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之由来
今英德之地,由浈阳和含洭这两个古县邑的主要管辖之地演变而来。
据《后汉书.循吏.卫飒传》记载,“含洭、浈阳,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另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时“桂阳郡领县十一,内含洭、浈阳”。道光癸卯年重版的《英德县志》(以下简称:《英德县志》)内分别在“含洭”和“浈阳”之后特别注明,含洭“兼今英德及连州、阳山县地”,浈阳“兼今英德及翁源县地”。历史上,英德曾经历过州、郡、府、路等高于县级的行政区划变化,浈阳、含洭也曾几度易名。
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浈阳、含洭正式开始纳入朝廷管辖,一直隶属于不同朝代的中央政府。其行政级别大多数时期是县级,有时同属更高一级的同一行政区划,有时又分属不同的更高一级行政区划。
经五代十国的大动荡、大分裂之后,上述格局才逐渐被打破。据《英德县志》记载,“五代伪汉乾亨五年,于贞阳置英州。”
关于英州得名的具体时间和原因,众说纷纭。尽管论者各有各的不同理由和根据,但最接近历史真实的是康熙十二年版《韶州府志》所载“英、雄二州本伪汉一时所建”之说。
据载,伪汉国主刘龑立国前曾随其兄刘隐转战岭南,对其中的浈阳(今英德市)和宝昌(今南雄市)两地印象尤为深刻。为了纪念和宣扬其父子、兄弟的“英雄”战绩,也为了突出上述两地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刘龑于乾亨五年(921年)将浈阳和宝昌两地并称“英雄”二州。据《英德县志》记载,“南汉乾亨五年,割广州兴王府之浈阳县置英州。”英州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舆地纪胜》所说的“英之名始于此”,即指南汉乾亨五年刘龑将原属广州兴王府管辖的浈阳县另设为州,与当时设在韶州府宝昌县的雄州并称“英雄”二州。从此,“英州”中那个“英”字,就一直沿用至今。
而“英”字与“德”字的凝合,却是二百七十多年后的事情。
英州出现后,当时的浛洸县开始不在其管辖范围。据《英德县志》记载,“宋开宝五年,以县名犯太祖讳,改‘浛洭’为‘浛光’,隶连州。”五十二年后的宋开宝六年,才“以浛光县隶英州”。乾兴元年(1022年),“以旧县名同仁宗庙讳,改‘贞阳’曰‘真阳’”(《舆地纪胜》)后,真阳县又于宣和二年(1120年)升格为真阳郡。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真阳郡“以宁宗潜邸升英德府”,属广南东路。
浈(贞,真)阳从县到郡,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统辖浈(贞,真)阳、浛洸(光)两地的英州,则在真阳由县升郡75年后的庆元元年(1195年)“以宁宗潜邸升英德府”(《宋史.地理志》),属广南东路。
潜邸也称潜龙邸,为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前的住所或受封藩邸。南宋第四位皇帝宁宗赵扩“自藩邸绍承大统”之前,其身份只是皇子,而非太子。史载,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宋孝宗驾崩后,本应由宁宗之父光宗赵惇继位,但光宗赵惇却以病为辞,不肯主持丧礼。最后,只好由太皇太后吴氏代替光宗举行祭礼。为此,愤怒的太皇太后吴氏当场宣示光宗禅位诏,并决定改由皇子嘉王赵扩继位。赵扩为逃避不孝的罪名,登基前一再坚辞帝位。后终被强推上位,史称宁宗。
素有“仁孝之德”(光宗赵惇语)的宁宗,在位期间以遵守成法、继承传统著称,死后谥号为“仁文哲武恭孝皇帝”。一生功绩不显,但却特别重视以“仁孝之德”治天下。
史载,赵扩在封为平阳郡王之前,曾于淳熙五年(1178年)被封为英国公。英州作为其首个“潜藩”,宁宗登基后对它自然是厚爱有加。为让后世永记其以祖德受封英州之事,宁宗决定将英州的行政级别升格为“府”,并将新设之府命名为“英德府”。“英德府”的命名,颇费宁宗赵扩及当时朝廷的一番苦心:有司遍查英州受封的历史之后,把第一代“英国公”赵惟宪之父赵德芳(太祖赵匡胤第四子)“抬”了出来,取其名字中间的“德”字并将其置于“英国公”的“英”字之后,合成一个全新的“英德”府名。其用意再明显不过,一是表示宁宗不忘历代英国公的荫庇,永远铭记“沐英而起”的祖德;二是希望“英德”这个地方,从此大兴“仁孝”之风、大行“明义”之德。今英德市横石塘镇的“积庆里”古村落,据说就源自南宋时期。其村名分别选取了“福由明德积,庆自太和彰”这副对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和下联的第一个字。“积庆”既寓“明德”之意,又透露出当时社会“积善行德”、“讲信修睦”风气盛行,人们普遍追求一种和谐稳定的太平盛世出现的重要历史信息。
真阳郡升为“英德府”后,此前曾与贞阳(真阳)同属英州的浛光县自然就“后属英德府”(《英德县志》)。此后,浈(贞,真)、浛(含)两地才真正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且一直未再分开。
