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看封神演义,最大的困惑是:啥叫封神?为什么三大教派和所有散仙都把成神看做是一次劫数?神和仙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神和仙的区别,懂了神跟仙有什么不同,也就知道什么叫做封神了。
但其实神和仙很难区分开,二者都长生不死,都有法术和法力,都有神通。既然三教的弟子们都已经是仙人了,那为什么还要大动干戈,把他们弄死一遍,再封神呢?由仙变成神,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问镜》中对上清宫的描述。我不找原文了,大致的意思是:上清宫鼎盛之时,有周天三百六十神明,吐纳如雷,挥符如雨。——这里的上清宫的诸天神明,其实很有意思。
余慈后来自己修炼上清宫的符法,自己也可以演化出一些神明,比如金甲神人之类的,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封神演义里的“神明”,可不可以也理解为与上清宫神明体系类似的东西呢?
上清宫的神明,其实很少有真实的人,有过描述的,只有五方大帝的神位上有地仙入主(镇守)。余慈自己万古云霄和上清宫三十六天,虽然气象磅礴,但里面所有的神明都不是“人”,而只是符法的自然演化。
好比说上清宫三十六天的体系在演化过程中,由于法则的自然演化,有些地方需要一个看门的神将,符法就会自然成符,构建出一个神将出来。这个神将看上去如真人一般,但其实论起智慧或者灵变来,可能都不如三宫主的猫,只是靠着符法自动的机械智慧运作罢了。也因为如此,这个神将就永远都只能呆在这里把守大门,就像游戏里的NPC一样。
但是,有些位置特别重要,比如说五方大帝的神位。当然,这些位置也可以通过体系的自然演化,生长出“NPC式”的神明出来,余慈自己演化上清宫诸天的时候,除了他自己镇守一方神位以外,其他四位大帝就基本上都是法则化生出来的,至多放一具地仙的遗骸作为镇守。但是,NPC毕竟呆板,只能运化体系所赋予它的神力,却不知使用神力的技巧、时机、对象,难以应对复杂的变化。所以,这些重要的神位上,就会找一些真正的人(大能)来充当这个位置上的神明。
那,如果想要让整个体系里所有化生出来的神明、神位,都有人替代,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故事,大概就是封神演义了吧。
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神和仙的区别,懂了神跟仙有什么不同,也就知道什么叫做封神了。
但其实神和仙很难区分开,二者都长生不死,都有法术和法力,都有神通。既然三教的弟子们都已经是仙人了,那为什么还要大动干戈,把他们弄死一遍,再封神呢?由仙变成神,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问镜》中对上清宫的描述。我不找原文了,大致的意思是:上清宫鼎盛之时,有周天三百六十神明,吐纳如雷,挥符如雨。——这里的上清宫的诸天神明,其实很有意思。
余慈后来自己修炼上清宫的符法,自己也可以演化出一些神明,比如金甲神人之类的,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封神演义里的“神明”,可不可以也理解为与上清宫神明体系类似的东西呢?
上清宫的神明,其实很少有真实的人,有过描述的,只有五方大帝的神位上有地仙入主(镇守)。余慈自己万古云霄和上清宫三十六天,虽然气象磅礴,但里面所有的神明都不是“人”,而只是符法的自然演化。
好比说上清宫三十六天的体系在演化过程中,由于法则的自然演化,有些地方需要一个看门的神将,符法就会自然成符,构建出一个神将出来。这个神将看上去如真人一般,但其实论起智慧或者灵变来,可能都不如三宫主的猫,只是靠着符法自动的机械智慧运作罢了。也因为如此,这个神将就永远都只能呆在这里把守大门,就像游戏里的NPC一样。
但是,有些位置特别重要,比如说五方大帝的神位。当然,这些位置也可以通过体系的自然演化,生长出“NPC式”的神明出来,余慈自己演化上清宫诸天的时候,除了他自己镇守一方神位以外,其他四位大帝就基本上都是法则化生出来的,至多放一具地仙的遗骸作为镇守。但是,NPC毕竟呆板,只能运化体系所赋予它的神力,却不知使用神力的技巧、时机、对象,难以应对复杂的变化。所以,这些重要的神位上,就会找一些真正的人(大能)来充当这个位置上的神明。
那,如果想要让整个体系里所有化生出来的神明、神位,都有人替代,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故事,大概就是封神演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