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iBasso是从一台叫DX100的“国砖”开始,作为国内首款使用ES9018S解码芯片并搭载安卓系统的随身播放器,在当时来看,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背后这个叫做iBasso的国产品牌也随之深深的烙进了我心里。无奈当时刚毕业的我囊中羞涩,遗憾的与DX100擦肩而过,当有经济实力“娶她回家”的时候,才发现她已经停产多时……之后的几年时间,iBasso似乎将精力全部投入了中端市场,传闻中的新一代旗舰DX200迟迟不见踪影。直到去年底无意间,看到论坛中DX200开始预定的消息,让我着实激动不已,遂第一时间做了预定,也就有了下面这篇拙文。

硬件配置:
DX200作为iBasso的扛鼎之作,最让人意外的是解码部分使用了两颗ES9028Pro,要知道在随身播放器中,号称最强国砖的HM-901也仅使用了两片ES9018。有朋友可能会质疑这么做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双声道,双DAC分离的架构的确能带来更优秀的指标,给越来越流行的平衡输出带来更好的表现打下基础。同时,双晶振、XMOS USB芯片、可更换耳放模块设计的加入,也进一步提高了DX200的可玩性,为DX200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DX200作为一款音频播放器,出人意料的使用了安卓6.0.1操作系统,并搭载了RK3368+2G运存+可扩展64G存储+4400mA电池的配置(对与播放器来说),虽比不上中高端安卓手机,但足以支撑DX200系统流畅运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外观设计与配件:
DX200机身采用了铝合金CNC工艺,正面嵌入了一块4.2寸720P全贴合屏幕,这块屏幕色温略微偏暖,显示效果清晰锐利且亮度较高,处于目前“国砖”队伍的第一梯队。背面顶部使用工程塑料作为wifi信号溢出,机身左侧为TF扩展槽,右侧采用“护臂”设计,嵌入了电源、播放快捷键、音量旋钮,在确保机器操作便捷的同时,避免了音量旋钮的误操作。机器顶部、底部则分布有SPDFI、Type-C、Lo、Po、Bal这些常用接口。笔者手上这台做工较为扎实,外观上未发现明显的瑕疵,唯一的遗憾是“小金标”的缺失,让DX200少了几分逼格。



配件方面DX200则延续了iBasso一贯的传统,皮套+煲机线+同轴线+数据线的搭配虽算不上豪华,但也够用,遗憾的是充电器的缺失,会让习惯于“手机”类产品的消费者有点疑惑。

系统体验:
DX200内置两套操作系统——安卓6.0.1(体验接近原生)及“祖传”mango纯音系统。在1.3.60版固件下,安卓系统的体验较初期版本有了质的提升,操作流畅,应用启动飞快,常用的音频APP都能在避免SRC的同时成功调用两颗ES9028Pro解码,即使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些在线APP都能输出较为优秀的声音。值得一提的是,安卓下iBasso也提供了一款《mango player》播放器,界面和mango纯音系统基本相同,可通过左右滑动切换曲库、播放界面、设置选项,操作方便流畅。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设置选项中,除了均衡器、增益切换、声道平衡等功能外多了一组多达7个选项的“数字滤波”选项。经笔者尝试,不同的数字滤波选项下,声音会略有不同,例如:快速衰减声音会更干净通透,慢速则声音更温润一点。当然mango player也并不完美,曲库搜索功能的缺失,会对歌曲较多的朋友造成一些困扰。
mango纯音系统据说能提供更加优秀的音质,但由于笔者木耳再加上目前mango系统操作并不流畅,笔者就不赘述了。

主观听感:
DX200目前搭载的是AMP1平衡耳放卡,单端和平衡输出声音表现有些许不同,考虑到单端部分驱动能力有限,在主观听感中,笔者的听感建立在目前较为热门的DK-3001、黑黄鹂、IE800、fx850作为耳塞上,头戴部分则选择了MDR-1A、X1等作为参考。其中DK-3001、fx850用作平衡对比。

