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王国吧 关注:111贴子:2,401
  • 6回复贴,共1

二战期间德日苏美的油料供应情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战争进入机械化时代以来,对油料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在许多时候油料对战争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武器.本文介绍一下二战期间德日苏美的油料供应情况. 1939年9月德国发动战争时,只储备了240万吨成品油和少量石油.德国本土有少量石油资源,奥地利(1938年被德国吞并)境内也有少量石油资源,德国对手头上仅有的资源进行了全力开发,1942-1943年的石油年产量达到约200万吨的水平.相对于贫乏的石油资源,这已经是可以达到的最高产量了,1944年油田遭美英轰炸而减产. 战前德国所需石油大部份靠进口,1939年进口量达到517万吨的历史最高峰.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开始对德进行海上封锁,德国只能就近从欧洲进口,进口量大减.1940年进口石油207万吨,1941年德国进口石油237万吨,其中从罗马尼亚进口209万吨,上半年从苏联进口28万吨.从1941年下半年起,罗马尼亚成为德国唯一的石油进口来源地.罗马尼亚是当时欧洲仅次于苏联的第2大产油国,1941年石油产量558万吨.除德国外,意大利和匈牙利也从罗马尼亚进口石油.罗马尼亚参加对苏作战后自身消耗增加,对德石油供应减少,1942年向德国提供了100多万吨石油.1943年意大利向美英投降后罗马尼亚可以集中力量向德国供油,1943年向德国提供了240万吨石油.1944年6月美英的轰炸严重破坏了罗马尼亚油田,8月份油田被苏军攻占,对德石油供应被切断,1944年罗马尼亚只向德国提供了约100万吨石油. 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德国闪电战击败波丹挪荷比卢法七国,从这些国家缴获了880万吨的石油储备.从表面上看收获颇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国家被德国占领后同样成为英国的封锁对象,无法进口石油,德国要维持占领区最低限度的民用油供应,此后几年这些国家在石油消耗方面只能是坐吃山空,因而这批缴获的油德国净赚得并不多.不过这些问题最初还未表现出来,至少就当时而言,德国手上的石油储备大增,成为发动对苏战争的重要资本.1943年意大利向美英投降,德军趁机缴获了意大利北部的几十万吨石油储备. 煤制油包括煤炭直接液化,煤炭间接液化和煤焦油加工三种途径.1927年德国建成世界第一个煤炭直接液化工厂,1934年德国又建成世界第一个煤炭间接液化工厂.煤炭直接液化是将煤炭粉碎后,掺上溶剂制成煤浆,在高温高压下经催化剂作用与氢气反应,生产出油品(氢气由煤或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二战期间德国的煤制油约80%是用煤炭直接液化法生产的.煤炭间接液化是用煤炭干馏得到焦炭,焦炭在高温下与氧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与氢气的混合气,在高温高压下经催化剂作用,混合气发生反应生成油品.直接液化的优点是油品产率高,缺点是对煤种比较挑剔,化学反应条件苛刻.间接液化的优点是煤种适应范围广,反应条件要求比直接液化低,缺点是油品产率低.煤炭制焦炭环节会得到副产品煤焦油,将煤焦油进行加氢反应制得汽油柴油等,或者将煤焦油经过简单处理后作为重油供军舰使用. 由于备战的需要,从1936年起煤制油成为德国重点建设领域,1936年产量只有62万吨,1939年达到220万吨,1940年320万吨,1941年390万吨,1942年420万吨,1943年德国煤制油产量达到约500万吨的战时最高峰,1944年由于美英的轰炸,产量降到约200万吨.二战期间德国油料消耗量的一半来自煤制油,其中飞机燃料的三分之二来自煤制油,煤制油起到了支柱作用. 以下是德国历年油料获得量(石油产量包括奥地利;石油进口量和缴获量均包括成品油在内) 1939年:石油产量约9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220万吨,进口石油517万吨,合计约830万吨. 1940年:石油产量约16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320万吨,进口石油207万吨,缴获石油880万吨(包括1939年缴获波兰),合计约1560多万吨. 1941年:石油产量约18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390万吨,进口石油237万吨,合计约810万吨. 1942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420万吨,进口石油100多万吨,合计约750万吨.
