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兵役登记工作开始啦!
根据新华社消息,从1月10日开始,网上兵役登记、应征报名和政策咨询工作已在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全面展开。
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7岁未满18岁的男性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本人自愿应征的,也可进行登记报名。
已经进行过兵役登记,有参军意向的可直接参加网上应征报名。
每年兵役登记时间:1月1日 至 6月30日。
应征报名时间:1月10日 至 8月5日
1
进行兵役登记了就一定会当兵吗?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于兵役登记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只要在网上进行兵役登记了,就要去当兵,这是不对的。
进行兵役登记只是第一步,登记过后,乡镇、街道会进行初步审查,来确定应服兵役、免服兵役和不得服兵役的人员,报县(区、市)兵役机关批准后,其中合格的才能正式成为应征公民。
国家进行兵役登记,一方面是为征兵工作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是为了全面摸清18—24岁的男性公民总体情况,调查战争动员潜力,以备战时之需。
注意:兵役登记对象只是男青年,女青年不需要进行兵役登记的。
先来看一则关于兵役登记的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二章 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在当年六月三十日以前,按照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的安排,进行兵役登记。经兵役登记并初步审查合格的,称应征公民。
近日,记者从省征兵办了解到,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卫计委、省征兵办联合印发了《福建省兵役登记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办法》明确,兵役登记的对象为辖区内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含在我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大学生)。“虽然进行兵役登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到部队服现役,但兵役登记具有强制性。符合条件而拒不登记的公民,有可能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还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登记后要到户籍地现场确认核验
记者了解到,《办法》明确了兵役登记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时间安排、实施程序、职能分工、法律责任等内容。
《办法》指出,兵役登记是对符合服兵役年龄的公民进行的注册管理,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兵役工作制度,目的是掌握适龄公民数质量及分布情况,摸清适龄公民的政治、身体和文化状况,依法确定应征、免征、缓征、不得征集等结论,并从中选定预征对象,为年度征兵工作做好准备。
《办法》明确,兵役登记的对象为辖区内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含在我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兵役登记每年1月1日开始,6月30日结束。符合兵役登记条件的适龄公民,登录“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进行兵役登记,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普通高校在校生可在学校所在地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
福建实行兵役登记查验制度
《办法》规定,本省对适龄公民实行兵役登记情况查验制度。普通高等学校在办理新生入学登记手续及进行在校生学年学籍电子注册时,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毕业离校时,有关部门在办理公民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出国(境)手续等相关手续时,应当查验适龄公民兵役登记情况,未进行登记的,应提示督促其依法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并通报县级兵役机关。
《办法》同时指出,符合兵役登记条件的男性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强制其参加兵役登记,并依据《兵役法》和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解读
不进行兵役登记
今后或办不了身份证
不参军就没必要进行兵役登记?什么是兵役登记?兵役登记要履行什么手续?不进行兵役登记会有什么后果?就“兵役登记”这个新概念带来的新问题,《办法》的印发单位做了解释。
什么是兵役登记?
兵役登记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兵役工作制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到部队服现役,而是国家依法对适龄公民进行登记注册管理的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规的规定,今年兵役登记的对象为2017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当年年满17周岁未满18周岁的男性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本人自愿的也可参加兵役登记。兵役登记时可申请应征报名,也可申请暂缓应征。兵役登记只针对适龄男青年。
不想参军可否不进行兵役登记?
无论参不参军,适龄男性公民都应按时进行登记或核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兵役登记有什么具体程序?
适龄青年自行登录“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经实名注册后,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即可进行登记。登记后下载打印《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并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毕(肄)业证(学历证明)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
普通高校在校生可在学校所在地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各乡镇、街道和高校一般都会设立固定兵役登记站,接收适龄男性青年登记表格。兵役机关将根据现场目测初审情况和本人入伍意愿,依法作出应征、缓征、免征、不得征集等结论,经审批备案后,在兵役登记结束20日内发给本人《四川省公民兵役证》。
我省对兵役登记情况怎么查验?
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兵役机关发放的《四川省公民兵役证》;二是网上下载打印的《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三是适龄青年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现场登录“全国征兵网”出示兵役登记情况。
从今年起,兵役机关会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本地区适龄公民的名单和个人基本信息,对兵役登记情况进行全面筛查,将拒不履行兵役登记义务的适龄青年名单抄告有关部门,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后果一
拿到福建高校入学通知书,却入不了校。
小编从福建省征兵办公室了解到,从去年起,福建88所高校新生报到入学,必须检查《兵役登记证》。

当然福建各高校未雨绸缪,在寄发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已经书面告知了录取新生兵役登记的具体要求。此前已经进入高校就读,但尚未进行兵役登记的,一律补办。
《福建省征兵工作条例》
第二章 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在录(聘)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招生、办理出国出境手续时,应当查验适龄公民的兵役登记证;对未办理兵役登记的,应当督促其履行登记手续,并通知兵役机关。
后果二
无法进入国家公职人员队伍
福建本地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录用、聘用职工时,会查验公民的兵役登记证,如果你恰好是适龄应征期间,却又未进行兵役登记的,不好意思,该单位无法录用你。小伙伴们,看看,不进行兵役登记连工作都不好找。

