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吧 关注:40,314贴子:191,517
  • 26回复贴,共1
不倒翁冯道死了,通鉴为此大发议论:
庚申,太师、中书令瀛文懿王冯道卒。道少以孝谨知名,唐庄宗世始贵显,自是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为人清俭宽弘,人莫测其喜愠,滑稽多智,浮沉取容,尝著《长乐老叙》,自述累朝荣遇之状,时人往往以德量推之。
  欧阳修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况为大臣而无廉耻,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皆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其人哉?得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能致之欤?予尝闻五代时有王凝者,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一子尚幼,妻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于旅舍,主人不纳。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恸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所执邪!”即引斧自断其臂,见者为之嗟泣。开封尹闻之,白其事于朝,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臣光曰:天地设位,圣人则之,以制礼立法,内有夫妇,外有君臣。妇之从夫,终身不改;臣之事君,有死无贰。此人道之大伦也。苟或废之,乱莫大焉!范质称冯道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朝代迁贸,人无间言,屹若巨山,不可转也。臣愚以为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纴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大节如此,虽有小善,庸足称乎!或以为自唐室之亡,群雄力争,帝王兴废,远者十馀年,近者四三年,虽有忠智,将若之何!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岂得独罪道哉!臣愚以为忠臣忧公如家,见危致命,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智士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或灭迹山林,或优游下僚。今道尊宠则冠三师,权任则首诸相,国存则依违拱嘿,窃位素餐,国亡则图全苟免,迎谒劝进。君则兴亡接踵,道则富贵自如,兹乃奸臣之尤,安得与他人为比哉!或谓道能全身远害于乱世,斯亦贤已。臣谓君子有杀身成仁,无求生害仁,岂专以全身远害为贤哉!然则盗跖病终而子路醢。果谁贤乎?抑此非特道之愆也,时君亦有责焉,何则?不正之女,中士羞以为家;不忠之人,中君羞以为臣。彼相前朝,语其忠则反君事仇,语其智则社稷为墟。后来之君,不诛不弃,乃复用以为相,彼又安肯尽忠于我而能获其用乎!故曰:非特道之愆,亦时君之责也!


1楼2017-02-18 22:18回复
    支持司马温公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2-18 22:23
    收起回复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政坛不倒翁不是吹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2-18 22:35
      回复
        冯老先生活了72岁,从后唐庄宗开始显贵,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为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出力,还向辽太宗称臣,总在将相、三公、三师的位置上打转。在位期间没见他提过什么意见和建议,可真是个标准的琉璃蛋,滑得苍蝇落到他头上都得摔断腿。
        可这么多皇帝都那么欣赏他,说明他应该还是很有能些耐的,否则怎么可能跟谁都合作那么好。到了后周,因为后晋治的传国宝被契丹主德光带走了,于是就重新治“皇帝受命之宝”和“皇帝神宝”两印宝,宝文就是由冯道书写的。
        不过欧阳修和司马光对他没什么好感,一个骂他“可谓无廉耻者矣”,一个说他“兹乃奸臣之尤”,比他为“不正之女,中士羞以为家“。司马光那么多“臣光曰“公然开骂的还真少见。可见对他烦透了。


        4楼2017-02-18 22:51
        收起回复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鉴,可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2-18 22:55
          回复
            世宗闻北汉主入寇,欲自将兵御之,………………冯道固争之,帝曰:“昔唐太宗定天下,未尝不自行,朕何敢偷安!”道曰:“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帝曰:“以吾兵力之强,破刘崇如山压卵耳!”道曰:“未审陛下能为山否?”帝不悦。……


            6楼2017-02-18 23:00
            收起回复
              吃的什么饭,该拼命的时候可不能含糊。不要学现在。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2-18 23:20
              回复
                不管你的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2-19 00:05
                回复
                  事未经历不知难,他能活得这么坚挺也是奇迹了,话说回来,以下克上虎狼林立的乱世,冯道这种文人相公也只是位尊权轻,军阀们自己手下都搞不掂,哪有多余的空间让他腾挪。
                  要求一个人舍身不顾有点强人所难,历事几主也不觉得能说什么,但是洋洋自得编《长乐老叙》就是作死招黑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2-19 02:21
                  收起回复
                    冯道 这种人早已有之。
                    汉末三国时期的许靖,不是说这货有什么能耐,如法正所说:有虚名而无实际才德的人,指的就是许靖。 刘备虽然鄙视许靖,但法正说,这种人还是得用,虽然他们是徒有虚名,但大家已经认可了,不用对自己不利,我们不可能挨家挨户的去向大家说明许靖无德无才,空有虚名。 所以刘备还是用了,后来许靖还当了司徒。
                    许靖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后来又受刘璋的邀请入蜀,刘璋快完蛋的时候,又要翻墙去投靠刘备,刘备极其鄙视这货,但没办法啊。
                    冯道,许靖一类人,确实无德无才。
                    但正如诸葛亮所说:许靖的名声高,我们不能失去他,借其名可以轰动全国。
                    如果以一般人的标准,要求冯道,许靖,那当然没问题。
                    反正,总不能说这两货高风亮节,万事楷模吧。


                    10楼2017-02-19 09:43
                    回复
                      一個人常轉換很多工作,新公司的主管能因為來應徵的新員工以前轉換過很多工作,而選擇一概都不錄用嗎?


                      IP属地:中国台湾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7-02-19 10:11
                      收起回复
                        “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这就是个伪命题。耶律德光打进中原,长乐佬望尘而拜,当然不会有事。只是那些惨死的无辜百姓怎么立身?


                        IP属地:甘肃12楼2017-02-19 10:59
                        回复
                          不知欧阳修、司马光如何看待赵匡胤(为人臣固然不宜评价其主,但内心总该有点想法)。


                          IP属地:广西13楼2017-02-19 21:21
                          收起回复
                            通俗点说:女人被别人用过十几次后,你还娶不娶?娶的话说明资源少了,物以稀为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2-21 1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