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本来状态是人认识的绝对目标。信息和思考程序的正确程度是相对的。
提到时间,人们马上想到日历、钟表等标志时间之物。我们要把宇宙独有的时间和人为的计时器标志的时间区分开来。标志时间的钟表和其它内部有运动变化的组合体一样,频率结构的异常会造成走时误差与停止。任何事物内部的运动周期都可以变快、变慢、停止或倒退,造成标志时间的变化。人类寻找或制造的标志时间都可能有变,唯有绝对的宇宙时间不会有变。宇宙的绝对时间是确实存在的,宇宙的绝对时间统一着宇宙间所有的空间角落,统一着宇宙间所有的组合体与元素的运动变化状态,于我们能否认识无关。我们地球上的每一分一秒和亿亿光年外的星系上的每一分一秒,以及任何速度运动的物体哪怕超光速运动的物体内外的每一分一秒,都是同时到来同时消失的。相互之间有没有信息联系,有没有干涉配合等关系,人能不能用信息来认识这个事实,那是另一个问题。宇宙时间的运转是任何事物任何能量也无法让它加快、减慢、停止和倒退的。已经过去的时间是任何办法也无法追回的,没有到来的时间是任何办法也无法让它提前到来的。人和各种仪器只能感知事物当时传来的信息,不能感知过去和将来传来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一件事物在某一时刻消失了,一个组合体解体了,或者因为运动远离了原来所在的空间,它就结束了对任何事物的干涉,从此就不会有任何信息发出。任何人任何仪器也将永远不能感知这件事物曾经的存在,更不能穿越时空使用这个事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索取历史信息和保留历史信息的功能不断地发展,但必须明白,得到了历史信息只是局部历史信息的重演,不是把时间倒退。通过在这件事物存在期间对其它事物的干涉,可以在其他事物继续存在的基础上,让附近其它事物作为信息载体,间接认识这些事物的局部状态。例如录音机、录像机、足踪手印。古代化石上的痕迹等,可以帮助人用遗留在它物上的信息加想象。推测这件事物曾经的存在。但载体上的遗留信息有残缺就永远得不到补充了。如果连保留信息的载体事物都没有了,或载体物上的信息记录全部丢失了,就永远不能得知这件事物的存在了。将来才出现的事物将来会形成的组合体,更不能现在就穿越时空去感知,只能以现在有的事物信息为元素,进行组合信息猜想。
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需要时间,不论是事物进行分列与组合的变化,还是空间移动的变化,哪怕是超光速运动,如果时间为零,就是固定空间静止状态。一件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干涉到另一事物,由于两事物之间距离的存在,干涉载体运动速度有限,必然是干涉的发出在先,被干涉的反应在后。这个因果关系是永远不会有变,只是不同的载体运动变化速度会造成不同的相对时间滞后程度。例如:快车和慢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到达同一目的地就不是同时了。空中的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同一地方发出的同一事件,但由于光速和音速的差别,使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同一事件不同时的信息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只是人们习惯了,错亦非错而已。假如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我们就一定是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了。如果信息源事物和接受信息的事物在发出和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就是在信息载体中途运转期间有相对运动,必然造成时间性的信息畸变。高速运动的汽车迎面而来然后背离而去,汽车发出的声音频率本来是一样的,但在人的感觉中是迎面而来的音频高,背离而去的音频低。我们知道,光在传播中发生折射、反射,我们的感觉仍按直线合成的信息是空间错误的虚像,把相对运动造成时间失真变化的信息当成静止的信息,是时间空间全错的虚像。数学函数公式的使用可以还原有规律变化的信息。多次变化要使用复合函数,变化太复杂就失去还原的意义了。洛伦茨公式变换就是修正信息载体运动的同时,信息源和接受物也在运动,造成信息失真的。相对论公式中
是光信息载体速度C,和物体相对运动速度V造成时间信息t失真的还原公式,可见V/C≈0时,t≈t~信息失真可以不计。如果V/C≈1.甚至V/C>1,按公式,t成了虚数,两物体之间的信息就畸变到失去意义,数学公式也无法将其还原了。如果研究声音信息和运动物的关系,相对论公式中的C就应该用音速来代替了。当两物相对运动速度大于或等于340米/秒时,两物体间的音信息就不能用了。如果用湖面上的水波来传播信息,相对论公式中的C就应该用水波速度来代替,人的步行就是超波速运动了。