1943年:石油产量约20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500万吨,进口石油240万吨,缴获石油几十万吨,合计约1000万吨. 1944年:石油产量约170万吨,煤制油产量约200万吨,进口石油约100万吨,合计约470万吨. 1942-1944年德国的飞机和坦克产量大幅增长,飞机产量1942年15409架,1943年24807架,1944年39807架;坦克产量1942年3975辆,1943年13084辆,1944年18401辆.但由于油料不足,德国飞机和坦克的实际利用率越来越低,作战能力受到很大制约,战争后期许多飞机和坦克生产出来后便停在那里,直到被美英飞机炸毁.油料短缺是二战期间德国最大的弱点,德军战斗力的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油料供应能力.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1-12 13:42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1-12 13:44
    回复
      (1桶=42美加仑=159升)
      1937-1945年日本历年油料产量
      1937年:石油247.0万桶,人造油3.1万桶,合计250.1万桶.
      1938年:石油246.5万桶,人造油6.9万桶,合计253.4万桶.
      1939年:石油233.2万桶,人造油13.5万桶,合计246.7万桶.
      1940年:石油206.3万桶,人造油15.0万桶,合计221.3万桶.
      1941年:石油194.1万桶,人造油122.2万桶,合计316.3万桶.
      1942年:石油169.0万桶,人造油150.1万桶,合计319.1万桶.
      1943年:石油181.4万桶,人造油104.8万桶,合计286.2万桶.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1-12 13:55
      回复
        1944年:石油158.5万桶,人造油122.9万桶,合计281.4万桶.
        1945年:石油80.9万桶,人造油18.0万桶,合计98.9万桶
        1937-1944年日本历年油料进口量
        1937年:石油2032.1万桶,成品油1665.1万桶,合计3697.2万桶
        1938年:石油1840.4万桶,成品油1404.4万桶,合计3244.8万桶
        1939年:石油1884.3万桶,成品油1181.8万桶,合计3066.1万桶
        1940年:石油2205.0万桶,成品油1511.0万桶,合计3716.0万桶
        1941年:石油313.0万桶,成品油524.2万桶,合计837.2万桶
        1942年:石油814.6万桶,成品油237.8万桶,合计1052.4万桶
        1943年:石油984.8万桶,成品油465.2万桶,合计1450.0万桶
        1944年:石油164.1万桶,成品油333.4万桶,合计497.5万桶
        1937-1945年日本历年油料获得量(为方便计算,一律按石油平均密度1吨=7.3桶折算)
        1937年:产量250.1万桶,进口量3697.2万桶,合计3947.3万桶(541万吨)
        1938年:产量253.4万桶,进口量3244.8万桶,合计3498.2万桶(479万吨)
        1939年:产量246.7万桶,进口量3066.1万桶,合计3312.8万桶(454万吨)
        1940年:产量221.3万桶,进口量3716.0万桶,合计3937.3万桶(539万吨)
        1941年:产量316.3万桶,进口量837.2万桶,合计1153.5万桶(158万吨)
        1942年:产量319.1万桶,进口量1052.4万桶,合计1371.5万桶(188万吨)
        1943年:产量286.2万桶,进口量1450.0万桶,合计1736.2万桶(238万吨)
        1944年:产量281.4万桶,进口量497.5万桶,合计778.9万桶(107万吨)
        1945年:产量98.9万桶(13.5万吨)
        1940-1945年日本历年油料消耗量
        普通汽油
        1940年:军用154.1万桶,民用632.3万桶,合计786.4万桶
        1941年:军用160.5万桶,民用158.3万桶,合计318.8万桶
        1942年:军用157.2万桶,民用107.0万桶,合计264.2万桶
        1943年:军用147.8万桶,民用104.9万桶,合计252.7万桶
        1944年:军用115.9万桶,民用25.7万桶,合计141.6万桶