后果三
无法出国出境
福建公民在办理出国出境手续的时候,除了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公安部门会要求出示兵役登记证,未办理兵役登记证的,公安部门不会为你办理出国出境手续,也就是说你拿不到护照。

后果四
进入诚信黑名单
近年内,福建省诚信体系建设正逐步推开,在不久的将来,适龄却未进行兵役登记的公民将进入诚信黑名单,无法进行正常的驾照考取、银行借贷、火车飞机票预定等服务,极大影响生活便利。(下步将要实行)

后果五
罚款
《福建省征兵工作条例》
第六章 第三十二条 适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征兵体格检查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强制其进行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说了这么多,那些已经达到年龄(18—22岁及高校毕业生小于24岁)却还没有进行兵役登记的童鞋紧张了吧?

你看,全国征兵网发布的消息《2017年征兵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一文中就指出了,“要严密组织兵役登记,6月30日前完成兵役登记任务,2016年未登记的必须全部补登”。
注意
登记过的也别忘了,每年要进行更新核验
可能还有人会问,我去年18岁已经进行过兵役登记了,今年还要进行兵役登记吗?

要的,每年要到全国征兵网更新一次个人数据,有条件的每年还要到所在乡镇、街道对《兵役登记证》进行核验盖章,每年更新一次直到不符合应征条件为止,比如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及以下学历的一直要更新到22岁,高等院校毕业生要更新到24岁。
在福建兵役登记都有哪些要求?
请看2014年修订的《福建省征兵工作条例》
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条 适龄公民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通知要求,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填写《兵役登记表》;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兵役登记站登记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代为登记。适龄公民在履行兵役登记手续时应当如实反映本人情况。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的时间应当视为出勤。
第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适龄公民兵役登记情况,依法确定应服兵役、免服兵役和不得服兵役的人员,并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批准后,发给适龄公民兵役登记证;对选定的当年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寄发预定征集公民通知书。

兵役登记证由适龄公民自行保管,不得转借、涂改和伪造,遗失的应当及时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发;变更户籍时,应当及时到发证机关办理兵役登记变更手续。
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在录(聘)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招生、办理出国出境手续时,应当查验适龄公民的兵役登记证;对未办理兵役登记的,应当督促其履行登记手续,并通知兵役机关。



阅
根据新华社消息,从1月10日开始,网上兵役登记、应征报名和政策咨询工作已在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全面展开。
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7岁未满18岁的男性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本人自愿应征的,也可进行登记报名。
已经进行过兵役登记,有参军意向的可直接参加网上应征报名。
每年兵役登记时间:1月1日 至 6月30日。
应征报名时间:1月10日 至 8月5日
1
进行兵役登记了就一定会当兵吗?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于兵役登记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只要在网上进行兵役登记了,就要去当兵,这是不对的。
进行兵役登记只是第一步,登记过后,乡镇、街道会进行初步审查,来确定应服兵役、免服兵役和不得服兵役的人员,报县(区、市)兵役机关批准后,其中合格的才能正式成为应征公民。
国家进行兵役登记,一方面是为征兵工作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另一方面是为了全面摸清18—24岁的男性公民总体情况,调查战争动员潜力,以备战时之需。
注意:兵役登记对象只是男青年,女青年不需要进行兵役登记的。
先来看一则关于兵役登记的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二章 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兵役登记制度。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都应当在当年六月三十日以前,按照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兵役机关的安排,进行兵役登记。经兵役登记并初步审查合格的,称应征公民。
近日,记者从省征兵办了解到,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卫计委、省征兵办联合印发了《福建省兵役登记实施办法》(下称《办法》)。《办法》明确,兵役登记的对象为辖区内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含在我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大学生)。“虽然进行兵役登记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到部队服现役,但兵役登记具有强制性。符合条件而拒不登记的公民,有可能受到行政处罚,严重的还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登记后要到户籍地现场确认核验
记者了解到,《办法》明确了兵役登记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时间安排、实施程序、职能分工、法律责任等内容。
《办法》指出,兵役登记是对符合服兵役年龄的公民进行的注册管理,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兵役工作制度,目的是掌握适龄公民数质量及分布情况,摸清适龄公民的政治、身体和文化状况,依法确定应征、免征、缓征、不得征集等结论,并从中选定预征对象,为年度征兵工作做好准备。
《办法》明确,兵役登记的对象为辖区内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适龄公民(含在我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兵役登记每年1月1日开始,6月30日结束。符合兵役登记条件的适龄公民,登录“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进行兵役登记,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普通高校在校生可在学校所在地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
福建实行兵役登记查验制度
《办法》规定,本省对适龄公民实行兵役登记情况查验制度。普通高等学校在办理新生入学登记手续及进行在校生学年学籍电子注册时,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毕业离校时,有关部门在办理公民身份证、户口簿、驾驶证、出国(境)手续等相关手续时,应当查验适龄公民兵役登记情况,未进行登记的,应提示督促其依法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并通报县级兵役机关。
《办法》同时指出,符合兵役登记条件的男性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强制其参加兵役登记,并依据《兵役法》和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解读
不进行兵役登记
今后或办不了身份证
不参军就没必要进行兵役登记?什么是兵役登记?兵役登记要履行什么手续?不进行兵役登记会有什么后果?就“兵役登记”这个新概念带来的新问题,《办法》的印发单位做了解释。
什么是兵役登记?
兵役登记是法律规定的一项兵役工作制度,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到部队服现役,而是国家依法对适龄公民进行登记注册管理的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等法规的规定,今年兵役登记的对象为2017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当年年满17周岁未满18周岁的男性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本人自愿的也可参加兵役登记。兵役登记时可申请应征报名,也可申请暂缓应征。兵役登记只针对适龄男青年。
不想参军可否不进行兵役登记?
无论参不参军,适龄男性公民都应按时进行登记或核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兵役登记有什么具体程序?
适龄青年自行登录“全国征兵网”(http://www.gfbzb.gov.cn)经实名注册后,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即可进行登记。登记后下载打印《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并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毕(肄)业证(学历证明)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
普通高校在校生可在学校所在地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各乡镇、街道和高校一般都会设立固定兵役登记站,接收适龄男性青年登记表格。兵役机关将根据现场目测初审情况和本人入伍意愿,依法作出应征、缓征、免征、不得征集等结论,经审批备案后,在兵役登记结束20日内发给本人《四川省公民兵役证》。
我省对兵役登记情况怎么查验?
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兵役机关发放的《四川省公民兵役证》;二是网上下载打印的《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三是适龄青年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现场登录“全国征兵网”出示兵役登记情况。
从今年起,兵役机关会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本地区适龄公民的名单和个人基本信息,对兵役登记情况进行全面筛查,将拒不履行兵役登记义务的适龄青年名单抄告有关部门,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后果一
拿到福建高校入学通知书,却入不了校。
小编从福建省征兵办公室了解到,从去年起,福建88所高校新生报到入学,必须检查《兵役登记证》。

