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吧 关注:21,519贴子:86,578

四川宣汉唐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
弘治七年(1494)九月初七壬辰,致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唐瑜卒。
瑜,字廷美,直隶上海县人。
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授南京礼科给事中,升衢州府知府,有惠政民甚德之郡,孔氏祭田为他姓所夺,瑜以私财赎其租俾共祀事,转湖广参政,分按荆襄,置廪积谷值歉发若干斛,民赖以济襄河为患为作堤障之,迁山西右布政使,丁母忧服阕,改云南寻迁左布政使,立待制王祎祠正土官宗派,以定传袭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诏使至讽令织细毳充贡献,瑜执不从,复有武臣,被黜者竞阴中之遂,被劾禠其官以去,弘治五年(1492年),以建储诏,复故官致仕,至是卒。赐祭葬如例瑜为人豪爽,有才气,颇伤粗厉居官有声,其在衢州尤著,衢人慕之既卒,父老来赴吊者累累不绝云!


1楼2017-01-25 11:54回复
    帝师唐瑜世家及其社会影响来自知网收藏引用批量引用报错分享
    作者
    唐健,唐怀贤,唐益生,桂德承
    摘要
    唐瑜系元末明初著名大将、明开国功臣唐胜宗之孙,都御使唐祥泰之长子,五经博士、教育家、思想家、明朝帝师、开国儒臣,达州市第一位帝师。唐甄是唐瑜第十一代孙,中国明末清初杰出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论家,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同称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唐瑜一生知识渊博,智慧超群,中庸清贫,为人低调,潜心授业解惑,躬身辅佐朱棣,主张"以人为本"治国理念,推行"强国富民"政策,倡导"平民教育",着力推崇文化交融、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为巩固大明政权、开创永乐盛世、推动国家强盛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从唐瑜生平及世家简介角度阐明,深入研究唐甄唐瑜思想文化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主法治建设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出版源
    《中华文化论坛》, 2014, No.98(6):46-52


    23楼2017-01-26 03:1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