尽管在以后的不同历史时期,英德的行政区划仍有一些变化(如元朝英德属路或州,明洪武二年降县),但“英德”一词,经历史凝固沉淀后却至今未变。
今英德之地,由浈阳和含洭这两个古县邑的主要管辖之地演变而来。
据《后汉书.循吏.卫飒传》记载,“含洭、浈阳,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另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时“桂阳郡领县十一,内含洭、浈阳”。道光癸卯年重版的《英德县志》(以下简称:《英德县志》)内分别在“含洭”和“浈阳”之后特别注明,含洭“兼今英德及连州、阳山县地”,浈阳“兼今英德及翁源县地”。历史上,英德曾经历过州、郡、府、路等高于县级的行政区划变化,浈阳、含洭也曾几度易名。
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后,浈阳、含洭正式开始纳入朝廷管辖,一直隶属于不同朝代的中央政府。其行政级别大多数时期是县级,有时同属更高一级的同一行政区划,有时又分属不同的更高一级行政区划。
经五代十国的大动荡、大分裂之后,上述格局才逐渐被打破。据《英德县志》记载,“五代伪汉乾亨五年,于贞阳置英州。”
关于英州得名的具体时间和原因,众说纷纭。尽管论者各有各的不同理由和根据,但最接近历史真实的是康熙十二年版《韶州府志》所载“英、雄二州本伪汉一时所建”之说。
据载,伪汉国主刘龑立国前曾随其兄刘隐转战岭南,对其中的浈阳(今英德市)和宝昌(今南雄市)两地印象尤为深刻。为了纪念和宣扬其父子、兄弟的“英雄”战绩,也为了突出上述两地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刘龑于乾亨五年(921年)将浈阳和宝昌两地并称“英雄”二州。据《英德县志》记载,“南汉乾亨五年,割广州兴王府之浈阳县置英州。”英州的出现,对后世影响深远。《舆地纪胜》所说的“英之名始于此”,即指南汉乾亨五年刘龑将原属广州兴王府管辖的浈阳县另设为州,与当时设在韶州府宝昌县的雄州并称“英雄”二州。从此,“英州”中那个“英”字,就一直沿用至今。
而“英”字与“德”字的凝合,却是二百七十多年后的事情。
英州出现后,当时的浛洸县开始不在其管辖范围。据《英德县志》记载,“宋开宝五年,以县名犯太祖讳,改‘浛洭’为‘浛光’,隶连州。”五十二年后的宋开宝六年,才“以浛光县隶英州”。乾兴元年(1022年),“以旧县名同仁宗庙讳,改‘贞阳’曰‘真阳’”(《舆地纪胜》)后,真阳县又于宣和二年(1120年)升格为真阳郡。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真阳郡“以宁宗潜邸升英德府”,属广南东路。
浈(贞,真)阳从县到郡,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统辖浈(贞,真)阳、浛洸(光)两地的英州,则在真阳由县升郡75年后的庆元元年(1195年)“以宁宗潜邸升英德府”(《宋史.地理志》),属广南东路。
潜邸也称潜龙邸,为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前的住所或受封藩邸。南宋第四位皇帝宁宗赵扩“自藩邸绍承大统”之前,其身份只是皇子,而非太子。史载,绍熙五年(1194年)六月宋孝宗驾崩后,本应由宁宗之父光宗赵惇继位,但光宗赵惇却以病为辞,不肯主持丧礼。最后,只好由太皇太后吴氏代替光宗举行祭礼。为此,愤怒的太皇太后吴氏当场宣示光宗禅位诏,并决定改由皇子嘉王赵扩继位。赵扩为逃避不孝的罪名,登基前一再坚辞帝位。后终被强推上位,史称宁宗。
素有“仁孝之德”(光宗赵惇语)的宁宗,在位期间以遵守成法、继承传统著称,死后谥号为“仁文哲武恭孝皇帝”。一生功绩不显,但却特别重视以“仁孝之德”治天下。
史载,赵扩在封为平阳郡王之前,曾于淳熙五年(1178年)被封为英国公。英州作为其首个“潜藩”,宁宗登基后对它自然是厚爱有加。为让后世永记其以祖德受封英州之事,宁宗决定将英州的行政级别升格为“府”,并将新设之府命名为“英德府”。“英德府”的命名,颇费宁宗赵扩及当时朝廷的一番苦心:有司遍查英州受封的历史之后,把第一代“英国公”赵惟宪之父赵德芳(太祖赵匡胤第四子)“抬”了出来,取其名字中间的“德”字并将其置于“英国公”的“英”字之后,合成一个全新的“英德”府名。其用意再明显不过,一是表示宁宗不忘历代英国公的荫庇,永远铭记“沐英而起”的祖德;二是希望“英德”这个地方,从此大兴“仁孝”之风、大行“明义”之德。今英德市横石塘镇的“积庆里”古村落,据说就源自南宋时期。其村名分别选取了“福由明德积,庆自太和彰”这副对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和下联的第一个字。“积庆”既寓“明德”之意,又透露出当时社会“积善行德”、“讲信修睦”风气盛行,人们普遍追求一种和谐稳定的太平盛世出现的重要历史信息。
真阳郡升为“英德府”后,此前曾与贞阳(真阳)同属英州的浛光县自然就“后属英德府”(《英德县志》)。此后,浈(贞,真)、浛(含)两地才真正有机地融合到了一起,且一直未再分开。
尽管在以后的不同历史时期,英德的行政区划仍有一些变化(如元朝英德属路或州,明洪武二年降县),但“英德”一词,经历史凝固沉淀后却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