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璇雪筠吧 关注:17贴子:513
  • 3回复贴,共1

永失我爱(Meine ewig verlorene Liebe)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来读奥匈帝国史,一时有所感触,故借日漫《黑塔利亚》之人设即兴而作,若有不当,实属无心之举,望包涵。


IP属地:浙江1楼2017-03-07 21:16回复
    悠扬的钢琴声在夕阳的余晖下从霍夫堡皇宫的某个窗口里缓缓传出,清澈而感伤,弹着钢琴的是一位带着圆形眼镜,身着奥地利传统服饰的男子,他专注于指尖流动的乐章,丝毫没有察觉黑夜已经缓缓降临。
    他是罗德里赫·埃德尔斯坦,是奥地利国家的人形载体。
    一曲弹完,他从起身来到窗前,窗台上的花瓶中插着一束盛开的红色天竺葵,那是他的妻子,伊丽莎白·海德薇莉最喜欢的花,她常会在发间佩戴这种花。那盛开的花朵如同拥有金色波浪长发和翡翠色眼眸的她一样,阳光且美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罗德里赫伸出修长白皙的手,取出一朵红色天竺葵,安静地端详着。
    他下意识地喊了声“伊莎”,想把花戴在她的鬓角,却没有人回答,唯有空旷的回音在大片大片的寂静中如潮水般涌来。他这才回过神来,原来她已经离开。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习惯了维也纳昔日的繁华与妻子的陪伴的他对这种空寂感有些恐惧,如同一罐冷水浇在身上。一股寒意蔓延全身,他猛然起身,想要逃离这空寂的房间,于是迫不及待地向外奔去,但却一个趔趄,将鼻梁上的眼镜甩了出去,发出了玻璃碎裂的声音,但这撞击声很快也随着夜色消失在无尽的空寂之中。
    罗德里赫并不在意,只是一手拿着那朵天竺葵,另一只手扶着宫殿的墙壁,缓缓地走出房间,他踟蹰着,漫无目的地走出王宫,皎洁空灵的月光照着他,在身后留下踽踽独行的影子。
    不知走了多久,他觉得有些累了,猛抬头,看见雄伟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就在眼前。
    站在金色大厅——这个维也纳最具带表性的建筑门口,他不由得一声叹息。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确定整齐无误以后,他慢慢走进去。关上厚重的门,仿佛被隔绝成两个世界,罗德里赫不由得眯起眼睛环顾四周,曾经辉煌的金色大厅,如今却是满目萧然,仿佛变了模样。
    心为何突然这样疼痛?罗德里赫不由地皱了皱眉,这种难以忍受的疼痛从心底一直蔓延到全身,令他窒息。于是他走到观众席的第一排,选择最中间的位置缓缓坐下,这是他最常坐的位置,而在他右手旁,亦曾是伊丽莎白的固定席位。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选择了一个舒适的姿势靠在椅子上,他闭上眼睛,似乎是在冥想。
    王朝的变迁,人世的无常,对他来讲早已司空见惯;生离死别与悲欢离合,他亦早已看透。他清冷高傲的外表下,是见证了无数盛衰荣辱与生离死别的淡然,只是此刻却不知为何,心中的酸涩久久地挥之不去。
    恍然忆起,今天是6月8日,1867年的今天,是他和她结合的日子,在这里,曾经举行了他和她的婚礼,在这里,他们许下了不离不弃的誓言: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
    虽然或许一开始,这种结合并不是她所愿意,也不是他所想要的,但是却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尤其是当他第一次真正发自内心地望向她美丽的眼眸时,便再不能离开视线。一望便是五十一年。
    真想一直望着她,直到永远。
    “悠久无尽的时间,使所有不明显的事物出现
    他们一旦出现,时间复又使之消失
    于是,没有什么是意料之外的,最可怕的语言和最坚硬的心灵都被它征服
    我也曾经那样坚定,如今却自觉言语变得柔弱。”
    这是他曾经读过的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作品《埃阿斯》中的一段话,这样苍凉的语言,此刻却涌入脑海,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时间的长河中,五十余年的光阴不过如同沧海一粟吧,再深刻诚挚的誓言,也终抵不过时间的流转与世事的无常;再相爱的人,到了分离的时刻,也不得不服从于历史的安排吧。或许在他人眼中,五十一年的结合不过是一场交易,但是在这场复杂的交易中,总归会有情感在其中,不管它是否被世人认可,至少它们深深地烙在历史的长卷中,永不能也不可被磨灭。这是他与她曾经共有的记忆,不是哪个人或哪种力量说抹煞便可抹煞的。
    罗德里赫想到这些,不禁唇角上扬,露出一个似有似无的浅笑。那笑容里带着些许高傲,些许轻蔑,但更多的却是坚毅。可是这种笑容却更加凸显出一直以来向世人掩饰着的那种心灵的枯竭。长久以来在他人面前不可表露与言说的痛楚,此刻,在这金色大厅的灯光下,在这种恰如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再难以掩饰与隐藏,全如流水般从心底最深处汹涌而出,肆意汪洋。
    一场醉,一场梦,曾经奥匈帝国的烈火油烹,繁华荣耀早已不再,那盛世的光芒与五彩华章也终是伴随着历史的尘埃,消散于无形之中了。
    只留下支离破碎的山河、残损的国土以及两颗千疮百孔的心。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此刻,罗德里赫又觉得有什么东西模糊了眼睛,但是并没有去管,也不想去管。他低下头,又一次端详起手中那支天竺葵,伊丽莎白曾经告诉他,红色天竺葵的花语是:你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不知不觉中,午夜的钟声又一次敲响,耳边又回荡着那天午夜,同样的钟声响起时,伊丽莎白含着泪在他耳边说的那句话:“Viszlát, szerelmem”
    再见,我的爱。
    他清楚地记得,那是1918年11月13日。
    ——————————————————————————————————————————————————
    注:Meine ewigverlorene Liebe 德语,意为永失我爱
    Indivisibiliter ac Inseparabiliter 奥匈帝国格言,拉丁文,意为不离不弃
    Viszlát, szerelmem匈牙利语,意为再见,我的爱