整体风格:单端输出(PO)下DX200的解析良好,声底纯净、细腻且有着较高的密度,声场规模虽算不上宏大,但也称的上规整。略微偏暖、蓬松的听感十分的耐听,完全没有老一代国砖“干、冷、硬、冲”的问题。不足则是瞬态表现并不算出彩,在听交响乐时会缺少一些酣畅淋漓的感觉。DX200的PO口在搭配大多数低阻高敏的耳塞都能获得不错的声音表现,但遇到如GR07C,PK1这类阻抗较高的耳塞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解析力、声场规模、动态表现都差强人意。搭配大多数的头戴耳机也是如此,笔者身边的便携头戴DX200都能驱动的虎虎生风,但相反的,一些如单端HD600、Q701之类传统意义上的大耳机,目前耳放卡下并不建议尝试。
相较表现中规中矩的单端输出(PO),平衡输出(BAL)则要优秀的多。更高的声音分离度带来的第一感觉就是解析进一步的提高,声音密度大幅增加、声场扩大,结像也随之变的更加准确。如果说之前PO下是在录音室听歌手随着合成伴奏演唱,BAL下则是歌手在一个有着现场乐团伴奏的剧院为你倾情吟唱,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每一个音符都能直击你的心灵。相较驱动力平平的PO,BAL的驱动力则强悍很多,笔者手头的平衡DK-3001、fx850均能表现的无可挑剔。

高频表现:DX200在PO下的高频表现较为松弛细腻,虽然不缺解析力,但极高频还是有些许延展不够的感觉,在听小提琴、钢琴等乐器演奏时,总会觉得总差那么一点点。但相对来说,这种风格高频换来的则是更加轻松舒适的听感。
DX200在平衡输出下,整个高频表现较PO下会有更好的层次感,解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保留细腻听感的同时,之前那种松弛的听感被削弱,变得凌厉起来。
中频表现:DX200有着较好的中频厚度,相较于L5Pro清淡骨干的中频,DX200在演绎人声时显得更加丰满细腻。略微偏暖、松弛的的中频在搭配IE800这种中频凹陷的耳塞有奇特的效果!在平衡输出下,中频则会更偏中性,少了几分之前的单端输出下的松弛,变得中正起来。
低频表现:DX200的低频有着良好的解析力,能量感、下潜、弹性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在单端输出搭配黑黄鹂时,能极好的收紧黑黄鹂为人诟病的过散的低频。而平衡输出口则能进一步提升低频下潜及速度,fx850单端下的低频总会让人觉得慢半拍,而更换到平衡输出后,低频立马变得干净利落。

总结:
DX200现阶段的声音可以用“小家碧玉、温润耐听”八个字来形容,虽没有什么短板,但也不能让人彻底为之折服。咎其原因,则是AMP1这块耳放卡,并没能完全释放出DX200的潜力,正如HIFIMAN初期HM-901搭配的耳放卡一样,略微有些平庸。相信随着后续耳放卡的跟进,DX200终究能展现出其因有的实力,将新一代“国砖”的最终形态完美的展现给广大烧友。

硬件配置:
DX200作为iBasso的扛鼎之作,最让人意外的是解码部分使用了两颗ES9028Pro,要知道在随身播放器中,号称最强国砖的HM-901也仅使用了两片ES9018。有朋友可能会质疑这么做的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双声道,双DAC分离的架构的确能带来更优秀的指标,给越来越流行的平衡输出带来更好的表现打下基础。同时,双晶振、XMOS USB芯片、可更换耳放模块设计的加入,也进一步提高了DX200的可玩性,为DX200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DX200作为一款音频播放器,出人意料的使用了安卓6.0.1操作系统,并搭载了RK3368+2G运存+可扩展64G存储+4400mA电池的配置(对与播放器来说),虽比不上中高端安卓手机,但足以支撑DX200系统流畅运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外观设计与配件:
DX200机身采用了铝合金CNC工艺,正面嵌入了一块4.2寸720P全贴合屏幕,这块屏幕色温略微偏暖,显示效果清晰锐利且亮度较高,处于目前“国砖”队伍的第一梯队。背面顶部使用工程塑料作为wifi信号溢出,机身左侧为TF扩展槽,右侧采用“护臂”设计,嵌入了电源、播放快捷键、音量旋钮,在确保机器操作便捷的同时,避免了音量旋钮的误操作。机器顶部、底部则分布有SPDFI、Type-C、Lo、Po、Bal这些常用接口。笔者手上这台做工较为扎实,外观上未发现明显的瑕疵,唯一的遗憾是“小金标”的缺失,让DX200少了几分逼格。



配件方面DX200则延续了iBasso一贯的传统,皮套+煲机线+同轴线+数据线的搭配虽算不上豪华,但也够用,遗憾的是充电器的缺失,会让习惯于“手机”类产品的消费者有点疑惑。