前面讲过,必须分清是事物本身的变化,还是载体等原因造成了信息的变化。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可以违背地球引力的原则,让我们看见重物斜吊、倒吊的状态。但我们不能手拿平面镜制造出重物斜吊倒吊的事实。我们可以从哈哈镜中看见任意扭曲的事物,但不能以哈哈镜为工具任意扭曲周围的事物。由于信息的失真,我们很容易看到因果颠倒不合事物规律的信息,但世上绝对没有因果颠倒不合事物规律的事实。远处有人向你开一枪,你会先听到子弹从你耳旁飞过后听到枪声。牛顿,笛卡尔的绝对时空观是伟大的发现,其中有不可辩驳的真理。也包含人们追求物质世界高度统一的美好向往。只是过高地迷信了光的神通,把绝对时空的有力证据毫不置疑地交给了光信息,由于光信息的严重不称职,加上当时科技理论水平的有限,使得绝对时空理论在光速面前陷入绝境。相对论利用光速有限的事实驳倒了绝对论。可是有人没有把信息的变化和事实的变化区分开来。造成宇宙运动物随运动惯性系的不统一而各占山头,不仅对宇宙时空失去统一,连事物规律的前因后果都被光速扭曲。时空倒转的假设幻想引人入神。
事实上,因为多普勒效应,人的感官和仪器接收信息的功能被信息频率范围所限。相对运动速度接近或超过信息载体速度时,信息必然因频率的超高超低而化为乌有,假如不考虑超频对信息的破坏,也不考虑信息随距离衰减,只考虑时间、光速和信息的关系,那也只能产生时间顺序颠倒的信息,也就是因果关系倒转的假象。绝对不能产生时间顺序倒转,因果关系倒转的事实。我最不能接受的是有人描写相对论中光锥之外打油诗:“有位夫人叫布莱特,走的比光还要快些嘞,有一天她出门,从相对论看来,前一天晚上她就已回程”。如果把用相对论里面高等数学公式计算的结果当成事实,做穿越时空的美梦来理解是合情合理的。我这里把畸变的信息和不变的事实严格区分开来,也设想这个布莱特,飞的比光快的多,一秒飞上织女星,又一秒飞上牛郎星再一秒飞到你身边。只用三秒,布莱特的旅游已成为过去。可是她在空中留下的光信息还在向你传播。从间断时间看:上织女星在先,可是你二十五年后才能看到她,上牛郎星稍后,你十六年后可以看到她。回到你身边在最后,可你马上就可以看到她。从连续时间看:布莱特从你身边飞出三秒后,身边突然幽灵般地又出现了个布莱特。然后这个布莱特用分身术变成两个人,一个和你聊天,一个倒着飞向牛郎星,和刚才向织女星飞走的相差90万KM,你会看到三个布莱特同时存在的各行其是的壮观场面。十六年后倒行的飞上牛郎星,再飞向织女星。二十五年后两人同时飞上织女星。两人在织女星上一相撞,同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把不变的事实和畸变的信息分开,才能这样描述超光速的运动假设。
假如没有每秒30万KM的光信息,或者是人类没有识别光的眼睛,宇宙其它事物保持原来的状态。相对论公式中的“C”该从何而来,光锥世界又该怎么写,我就无法设想了。我们要感谢宇宙有每秒30万KM的光,更要感谢宇宙让我们人类生长了一双识别光的眼睛,这是人类最大的幸运,把光信息反映的东西当做绝对真实,把光速当做无穷大,是牛顿笛卡尔绝对论的根本。因为光速很大,可保障我们看地面远近事物的静止或运动状态不失真。人们错在把很大当成无穷大。假如没有光或是人类没有眼睛,人类只好手摸耳听鼻子闻。C=3×10M/S这个常数就和人类没有关系了,也和相对论没有关系了。假如光速很小,是C=3M/S,和水波速度差不多,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会感觉到光速,光信息和实际是严重不符。优秀的猎手看见猎物举枪射击,其实猎物早已回巢。我们的跑步就超过光速,就是相对论中所说的光锥之外运动了。小车在高速公路上奔跑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司机早已成了瞎子。
光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世界,带来了无穷的方便。由于光速有限的发现,否认了绝对论,建立了相对论。光对我们人类也算竭尽全力了。光实在无能力帮我们认识遥远的宇宙事物真相,光实在无能力帮我们认识绝对的时空状态。当我们想认识更微小的事物时,光的光栅衍射规律显示,光的波动性微粒性显示,载信息的几何光学性丢失,光也无能力为我们提供更微小物的信息。但事实就是事实,太阳的存在不会因为人们闭上眼睛就变成不存在,绝对时空的存在不会因为人们找不到感知它的信息就成了不存在。物质信息都是有限的,不能单纯地用信息来证明所有存在或不存在的事物,要认识无信息的事物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重复一遍,是没有这件事物,还是这件事物没有信息。是这件事物变了,还是这件事物的信息变了。这些都是人们容易混淆的。
刘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