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别鹤(来自豆瓣)
西伯利亚鞑靼奴隶制链条的三部曲是:蒙元肉体杀戮,抵抗者“你不得干”;满清从剃发易服四库全书开始的一系列精神摧毁,“你得干”;苏联向全世界输出权力对人性的改造,“你得热爱我”并且“ 我就是你的唯一”。对这个链条,姿势分子的个体启蒙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连坚守最后的私人情感都做不到,“让它去咬裘莉亚”是最后的崩溃,死前“热爱老大哥”只是一种摆脱虚无存在的最后挣扎。
温斯顿认为,只要没有背叛与裘莉亚的相爱,只要对暴权的敌视还埋在心里,他死去也是个胜利者。但最后,这两方面都失败了。2+2=5的绝望弥漫了所有的一切,唯一的希望是什么?是温斯顿本能意识到的“希望就在无产阶级身上”,他们不是姿势分子,他们不会被“双重思想”辩证法和“犯罪停止”的自我审查这些形而上的招数,揉碎、洗涤、重构,因为他们不懂这些抽象的东西,他们也不是姿势分子所依附的特权链条,离那个思想审查员半夜用梦话喊出憋了无数个白天的“打倒老大哥”那种权力绞肉机,尚有距离,这种距离也恰恰让他们沉浸在切肤之感,无师自通。
但“兄弟会”只是个虚构的鱼饵,是奥勃良这种知道极权所有精髓,并写出《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像放大镜检索甲虫、上帝俯视一样改造温斯顿的虚假希望而已,只有分赃寡头才是大洋国唯一的“兄弟会”。所以,所谓无产阶级是根本没有“兄弟会”连接起来的,要么逃避更大代价而浑噩挣扎于温饱代价,要么变成温斯顿这样的,对自己不择手段反抗的录音感到丑陋而失去一切心理防线的姿势分子。
但不能说一九八四就是悲观到底的,末尾,温斯顿已被改造,已经是一只脚踏着一只脸的生态,但热爱老大哥的临终之前,却依稀浮现了童年的母亲记忆——连老大哥和奥勃良也无法消灭的,生命从无到有的记忆,只是他迅速用“双重思想”把这种记忆给否定了,告诉自己是一种捏造。但这正好说明,是无法连根铲除的人性的本能——人性不可能被暴权彻底改造,就是因为人性由母爱孕育,人类的起源在母权“礼运大同篇”的原型。
所以从这种原型出发,还原到书中101室的对话(董乐山译本):
——“老大哥存在吗?”
——“当然存在。有党存在,就有老大哥存在,他是党的化身。”
——“他也象我那样存在吗?”
——“你不存在,”奥勃良说。
对无底线暴权来说,人可以也必须热爱老大哥融入存在,否则个体可以不存在,但这种母性孕育的个体的存在性却是任何反自然的力量也无法抹杀的,那么,这种如同地心引力的2+2=4的存在,又如何战胜另一种“存在与不存在”呢?温斯顿是个典型的伪启蒙姿势分子,他无法给出的答案,作者在最后用一条伏笔给出了:
大洋国征服了新的土地,被改造成功的温斯顿坐着欢呼雀跃,脚不停蹬着空气,好像在策马飞驰又在踩着军靴前进。
这个动作是很少人注意到深意的——如果自己祖国的土地也是被大洋国征服的呢?反过来说,如果自己祖国恢复起来征服大洋国呢,这个动作还会罪恶吗,不,这个动作是无数个“兄弟会”无数个“无产阶级”的连接频率,无数个温斯顿和裘莉亚在黄金乡的野合高潮,是他看到那个玻璃纸上的一丝与现状不同的故国记忆。
所以,末尾这个动作,才是持剑前行,才是血肉长城,才是全书的希望,才是从母亲的孕育之下定型而在父权时代以力量展开的2+2=4。
奥勃良那句“你不存在”之后,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是温斯顿本来应该发出的反击:
——“我存在,因为我们存在,老大哥不存在,因为不是我们。”
但温斯顿是个伪启蒙姿势分子,对所有集体建构怀有本能排斥,所以他寄希望于所谓无产阶级,寄希望于和裘莉亚的爱情逃避,寄希望于世外桃源的小屋,寄希望于奥勃良的良心发现,这一切都没有希望的时候,寄希望于老大哥。他忘了,真正寄希望的是他自己的民族,被大洋国抹去却永不会死的祖国。
