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今天是陈赓将军的祭日,让我们一起去纪念堂为他献上一束花,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深深的怀念吧!
文韬武略一代名将
陈赓从1916年入湘军当兵,参加爱国运动,开始了文韬武略的一生。
他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
1926年秋,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初回国。8月参加南昌起义,到贺龙部队任营长。失败后,由香港转赴上海。1928年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
他曾在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强占皎平渡渡口,使第一方面军得以顺利渡过金沙江。到陕北后任第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斗。
在解放战争中,他曾任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横渡长江,解放南昌。执行远距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进军广东追歼逃敌,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部的海上退路,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歼敌4万余人。
陈赓(中)1943年在延安党校与莫文华(右)、陈郁在一起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1952年6月回国,筹办并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培养国防科技人才。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8年9月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3月16日因心肌梗塞复发在上海去逝,享年58岁。
陈赓家风:绝不允许子女撒谎
陈赓特别怜爱孩子,而且毫不掩饰,尤其不愿意听孩子哭。在家里,孩子们只要哭了闹了,一般目的都能达到。他不仅爱自己的孩子,对别的孩子也倾注了很多的爱。他生前曾收留了很多烈士子女。
因此,说起父亲,陈赓的儿子陈知建与女儿陈知进都不约而同形容他是“标准的‘慈父’”。陈知进说:“我们家的孩子很多,烈士子弟、国民党起义将领的孩子,还有外地来的孩子都住在我们家,爱怎么闹就怎么闹,我们可以把猫放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生气。”
陈赓(第二排右一)与家人在一起
尽管疼爱孩子,但陈赓绝不允许儿女滋长一丁点特权思想。他和妻子不让孩子上干部子弟学校,而鼓励他们凭自己的本领考上社会上最好的学校。
陈赓绝不允许子女们说谎,他曾因为别人对他撒了谎而大怒。女儿陈知进说:“父亲发起脾气,那真是雷霆万钧之势,一拍桌子墨盒都跳起来了”。
在陈知进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位堂哥跟他们住一块。那时,念高中的堂哥在学校担任了学生会的文体部长,由于学校的工作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有一次考试后,堂哥有一门功课只得了2分。堂哥知道在陈赓面前交不了差,于是,他就在成绩册上把“2”改成了“4”,再拿给陈赓看。
陈赓发现后,把他们兄妹都叫到一块,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地对着桌子一拍,把堂哥大骂一顿,并教育孩子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要真诚。
“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陈赓从不过多地给孩子们灌输空话,他自己就是一面旗帜。
在陈赓夫妇的教育下,孩子们全都朴素本分,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没有两样。
骁勇善战、才华横溢的陈赓,是中国军事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名将。他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虽然陈赓将军已经离开我们5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传奇的一生,他天才般的指挥艺术和领导才能,他高尚的情操,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并将世代流传下去。让我们一起去纪念堂为陈赓将军献上一束花,点燃一支蜡烛,祝愿他在天堂安好。
今天是陈赓将军的祭日,让我们一起去纪念堂为他献上一束花,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他深深的怀念吧!
文韬武略一代名将
陈赓从1916年入湘军当兵,参加爱国运动,开始了文韬武略的一生。
他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连长、副队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等战斗。
1926年秋,被派到苏联学习,1927年初回国。8月参加南昌起义,到贺龙部队任营长。失败后,由香港转赴上海。1928年起,主持中共中央特科的情报工作。1931年9月赴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团长、师长。
他曾在长征中任干部团团长,曾率干部团一部强占皎平渡渡口,使第一方面军得以顺利渡过金沙江。到陕北后任第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斗。
在解放战争中,他曾任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率部横渡长江,解放南昌。执行远距离、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进军广东追歼逃敌,直插雷州半岛,切断白崇禧部的海上退路,协同兄弟部队进行粤桂边战役,歼敌4万余人。
陈赓(中)1943年在延安党校与莫文华(右)、陈郁在一起
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委。1952年6月回国,筹办并任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第一任院长兼政委,培养国防科技人才。1954年10月任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6年当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1958年9月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9月任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3月16日因心肌梗塞复发在上海去逝,享年58岁。
陈赓家风:绝不允许子女撒谎
陈赓特别怜爱孩子,而且毫不掩饰,尤其不愿意听孩子哭。在家里,孩子们只要哭了闹了,一般目的都能达到。他不仅爱自己的孩子,对别的孩子也倾注了很多的爱。他生前曾收留了很多烈士子女。
因此,说起父亲,陈赓的儿子陈知建与女儿陈知进都不约而同形容他是“标准的‘慈父’”。陈知进说:“我们家的孩子很多,烈士子弟、国民党起义将领的孩子,还有外地来的孩子都住在我们家,爱怎么闹就怎么闹,我们可以把猫放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生气。”
陈赓(第二排右一)与家人在一起
尽管疼爱孩子,但陈赓绝不允许儿女滋长一丁点特权思想。他和妻子不让孩子上干部子弟学校,而鼓励他们凭自己的本领考上社会上最好的学校。
陈赓绝不允许子女们说谎,他曾因为别人对他撒了谎而大怒。女儿陈知进说:“父亲发起脾气,那真是雷霆万钧之势,一拍桌子墨盒都跳起来了”。
在陈知进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位堂哥跟他们住一块。那时,念高中的堂哥在学校担任了学生会的文体部长,由于学校的工作耽误了不少学习时间,有一次考试后,堂哥有一门功课只得了2分。堂哥知道在陈赓面前交不了差,于是,他就在成绩册上把“2”改成了“4”,再拿给陈赓看。
陈赓发现后,把他们兄妹都叫到一块,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地对着桌子一拍,把堂哥大骂一顿,并教育孩子们,做人一定要诚实、要真诚。
“己身正,不令而从;己身不正,虽令不从。”陈赓从不过多地给孩子们灌输空话,他自己就是一面旗帜。
在陈赓夫妇的教育下,孩子们全都朴素本分,和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没有两样。
骁勇善战、才华横溢的陈赓,是中国军事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名将。他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虽然陈赓将军已经离开我们5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传奇的一生,他天才般的指挥艺术和领导才能,他高尚的情操,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并将世代流传下去。让我们一起去纪念堂为陈赓将军献上一束花,点燃一支蜡烛,祝愿他在天堂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