屑一顾,一走了之.这样就在无意间给学校的环境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垃圾筒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还好有了志愿者协会成员们的监督,乱扔垃圾袋的现象改观了不少.
  但是没有什么事情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在他们的活动过程中要忍受种种的嘲笑,讥讽和不支持.
  有的同学不听从劝告,依然把垃圾袋随手一扔,我行我素.
  有的同学在背地悄悄地议论他们,满嘴的嘲笑与讥讽. 
  ……
  可是他们没有怨言,他们依然在用自己的行动去捍卫南海的每一寸和谐,他们依然坚守着进入志愿者协会时许下的承诺..
  我问他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他对志愿者协会未来的展望.他依然平静,只是告诉我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助人为乐就行了.
  采访结束了,但我的心情却无法平静.我在想,看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我们每一个破坏过环境的人都是无法心安理得的.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管好自己的手和脚,多走几步,多弯几下腰,那么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也就不需要在每个夜自修的下课时分如此辛苦地在垃圾筒边监督着,也就不需要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还遭受别人的种种非议.
  所以,志愿者协会的成员所作的一切其实都在诠释一种观点或着精神--------做好所有自己能做到的事. 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加入志愿者协会这个保护环境的集体里面,给南海一个崭新的明天.


谢谢袁卡卡同学对这次采访的支持.
 采访人:王思旗      



1楼2008-10-19 16: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