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兵铲吧 关注:11,219贴子:135,899

关于50式军锹与55式军锹的个人总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0式军锹,我军制造配发的第一款制式军锹,国锹界的“开国功勋”。因完整品存世量稀少,故完整品相的50式在国锹界绰号“五零熊猫”。
  55式军锹,50式军锹的简化升级版,轻便直锹之冠,国锹界“谜一般的存在”。
  对于这两款国锹界颇具人气的型号,老金在此运用自身体会及研究收获对50式及55式军锹进行简单的总结,望广大读者与藏友不吝指教。
  一两个月没在吧里开新帖了,主要是前阵子盗图盗文猖狂,实在无奈~在此也跟吧里的新老朋友问声好。
后文会陆续更新,有兴趣的朋友请持续关注,谢谢。
(本文中的文字及图片系作者原创,未经允许望勿转发使用;藏品为个人珍藏,恕不转让出售,谢谢!)




IP属地:重庆1楼2017-02-15 18:07回复
    一、50式军锹
      50式军锹诞生于五十年代初,成为解放后我军批量配发的第一款军锹,但早期由于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故而当时各个厂家制造的产品质量及尺寸也是层次不齐。其中早期生产的一批50式经择优挑选后配发给入朝作战的志愿军战士,为抗美援朝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0式具有非常好的韧性和良好的硬度,这对于一把锹是否耐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把好锹不光单一追求高的硬度,更追求韧性与硬度的理想平衡。然而,50式虽然性能可靠,但生产工艺复杂,故而后来在其基础上改进出了简化的55式。我军的军锹换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50式虽然停产于五十年代末,但在六十年代仍有配发,直到后来简化的55式及标准配发的65式大量生产配发后才被取代。



    IP属地:重庆3楼2017-02-15 18:15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50式相比后来的直柄锹显得个头小巧,但长而牢的锹裤结构使得整锹十分厚重。整锹长55.7公分,锹头幅面19.0×15.3公分,由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两块锰钢板热锻冲压制成,锹板厚1.45mm,总重875克。锹裤结构采用半开放铆合背板式(该结构最早起源于一战德军S-1907式军锹),背合板用五颗铆钉固定在锹头上,并在第一螺钉位用一个钢制箍筒箍住,锹柄入锹裤长度为木柄全长一半,所以柄、锹结合非常牢靠。
        在近十年的制造历程中,50式的锹头形制未有明显改变,木柄的柄型有一定变化。早期柄型为大头柄尾的短柄,全锹仅长51公分;中后期柄型为标准柄型,其与后来的55式柄型基本一致。下图即为笔者收藏的中后期标准柄型的50式。



      IP属地:重庆4楼2017-02-15 18:17
      收起回复
          与后来的55式、65式直锹一样,50式在结构设计上具有非常鲜明的格斗色彩,整锹平直厚重利于劈砍,牢靠扎实而短小精悍使得整锹灵活而又可靠,加长锹裤更有利于拼杀中格挡,所以50式的设计结构非常适合近身格斗与拼杀,而在朝战的实战中其格斗及劈砍效果亦得到了有力印证。下图中可看出其锹线平齐且刃线微拱利于劈砍。


        IP属地:重庆5楼2017-02-15 18:18
        收起回复
            50式的携行方式是通过一个锹套挂负在腰带上,一般挂负在腰带正后方或右后侧。锹套有两种,一种即为“皮背心”样式的牛皮套,另一种为牛皮包边的帆布套。锹套通过背面的两个挂环穿在腰带上,按扣朝外,取锹时打开按扣将锹抽出即可。下图是一张非常出名的老照片,照片中非常清晰的反映出当时50式的单兵携行方式,锹套挂环位置使得整锹挂负位置较高。锹套为“皮背心”牛皮套,挂负锹即为早期的短柄版50式(该短柄版全长仅51公分所以显得较为短小)。

          著名教学挂画“狠投猛打 敌群开花”:

          笔者自己手工缝制的“皮背心”锹套:


          IP属地:重庆6楼2017-02-15 18:22
          回复
              普遍认为50式的锹柄和锹头形制仿自日军的一款短军锹,锹裤结构仿自苏 л-31式军锹。做工精细,牢靠扎实一直是50式在国锹界的“标签”,可以说老军工的严谨细致在这样一把小小的军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IP属地:重庆7楼2017-02-15 18:23
            回复
                50式军锹除标准柄型外,另有一种“民训”版,其柄型为流线型“葫芦”状柄。而钢印亦有所不同,一个是“镐锹交叉”的工兵印,附年份及厂家编号,即俗称的“工兵印”版;一个是汉字“民训”钢印,即俗称的“民训印”版。
              下面是笔者收藏的两把50式军锹,左侧一把是50式的标准柄型,右侧“葫芦柄”的便是“民训”标的。锹头的差异除钢印不同外,锹裤的固定筒箍亦有区别,其中一个是用一节钢管车削制成,另一个为铸钢制。




              IP属地:重庆8楼2017-02-15 18:24
              收起回复
                二、55式军锹
                  55式军锹在国锹界一直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因为他不打任何标记与钢印,只在出厂时在木柄上粘贴一块合格证标签,上面注明厂家与生产日期。
                  根据有限的资料进行考证,可以推断出,55式军锹是50式军锹的简化升级版本,在50式军锹的基础上扩大了锹面,简化了固定结构,缩短并加强了锹裤,制造进一步标准化等等。
                  55式改用锰钢板冲卷技术成型,采用等温盐浴处理,锹裤合拢焊接后再进行打磨。相比于50式,55式更轻便,锹头幅面更大,锹裤更短但结构更简洁且同样牢靠。
                  下面是笔者收藏的三把55式军锹,左一为早期版,另两把为中晚期版。


                IP属地:重庆9楼2017-02-15 18:34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感谢金锹兄分享经验贴,学习了。携老中青50锹顶贴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2-15 18:43
                  收起回复
                      简单地说,55式军锹早期版有五十年代最纯正的老军工血统,朴实而厚重,与后来批量生产的标准版55式相比,分量更沉,质量更硬。
                      早期版55式全锹长56公分,重725克,锹面20×16公分,板厚1.45mm。锹刃硬度经实测与120厂68年制65式-直不相上下,可以轻松磕豁新版205。
                      与后来的标准版相比,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锹尖,因为后期的全部改为“纯圆头”了。另外,木柄直接镶入锹裤后再用螺钉固定,木柄与锹裤结合处齐平,且柄材为上好的楸木,相比于后来标准版的柞木或榉木等柄材更加结实耐用。下面是早期版与标准版的对比:







                    IP属地:重庆11楼2017-02-15 18:56
                    收起回复
                      本帖中的照片与文字均系本人原创,未经允许望勿转发使用。谢谢!


                      IP属地:重庆12楼2017-02-15 18:58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7-02-15 18:59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7-02-15 19:00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2-15 19:01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此文含金量极高!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7-02-15 19: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