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想为一部剧、几个角色动笔的冲动了。没想到这次,是为了一部悬疑爱情剧,而且是于妈出品。原著是丁墨,这该算是她犯罪心理三部曲的巅峰之作吧。小说版不是长篇,结构、人物、案情上都有瑕疵和遗憾,但心理描写深见功底,往往戳人心扉。电视剧则在人物形象和案件设计上推陈出新不拘泥原著,可在需要细腻的心理刻画时又显得粗糙甚至生硬,一些情节上前后不够连贯。各有千秋,可能看完小说再看电视剧比较容易理解剧情和人物。
但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带给人的震撼和思考是值得细细回味的。
一、关于主题
于正这次的悬疑推理尝试是成功的,虽然不能说完美,但弥补了许多原著所没有突出的部分,也深刻思考了主题。是的,主题。我坚持认为丁墨是在写言情小说的时候一不小心,探讨了一个关于社会、人心、法律和道德的大命题。她通过T之口,问出了全剧的核心矛盾:“如果一个人的心被肮脏的东西蒙蔽,要怎么做才能让它恢复干净?”是的,如果一个人心理上出现了问题,不幸滑入堕落的深渊,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救赎呢?
当时,主角,干警韩沉是这么回答的“没有人的心是彻底干净的,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不是你选择的方式。”所谓T选择的方式,是以暴制暴,用手中的枪来裁决,以“替天行道”的名义来犯案。这种方法,也是剧中的犯罪集团——字母团的信仰。他们被社会抛弃,精神病态,却被召集起来,被教导用暴力制造死亡的方式来撕破这个虚伪的世界,用鲜血来洗刷内心的空虚和扭曲——即使,我也同情字母团的成员,但是这种延续仇恨与病态的办法显然是饮鸩止渴。字母团成员虽然抱团取暖找到了一定的认同感,但他们并没有获得救赎,反而彻底失去了被救赎的机会。毕竟他们的信仰,灵魂,精神领袖,本人也是个精神病态啊。他只能带领着他们,在黑夜中孤独地旋舞,燃烧生命直至殆尽。
是的,无法被救赎。T、E都有严重的抑郁症、L洁癖到病态,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完全错位、K的强迫症和掌控欲、R没有安全感、A的“姐姐”多么绝望。S,他的悲剧应该是最显而易见的。一开始就选错了路,死亡竟成了他们最好的结局。而看着一个个年轻人堕落,难道不是最令人唏嘘的吗。法律只能制裁罪犯,而无法拯救人心。假如这世间有一纸良方,能够给每个失足的青年正确的指引,就像A说的,如果早点有人能牵起他的手,一切都会不一样。描写这样一群人,包括那些案件,他们有多鲜活多令人印象深刻,背后就有多少作者警示与反思的良苦用心。
小说最后的结局是小姚缅怀故去的字母团,而电视剧里给了一个巧妙的暗示:署名S的素描和一个背影。但我不认为那是S起死回生了,毕竟从他的临终遗言可见是死志已决,而且也找到了遗体。那个留下素描(应该是S的遗物)和背影的人应该是小姚。但是苏眠之所以会有这种幻觉,我想于正想表达的是,苏眠希望S能够活过来,但不是作为S,也不是作为她的“哥儿们”徐司白,而是一个普通人,远远地、平静地生活下去。苏眠知道自己要维护法律和正义的尊严,但同时也真心希望世间不要有这样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即使她说她对S只有恨,可在他最终确认死亡的时候,她还是为他留了心底深藏的一丝温暖。这是苏眠的善良,也是编剧的善良。
我想这,就是拨开所有感情戏,《美人为馅》真正想要传达的。每个人都应该反省内心。请善待身边的人,多一点包容,少一点冷漠。请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请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积极的希望。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小说中的S说,最大的恐怖是人心的欲望。那么,为了不再让悲剧重演,值得我们每个人奋斗终生吧。
但总的来说,这部作品带给人的震撼和思考是值得细细回味的。
一、关于主题
于正这次的悬疑推理尝试是成功的,虽然不能说完美,但弥补了许多原著所没有突出的部分,也深刻思考了主题。是的,主题。我坚持认为丁墨是在写言情小说的时候一不小心,探讨了一个关于社会、人心、法律和道德的大命题。她通过T之口,问出了全剧的核心矛盾:“如果一个人的心被肮脏的东西蒙蔽,要怎么做才能让它恢复干净?”是的,如果一个人心理上出现了问题,不幸滑入堕落的深渊,要怎么做才能得到救赎呢?
当时,主角,干警韩沉是这么回答的“没有人的心是彻底干净的,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不是你选择的方式。”所谓T选择的方式,是以暴制暴,用手中的枪来裁决,以“替天行道”的名义来犯案。这种方法,也是剧中的犯罪集团——字母团的信仰。他们被社会抛弃,精神病态,却被召集起来,被教导用暴力制造死亡的方式来撕破这个虚伪的世界,用鲜血来洗刷内心的空虚和扭曲——即使,我也同情字母团的成员,但是这种延续仇恨与病态的办法显然是饮鸩止渴。字母团成员虽然抱团取暖找到了一定的认同感,但他们并没有获得救赎,反而彻底失去了被救赎的机会。毕竟他们的信仰,灵魂,精神领袖,本人也是个精神病态啊。他只能带领着他们,在黑夜中孤独地旋舞,燃烧生命直至殆尽。
是的,无法被救赎。T、E都有严重的抑郁症、L洁癖到病态,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完全错位、K的强迫症和掌控欲、R没有安全感、A的“姐姐”多么绝望。S,他的悲剧应该是最显而易见的。一开始就选错了路,死亡竟成了他们最好的结局。而看着一个个年轻人堕落,难道不是最令人唏嘘的吗。法律只能制裁罪犯,而无法拯救人心。假如这世间有一纸良方,能够给每个失足的青年正确的指引,就像A说的,如果早点有人能牵起他的手,一切都会不一样。描写这样一群人,包括那些案件,他们有多鲜活多令人印象深刻,背后就有多少作者警示与反思的良苦用心。
小说最后的结局是小姚缅怀故去的字母团,而电视剧里给了一个巧妙的暗示:署名S的素描和一个背影。但我不认为那是S起死回生了,毕竟从他的临终遗言可见是死志已决,而且也找到了遗体。那个留下素描(应该是S的遗物)和背影的人应该是小姚。但是苏眠之所以会有这种幻觉,我想于正想表达的是,苏眠希望S能够活过来,但不是作为S,也不是作为她的“哥儿们”徐司白,而是一个普通人,远远地、平静地生活下去。苏眠知道自己要维护法律和正义的尊严,但同时也真心希望世间不要有这样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即使她说她对S只有恨,可在他最终确认死亡的时候,她还是为他留了心底深藏的一丝温暖。这是苏眠的善良,也是编剧的善良。
我想这,就是拨开所有感情戏,《美人为馅》真正想要传达的。每个人都应该反省内心。请善待身边的人,多一点包容,少一点冷漠。请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请无论身处何种逆境,都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积极的希望。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小说中的S说,最大的恐怖是人心的欲望。那么,为了不再让悲剧重演,值得我们每个人奋斗终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