    IP属地:浙江2楼2017-03-07 21:2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这是我在阅读奥匈帝国简史之后构思出来的一篇文章。那天课堂上,在得知了奥匈帝国最后的结局时,我是忍不住怆然泪下的。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从心底生出的一种悲凉与沧桑的使然。
      聆听或阅读历史,不同于阅读某些文学作品,因为作者的主观态度以及文字强烈的感染力是可以带动读者的情感的,而读历史,你会发现现它是一种很客观的文字,历史的记录者是尽可能记述历史的原貌的,因为这是史家最基本的素养和要求现,因而,史书中很少夹杂个人情感在其中。在我看来,这是史书这种客观记述,在读者读罢之后所产生的种种情绪,才是更加深刻和真实的情感,也正是通过对这样文字的解读,可以更进一步地去发掘自己关于历史的感知力和领悟力。
      这就是历史的感觉。
      转回来说这篇文章的正文,一共有1867个字符,而奥匈帝国正是1867年成立的,加上注释,为1918个字符,而1918年是奥匈帝国覆灭的时间。这也算是本文的一个巧妙的细节设计吧。
      关于奥地利,这个邦国昔日的辉煌,哈布斯堡帝国的繁盛,在意大利独立之后实力开始逐渐削弱,想要继续它的辉煌,或者说想要让自己并不那样狼狈和黯然,并且继续控制匈牙利地区,必须做出一番退让,因而同匈牙利贵族缔结盟约,组成了二元制的国家。作为哈布斯堡帝国最后的残余,这种做法对于奥地利起初并不是多么光彩,但是奥匈帝国却仍旧给奥地利带来了荣光,并且作为欧洲传统强国和世界八大列强之一,可以继续它的帝国梦,这也是奥地利值得欣慰的。然而最终由于一战战败国力的削弱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它仍是失去了匈牙利,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此,历史是有很多遗憾在其中的,造成这种遗憾的根源在于,历史是在不断向前发现的,新生事物出现的同时,必然伴随着旧事物的衰亡。很残酷,却很真实。因为这就是历史,它是很苍凉的,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很残酷,令人心生惆怅并不由地掩面叹息。
      这篇文章很短,构思了一周,两小时写成,只为表达自己的一点很幼稚的“历史的情怀”以及很天真的执念。借用日本动漫《黑塔利亚》国家拟人的人物设定,奥地利是一位名叫罗德里赫·埃德尔斯坦的温和英俊男子,拥有奥地利传统贵族男性的修养与素质,热爱音乐和艺术,钢琴国手,文可出口成章,武能横刀策马。他的妻子是匈牙利,名为伊莉莎白·海德薇莉,拥有棕褐色的波浪长发,鬓角总带着一朵红色天竺葵,他们的结合和分离都是被迫的,但是感情是真实的,因为可以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是交易,虽然有时候爱情很脆弱,但是却不能否认它的真挚与深刻。因而可以认为,对于奥匈帝国的解体而言,是哈布斯堡帝国的悲哀,也是奥地利的悲哀,同时欢庆独立的匈牙利也应该会有一些失落在其中吧,尤其是在日后遇到种种困难的时候,或许也会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怀想过昔日作为强盛帝国一部分的荣光吧。
      所以我才会把这种帝国的悲哀,通过普通人的情感,借助拟人化的手法和设置表现出来,使它成为作为一个历史后来人和旁观者,在同样不为人知的惊鸿一瞬生出的情绪的记录。
      开贴做个记录,也算是一种念想,等年老之后回头再看,发现自己曾经还有过这样执着天真的想法时,不知道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12 21:44
      回复
        我有个同学也喜欢黑塔利亚,而且她的名字里也有个“璇”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4-04 2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