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山吧 关注:17贴子:481
  • 9回复贴,共1

临江仙 紫欣园之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临江仙 紫欣园之春
门前杏花落满地,楼后海棠透红。垂柳吐翠沐春风。四季不争艳,唯有泰山松。
五彩缤纷收眼下,何惧霜秋雪冬。馥郁芳香花丛中。把酒紫欣园,品茗望岱宗。


IP属地:山东1楼2017-03-21 19:14回复
    IP属地:山东2楼2017-03-21 21:21
    回复
      IP属地:山东3楼2017-03-21 22:03
      回复
        临江仙 紫欣园写春
        门前杏花落满地,楼后海棠透红。垂柳吐翠沐春风。四季不争艳,唯有泰山松。
        五彩缤纷收眼下,何惧霜秋雪冬。芬芳馥郁花丛中。把酒紫欣园,品茗望岱宗。


        IP属地:山东4楼2017-03-22 21:17
        回复
          竹纸联系网址: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2013.1.20160405.8.FCVEzY&scm=1007.13066.77319.100200300000000&id=533168507022
          购买三件货:
          1、半生宣六尺仿古整刀一件;
          2、半生宣四尺洒金整刀一件;
          3、半生宣仿古100米长卷一件,50元。
          收件人姓名:荣榕
          联系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街道办事处紫欣园小区21号楼2-402
          联系电话:15505381599
          邮 编:271000


          IP属地:山东8楼2017-04-05 10:52
          回复
            (100043)北京市石景山路52号4300-13信箱“羲之杯”办公室 李彦(收)
               投稿邮箱:xzb8868@sina.com
               官方网址:http://www.cnsshjw.com
               评选电话:010-88685181
            书画艺术作品请附纸注明姓名、年龄、地址、邮编、电话,同时寄上个人创作简历。
            姓 名:荣榕 笔 名:古木 年 龄:58
            联系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街道办事处紫欣园小区
            联系电话:15505381599
            邮 编:271000


            IP属地:山东9楼2017-04-05 10:55
            回复(2)
              第七交响曲》或者叫《列宁格勒交响曲》,是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一手拿枪,一手拿着笔写出的乐曲。
              "此曲是战斗的诗篇,是坚强的民族精神之赞歌。"全曲的气势极其宏伟壮大,终乐章的音响更是震耳欲聋。为保卫列宁格勒做出了杰出贡献。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4-08 08:58
              回复
                网上查了一下,特将《列宁格勒交响曲》的有关知识摘录于下。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 Dmitry Dmitrievitch Shostakovitch(Дмитрий Шостакович,1906——1975),是前苏联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20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肖斯塔科维奇与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一起被誉为“苏联音乐的三大巨星”。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创作的数量极多,其最后一部作品编号为147号。其中,共创作了交响曲15部。在他的15部交响曲中,最重要的代表作是《C大调第七交响曲》(作品第60号),全曲分为四个乐章。这是他在在卫国战争期间的重要作品。
                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居于家乡列宁格勒城中,当时德国纳粹对列宁格勒进行了长达900天的围困,将近一百万人由于轰炸、饥荒和严寒而死亡。《第七交响曲》是他于列宁格勒保卫战爆发后约一个月开始写作的。当时的他正作为志愿消防员在前线协助作战,前三乐章就是在此危城中完成的。至于最后一乐章,由于德军在1941年9月切断了列宁格勒所有的外界联系,肖斯塔科维奇随家人撤离到古比雪夫(kuibyshev),并在同年年底完成这部作品。肖斯塔科维奇将其命名为《列宁格勒交响曲》,以此献给这座英雄的城市。
                《C大调第七交响曲》,全曲分为四个乐章。其中,第一乐章《War战争》,首先呈示出“人的主题”,描绘的是战争之前安宁的生活。小提琴明朗平稳地奏出主题,接着是肖斯塔科维奇作品中常见的气息很长的木管独白。突然,远方传来的鼓声击碎了和平的美梦,出现了进行曲风格的“战争主题”。在发展部中,用了一个很长的“侵略插段”,先是很轻微的小鼓敲击,后出现由长笛开始的旋律,此旋律单调地反复了11次,每次的配器都有变化,气氛越来越紧张,使人联想到普鲁士的军队进行曲,据以前的解说是象征德国法西斯对苏联的侵略。这一段的“侵略插段”我国听众应该十分熟悉,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的背景旋律即源自于此。
                当作曲家完成这个伟大作品时,为鼓舞全国和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斗志,苏军决定在被破坏得面目全非的列宁格勒就地进行首演。为此,苏联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时,德军距市区最近只有几公里,可谓兵临城下。苏军派人到前线逐个寻找当年乐团的乐手,并把他们安全撤回市区秘密进行排练,苏军甚至直接动用军用飞机来运送总谱。在音乐会演出之前,苏军最高指挥部下达了重创敌人的命令,在强大炮火换来的短暂宁静间隙,演奏开始了!士兵们走出掩体,人民走上大街,聆听广播转播的音乐。这一场景是苏俄特有的浪漫的英雄主义情结的一种表现,堪与当年炮火下的莫斯科红场阅兵相媲美。


                IP属地:山东11楼2017-04-08 09: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