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吧 关注:398,016贴子:43,480,883
  • 7回复贴,共1

趁圣司的高清武戏还没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说我喜欢的圣司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3-26 19:28回复
    先说整体吧,既然是从他出场看到他将要退场,也算是看他走过属于自己的这一段路了,何况有些事情要从后往前看才看得清楚。

    很多人都觉得墨总这个人设肉眼可见的崩了,虽然对我来说也是他前期的魅力大。从以前的江山为伴,江山为愿,到现在的一心只护一人,格局渐渐小了,仿佛就真的好像沧溟激他入世时说过的话,人老了,所以志向小了,所以什么都想放下了。纵观他这一生,做过善举,行过恶途,曾倾文诣经纬之力对抗九轮之祸,亦曾为一己之私与应无骞沆瀣一气,入正道其心不坚,称反派其恶不足,他不是亦正亦邪,他是非正非邪。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3-26 19:57
    收起回复
      其实我会喜欢这个角色,原因是非常主观的,在我心里有一个对我来说十分完美的人设,而墨倾池与这个人设非常接近,所以一切的一切,好像是我脑补过度。我是。。。从小不知道受什么荼毒的存在,从不认为一个人如果有能力,就必须为天下苍生做点什么,就必须不求回报的付出点什么。在此我不做更多的,毫无意义的假设。无善无恶是圣人,善多恶少是贤人,善少恶多是庸人,我不需要我喜欢的人是一个多么完美,多么神圣的存在,就如同我现在仍然会承认墨倾池的确做过恶事。当然更多的,剧外的事不在我的考量之内。

      我说纵观墨倾池一生,是因为将他的戏份连起来看,还是很完整的,还是,真的就好像真实的,可以存在于历史中一样。一个人,年少时有凌云之志,亦曾有过壮举,然后受挫,然后蛰伏,等到重新入世,却经恶途,他终于什么也没守住了,于是乎他仿佛看淡了一切,渐渐收了心……我喜欢转变,转变使一个人的人生不至于像流水账一样,回顾起来索然无味,虽然这种转变好像很悲剧,也好像他真的就有了自己的,完整的一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3-26 21:11
      回复
        当然喜欢这个角色也有很多的,他本身的因素。我喜欢他的聪明,有谋大事的气度,有成大事的手腕,但是该低调的时候会低调,龙潜于渊或飞龙在天。万界尊主那里,我并不觉得他做的是错的,包括他的言论,我也觉得没错,纵小恶非善,居安思危,不应该守着一个名存实亡的约定而漠视惨案的发生。圣人之道,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不应该只是被当做论点说说而已。然后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四教与幽都开战,再然后,他抽身离去,原因很多,但并不影响我对此无言以对。

        只是如果站在他的角度上看,去留随意,进退自如,既有孤注一掷之计,亦有明哲保身之法,当真是智者。

        他的聪明内敛而不张扬,不影响别人的发挥,其实是能划水就划水,但我会欣赏。因为我觉得如果不是必要,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影响力增加砝码,过于锋芒毕露不是很明智的做法。。。他和应无骞玉离经的双簧曾吊到飞起,那种不谋而合的默契一定程度上让我对这三个人都有好感。尤其他和应无骞的互相牵制互相利用,——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或同党,本身就证实了自己的强大。。。他对一切事件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假设,然后保留意见并证实,再做出行动,如此谋而后动,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3-27 00:02
        回复
          我同样喜欢他的态度,他很沉稳,很冷静,使得仿佛一切事情他都能应付自如。他可为皇为王,为相为将,亦可为民,为隐士,为散客。当初若是缥缈月不去找他,他会在文诣经纬安逸的更久,如果文诣经纬未受战争波及,他也有可能真的漠视九轮天的入侵。他心中有济世之愿,他是不甘平庸,但他不急于表现自己。。。若他觉得时机已到,他会立刻着手布局,若他觉得时候未到,他有的是时间和你慢条斯理。倘若正道需要他,他也可为正道尽一份心力,倘若儒门需要,那么暂归儒门也未尝不可。宠辱不惊,外物不加诸己身,在上位,他亦可守住一片乐土,若是居于山间一小庐,他同样安之若素,外可致君尧舜,内可退修初服。我以为对他来说,守天下是济世,守住文诣经纬,同样是济世。所以我当初最希望他的归宿是,在最后为一页书尽一份心力之后还能安然隐于文诣经纬,因为我尚且记得沧溟曾忆起他说此处,是他的天命。