        1945年:军用47.1万桶,民用10.6万桶,合计57.7万桶
        航空汽油
        1940年:军用120.1万桶,民用8.6万桶,合计128.7万桶
        1941年:军用215.0万桶,民用7.3万桶,合计222.3万桶
        1942年:军用377.4万桶,民用5.2万桶,合计382.6万桶
        1943年:军用516.5万桶,民用2.5万桶,合计519.0万桶
        1944年:军用477.4万桶,民用0.2万桶,合计477.6万桶
        1945年:军用81.8万桶
        柴油
        1940年:军用94.3万桶,民用925.2万桶,合计1019.5万桶
        1941年:军用149.1万桶,民用546.3万桶,合计695.4万桶
        1942年:军用187.4万桶,民用324.4万桶,合计511.8万桶
        1943年:军用226.6万桶,民用374.8万桶,合计601.4万桶
        1944年:军用146.6万桶,民用146.0万桶,合计292.6万桶
        1945年:军用37.1万桶,民用20.7万桶,合计57.8万桶
        重油
        1940年:军用528万桶,民用145万桶,合计673万桶
        1941年:军用667万桶,民用90万桶,合计757万桶
        1942年:军用1092万桶,民用124万桶,合计1216万桶
        1943年:军用947万桶,民用240万桶,合计1187万桶
        1944年:军用768万桶,民用140万桶,合计908万桶
        1945年:军用182万桶,民用37万桶,合计219万桶
        汽油按0.72公斤/升,柴油按0.85公斤/升,重油按0.9公斤/升,粗略折算如下
        1940-1945年日本历年(汽.柴.重)油总消耗量及军民消费比例
        1940年:军用120万吨(35.4%),民用219万吨(64.6%),合计339万吨.
        1941年:军用159万吨(60%),民用106万吨(40%),合计265万吨.
        1942年:军用243万吨(76.6%),民用74万吨(23.4%),合计317万吨.
        1943年:军用242万吨(71.4%),民用97万吨(28.6%),合计339万吨.
        1944年:军用197万吨(82%),民用43万吨(18%),合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1-12 13:55
        回复
          1944年:石油235万桶,成品油1146万桶,合计1382万桶(189万吨)
          1945年:石油20万桶,成品油475万桶,合计495万桶(68万吨)
          截止1945年7月1日,日本的成品油储备仅剩80万桶(约10万吨)
          战争期间苏联每年的石油产量维持在大约2000万吨的水平.从表面上看应该比德国充足的多,但苏联也有不利因素,由于丢掉了煤炭主产区顿巴斯煤田,苏联煤炭短缺,苏联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是当作煤来烧掉的.苏联的石油加工能力不足,特别是优质汽油生产能力严重不足,依赖美英的援助,美英共援助苏联汽油258万吨.在1941-1943年间苏联的实际油料供应能力和德国差不多.战争期间苏联军用油料消耗量1956万吨,平均每年约500万吨.
          和其他国家相比,二战时美国在石油方面处于超强地位,石油产量约占世界的70%
          1940-1945年美国历年石油产量(按石油平均密度1吨=7.3桶折算)
          1940年:150317万桶(20591万吨)
          1941年:140418万桶(19235万吨)
          1942年:138548万桶(18979万吨)
          1943年:150561万桶(20625万吨)
          1944年:167790万桶(22984万吨)
          1945年:171366万桶(23475万吨)
          战争期间美国军用油料消耗量为18760万吨,约占同期美国油料总消耗量的1/3.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12 13:56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4-30 16:48
            回复
              很详尽的资料啊,在哪里找到的?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5-10 18: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