西伯利亚鞑靼奴隶制链条的三部曲是:蒙元肉体杀戮,抵抗者“你不得干”;满清从剃发易服四库全书开始的一系列精神摧毁,“你得干”;苏联向全世界输出权力对人性的改造,“你得热爱我”并且“ 我就是你的唯一”。对这个链条,姿势分子的个体启蒙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连坚守最后的私人情感都做不到,“让它去咬裘莉亚”是最后的崩溃,死前“热爱老大哥”只是一种摆脱虚无存在的最后挣扎。
温斯顿认为,只要没有背叛与裘莉亚的相爱,只要对暴权的敌视还埋在心里,他死去也是个胜利者。但最后,这两方面都失败了。2+2=5的绝望弥漫了所有的一切,唯一的希望是什么?是温斯顿本能意识到的“希望就在无产阶级身上”,他们不是姿势分子,他们不会被“双重思想”辩证法和“犯罪停止”的自我审查这些形而上的招数,揉碎、洗涤、重构,因为他们不懂这些抽象的东西,他们也不是姿势分子所依附的特权链条,离那个思想审查员半夜用梦话喊出憋了无数个白天的“打倒老大哥”那种权力绞肉机,尚有距离,这种距离也恰恰让他们沉浸在切肤之感,无师自通。
但“兄弟会”只是个虚构的鱼饵,是奥勃良这种知道极权所有精髓,并写出《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像放大镜检索甲虫、上帝俯视一样改造温斯顿的虚假希望而已,只有分赃寡头才是大洋国唯一的“兄弟会”。所以,所谓无产阶级是根本没有“兄弟会”连接起来的,要么逃避更大代价而浑噩挣扎于温饱代价,要么变成温斯顿这样的,对自己不择手段反抗的录音感到丑陋而失去一切心理防线的姿势分子。
但不能说一九八四就是悲观到底的,末尾,温斯顿已被改造,已经是一只脚踏着一只脸的生态,但热爱老大哥的临终之前,却依稀浮现了童年的母亲记忆——连老大哥和奥勃良也无法消灭的,生命从无到有的记忆,只是他迅速用“双重思想”把这种记忆给否定了,告诉自己是一种捏造。但这正好说明,是无法连根铲除的人性的本能——人性不可能被暴权彻底改造,就是因为人性由母爱孕育,人类的起源在母权“礼运大同篇”的原型。
所以从这种原型出发,还原到书中101室的对话(董乐山译本):
——“老大哥存在吗?”
——“当然存在。有党存在,就有老大哥存在,他是党的化身。”
——“他也象我那样存在吗?”
——“你不存在,”奥勃良说。
对无底线暴权来说,人可以也必须热爱老大哥融入存在,否则个体可以不存在,但这种母性孕育的个体的存在性却是任何反自然的力量也无法抹杀的,那么,这种如同地心引力的2+2=4的存在,又如何战胜另一种“存在与不存在”呢?温斯顿是个典型的伪启蒙姿势分子,他无法给出的答案,作者在最后用一条伏笔给出了:
大洋国征服了新的土地,被改造成功的温斯顿坐着欢呼雀跃,脚不停蹬着空气,好像在策马飞驰又在踩着军靴前进。
这个动作是很少人注意到深意的——如果自己祖国的土地也是被大洋国征服的呢?反过来说,如果自己祖国恢复起来征服大洋国呢,这个动作还会罪恶吗,不,这个动作是无数个“兄弟会”无数个“无产阶级”的连接频率,无数个温斯顿和裘莉亚在黄金乡的野合高潮,是他看到那个玻璃纸上的一丝与现状不同的故国记忆。
所以,末尾这个动作,才是持剑前行,才是血肉长城,才是全书的希望,才是从母亲的孕育之下定型而在父权时代以力量展开的2+2=4。
奥勃良那句“你不存在”之后,没有说出来的一句话,是温斯顿本来应该发出的反击:
——“我存在,因为我们存在,老大哥不存在,因为不是我们。”
但温斯顿是个伪启蒙姿势分子,对所有集体建构怀有本能排斥,所以他寄希望于所谓无产阶级,寄希望于和裘莉亚的爱情逃避,寄希望于世外桃源的小屋,寄希望于奥勃良的良心发现,这一切都没有希望的时候,寄希望于老大哥。他忘了,真正寄希望的是他自己的民族,被大洋国抹去却永不会死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