          他从不回避自己的错误,他足够坦诚,这使他的感情,他的抱负,不至于虚假的近乎伪。他向解锋镝声明过自己伤一页书的原因,他对却尘思毫无隐瞒的说出事实,在玉离经面前坦承自己的罪责。还有一点让我很欣赏的是,他尚且不后悔,因为他做事之前已有过衡量,倘若他会后悔,那么当初他便不会做这件事。后悔无用,道歉无用,待无端事了,他应当已无牵挂,那么若一页书需要,他会帮忙,若是要他的命,他也不会有什么怨尤。我便是欣赏这样的态度,因为我反感的,是明明做了坏事,却还把自己放在极度不情愿的位置,这不仅仅是自私的体现,更是愚昧的体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7-03-27 12:52
          回复
            而我最喜欢的,是他尊敬对手,了解对手。我受秦时的影响很大,一直认为,善恶与黑白,始终无绝对。虽然霹雳不属于这样的情况,但这并不妨碍我给霹雳的反派留一点立场,我不希望他们的存在仅仅是成为正道光芒的陪衬者。。。墨倾池在对战罪皇时说,强者,死了不免可惜,这是他孤傲自信的体现,也是肯定对手的体现。他其实从不吝于赞美,沧溟,轩邈,应无骞,无端,他都或多或少的肯定过,与玉离经再会时,他说儒门有你他就放心了。他谁都夸,该夸就夸,及至他碰到荆楚祎,他也说,虽然我当时听了心里是真五味杂陈。

            他从不把对手当弱智,也不把对手当成不可战胜的强敌,面对黑帝他也照样上,赋思韵他也会去提防。他会去了解对手,面对重伤的剑咫尺,他剑都不拔,面对因圣剑入魔的无端,他在用无端的剑法唤不回的情况下倏提剑境,所以我一向觉得这个人物足够利落。当然在此我要特别撇出他挡圣剑的事,因为我不觉得这是他自信的表现,我觉得他这是鲁莽的表现,何况他那个飞出去的姿势太滑稽了,我能笑半年,就是杜伤怀,也摔得有感觉的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7-03-27 18:38
            收起回复
              只是让我心有戚戚的,是他的冷,他的薄情。。。他在儒门保下沧溟,但似乎并不妨碍他陷沧溟入险境;他护下意轩邈,亦不妨碍他为他设下陷阱;他会与自己的两个好友喝茶品闲,同样不妨碍他目送两位好友的牺牲;而如今他若是有能力,若是无端入魔已不可救,他或许同样会选择牺牲无端。他心冷,轻人,仿佛所有的人和事都可以被放在一架天平上衡量,由他取舍。。。我一向觉得冷淡是他的本性,但其实你要真一点一点去分析,之前他尚且因他的两个好友而放下幽都之事,那时他是真的无奈且无心,而现在,他对无端尽心尽力,非到万不得已他断然不会做出取舍。唯独在中间某个时候,他整个人都趋于极端,违了他的志向,更违了两个人的信任。沧溟至死都未曾怀疑他,而意轩邈,虽然总是一副叛逆不服气的样子,却仍向他坦诚过自己与应无骞做的条件交换。

              其实我之前有想过是否要把这个人物的剧情从某一处分成两份来分析。在前期,他尚有济天下的胸怀,我如此感叹他能谋划刺杀事件,亦能全身而退。。。怎么能把选择权交到民众手里呢,他们无知且居于安逸,那个时候谁都会支持这伪善的和平吧。我尚且觉得他可为民众负天下之谤,有成大事的气概,因此我等着他的再出世能有一番大作为。然并卵,他忽从云层跌下,变得自私且不择手段,他的江山,他的乾坤,也是一点不沾边了。。。可是还是不分了,我还是说,纵观他一生,嗯,他这一生。

              于是后期,他有在沧溟墓前自白,他有对轩邈坦诚,他有说不愿无端再成为自己的遗憾,或许可对之前的无情形象稍作补救,稍作补救,补救。。。而现在我还是只能说,如果没有人逼他做出取舍的话,能活在他的庇护下是十分幸运的事,沧溟真的是个善良的小天使啊,他尚且警告应无骞不准对沧溟动手,尚且阻止欲对意轩邈动手的畅遗音,尚且说过,报仇,何时嫌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7-03-28 18:20
              回复
                于是还是偷袭一页书的事,嗯,这是他最大的黑点,也是让我,非常失望的事。因为手段近乎卑劣,目的过于自私。我十分不能接受的是,当时正好与幽都为战,此举未免显得太不以大局为重,因而有负他的江山,有负他的乾坤。。。然而我唯一能说的也就这么多了,他因为这件事被骂到现在,对此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他亦因此近乎众叛亲离,而按照一般的善恶到头的观点,结局似乎已有定论。。。很好,造次由此,颠沛由此,生死由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7-03-28 19: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