当然福建各高校未雨绸缪,在寄发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已经书面告知了录取新生兵役登记的具体要求。此前已经进入高校就读,但尚未进行兵役登记的,一律补办。
《福建省征兵工作条例》
第二章 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在录(聘)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招生、办理出国出境手续时,应当查验适龄公民的兵役登记证;对未办理兵役登记的,应当督促其履行登记手续,并通知兵役机关。
后果二
无法进入国家公职人员队伍
福建本地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录用、聘用职工时,会查验公民的兵役登记证,如果你恰好是适龄应征期间,却又未进行兵役登记的,不好意思,该单位无法录用你。小伙伴们,看看,不进行兵役登记连工作都不好找。

后果三
无法出国出境
福建公民在办理出国出境手续的时候,除了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公安部门会要求出示兵役登记证,未办理兵役登记证的,公安部门不会为你办理出国出境手续,也就是说你拿不到护照。

后果四
进入诚信黑名单
近年内,福建省诚信体系建设正逐步推开,在不久的将来,适龄却未进行兵役登记的公民将进入诚信黑名单,无法进行正常的驾照考取、银行借贷、火车飞机票预定等服务,极大影响生活便利。(下步将要实行)

后果五
罚款
《福建省征兵工作条例》
第六章 第三十二条 适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和征兵体格检查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强制其进行兵役登记和体格检查,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说了这么多,那些已经达到年龄(18—22岁及高校毕业生小于24岁)却还没有进行兵役登记的童鞋紧张了吧?

你看,全国征兵网发布的消息《2017年征兵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一文中就指出了,“要严密组织兵役登记,6月30日前完成兵役登记任务,2016年未登记的必须全部补登”。
注意
登记过的也别忘了,每年要进行更新核验
可能还有人会问,我去年18岁已经进行过兵役登记了,今年还要进行兵役登记吗?

要的,每年要到全国征兵网更新一次个人数据,有条件的每年还要到所在乡镇、街道对《兵役登记证》进行核验盖章,每年更新一次直到不符合应征条件为止,比如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及以下学历的一直要更新到22岁,高等院校毕业生要更新到24岁。
在福建兵役登记都有哪些要求?
请看2014年修订的《福建省征兵工作条例》
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十条 适龄公民应当按照兵役机关的通知要求,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兵役登记,填写《兵役登记表》;因特殊情况不能到兵役登记站登记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代为登记。适龄公民在履行兵役登记手续时应当如实反映本人情况。适龄公民参加兵役登记的时间应当视为出勤。
第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适龄公民兵役登记情况,依法确定应服兵役、免服兵役和不得服兵役的人员,并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兵役机关批准后,发给适龄公民兵役登记证;对选定的当年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寄发预定征集公民通知书。

兵役登记证由适龄公民自行保管,不得转借、涂改和伪造,遗失的应当及时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发;变更户籍时,应当及时到发证机关办理兵役登记变更手续。
有关部门或者单位在录(聘)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以及招生、办理出国出境手续时,应当查验适龄公民的兵役登记证;对未办理兵役登记的,应当督促其履行登记手续,并通知兵役机关。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