系统体验:
DX200内置两套操作系统——安卓6.0.1(体验接近原生)及“祖传”mango纯音系统。在1.3.60版固件下,安卓系统的体验较初期版本有了质的提升,操作流畅,应用启动飞快,常用的音频APP都能在避免SRC的同时成功调用两颗ES9028Pro解码,即使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些在线APP都能输出较为优秀的声音。值得一提的是,安卓下iBasso也提供了一款《mango player》播放器,界面和mango纯音系统基本相同,可通过左右滑动切换曲库、播放界面、设置选项,操作方便流畅。比较有意思的是,在设置选项中,除了均衡器、增益切换、声道平衡等功能外多了一组多达7个选项的“数字滤波”选项。经笔者尝试,不同的数字滤波选项下,声音会略有不同,例如:快速衰减声音会更干净通透,慢速则声音更温润一点。当然mango player也并不完美,曲库搜索功能的缺失,会对歌曲较多的朋友造成一些困扰。
mango纯音系统据说能提供更加优秀的音质,但由于笔者木耳再加上目前mango系统操作并不流畅,笔者就不赘述了。

主观听感:
DX200目前搭载的是AMP1平衡耳放卡,单端和平衡输出声音表现有些许不同,考虑到单端部分驱动能力有限,在主观听感中,笔者的听感建立在目前较为热门的DK-3001、黑黄鹂、IE800、fx850作为耳塞上,头戴部分则选择了MDR-1A、X1等作为参考。其中DK-3001、fx850用作平衡对比。

整体风格:单端输出(PO)下DX200的解析良好,声底纯净、细腻且有着较高的密度,声场规模虽算不上宏大,但也称的上规整。略微偏暖、蓬松的听感十分的耐听,完全没有老一代国砖“干、冷、硬、冲”的问题。不足则是瞬态表现并不算出彩,在听交响乐时会缺少一些酣畅淋漓的感觉。DX200的PO口在搭配大多数低阻高敏的耳塞都能获得不错的声音表现,但遇到如GR07C,PK1这类阻抗较高的耳塞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解析力、声场规模、动态表现都差强人意。搭配大多数的头戴耳机也是如此,笔者身边的便携头戴DX200都能驱动的虎虎生风,但相反的,一些如单端HD600、Q701之类传统意义上的大耳机,目前耳放卡下并不建议尝试。
相较表现中规中矩的单端输出(PO),平衡输出(BAL)则要优秀的多。更高的声音分离度带来的第一感觉就是解析进一步的提高,声音密度大幅增加、声场扩大,结像也随之变的更加准确。如果说之前PO下是在录音室听歌手随着合成伴奏演唱,BAL下则是歌手在一个有着现场乐团伴奏的剧院为你倾情吟唱,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每一个音符都能直击你的心灵。相较驱动力平平的PO,BAL的驱动力则强悍很多,笔者手头的平衡DK-3001、fx850均能表现的无可挑剔。

高频表现:DX200在PO下的高频表现较为松弛细腻,虽然不缺解析力,但极高频还是有些许延展不够的感觉,在听小提琴、钢琴等乐器演奏时,总会觉得总差那么一点点。但相对来说,这种风格高频换来的则是更加轻松舒适的听感。
DX200在平衡输出下,整个高频表现较PO下会有更好的层次感,解析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在保留细腻听感的同时,之前那种松弛的听感被削弱,变得凌厉起来。
中频表现:DX200有着较好的中频厚度,相较于L5Pro清淡骨干的中频,DX200在演绎人声时显得更加丰满细腻。略微偏暖、松弛的的中频在搭配IE800这种中频凹陷的耳塞有奇特的效果!在平衡输出下,中频则会更偏中性,少了几分之前的单端输出下的松弛,变得中正起来。
低频表现:DX200的低频有着良好的解析力,能量感、下潜、弹性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在单端输出搭配黑黄鹂时,能极好的收紧黑黄鹂为人诟病的过散的低频。而平衡输出口则能进一步提升低频下潜及速度,fx850单端下的低频总会让人觉得慢半拍,而更换到平衡输出后,低频立马变得干净利落。

总结:
DX200现阶段的声音可以用“小家碧玉、温润耐听”八个字来形容,虽没有什么短板,但也不能让人彻底为之折服。咎其原因,则是AMP1这块耳放卡,并没能完全释放出DX200的潜力,正如HIFIMAN初期HM-901搭配的耳放卡一样,略微有些平庸。相信随着后续耳放卡的跟进,DX200终究能展现出其因有的实力,将新一代“国砖”的最终形态完美的展现给广大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