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工人调查以及怎么做
惊雷新青年
野耕、邓诚 著
托洛茨基曾这样评价两位俄国马克思主义巨人。关于普列汉诺夫,他写道:“普列汉诺夫是一个非凡的辩证法唯物论宣传家,但他一生都从没有机会参加实际的阶级斗争。他的思想脱离了实践。1905年的革命以及往后的世界大战把他抛入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阵营中,且迫使他在实际上放弃辩证法唯物论。在世界大战中,普列汉诺夫在国际关系方面公然以康德的无上命令的主角身份出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普列汉诺夫的例子只证明单单辩证法唯物论尚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革命家而已。[1]与普列汉诺夫例子相对的是革命导师列宁,托洛茨基对他不吝赞美之词,“作为个人,列宁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因素,而是俄国全部已发生历史的产物。列宁位于这一具体的历史中,与后者有着极深刻的根源联系。过去二十五年来,他与先进工人们一起从事了所有的斗争。”[2]普列汉诺夫是杰出的理论家,也曾赞成工人掌管社会,但他没有融入俄国无产阶级群体,他的思想在赤色工人运动向上发展的时期却出现了向后倒退。而列宁则不是这样,他的整个革命实践就是一个跟俄国及其殖民地工人(波兰、芬兰)互动的过程,即使在漫长的流亡生涯里,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跟流亡的俄国、波兰战斗性工人交流,为了了解工人的生活,他也会花时间去跟瑞士及其他西欧国家工人交朋友。列宁党的概念,这些年被中国大陆的一些左翼反复提起,一些人喜欢强调“民主集中制”、“组织”、“党的纪律”等名词概念,但列宁跟他的同志们是如何同俄国战斗性工人及普通无产者群体发生联系,如何做工作的经验,却很少被提及。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不理解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核心在于经年累月的同工人群体接触靠拢融入过程中能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利益”,我们也就无法很好地继承列宁们的遗产。 列宁离开我们已经九十年了,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让世界无产阶级能够成为社会的主人,但今天,他跟他的同志们取得的成果已经荡然无存。在这样一个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日益剧烈的阶级矛盾促使着今天的青年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一些青年渴望做些什么,能够帮助无产者群体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很多人感觉到自己学了很多理论,但无法从事一些有意义的实践,并真正服务并融入无产者群体。他们真诚地相信列宁和他的同志们走过的道路,是我们值得去为之努力的方向,但却觉得缺乏行动力,不接地气。两位笔者也跟诸位青年朋友一样,在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我们认为,没有跟工人抱团斗争结合起来的情况下,空喊一些高调的口号,既不明智也显得浮夸,但跟工人的日常斗争产生有机的联系和基于信任关系上的互动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怎么办呢?马克思主义青年首先要了解工人需要什么、关注什么、他们的想法,然后才能把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这些理论武器同现实有力地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进行工人调查,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融入工人群体的一个敲门砖或者说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工人调查这一活动有什么意义呢?首先,他能帮助我们了解现阶段工人群体的想法以及他们的诉求,从来没有什么在脑袋里凭空构想的阶级利益,无产者通过日常斗争学习抱团维权以争得资本主义秩序下的改良并最终走向接管社会,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左翼青年需要通过了解工人把关心工人前途从口号上落到实处;其次,接触积极抗争的觉悟工人能帮助非工人的gong产主义青年自身的成长,这里觉悟的战斗性工人并不一定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他们确实是本阶级最有活力和韧性的一股力量,gong产主义青年需要了解这些斗争工人,使自己学习的一些抽象词汇和公式能跟工人的日常斗争结合起来,更好找准自己定位;如果条件成熟,两三个马克思主义青年可以编撰工人小册子,打印一些工人跟工人关注的话题相关的文字,传播工人文化,帮助工人了解集体行动中的一些策略和技巧、改良主义团体(如一些NGO)的忽悠和陷阱、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如劳动合同法)对工人群体的影响,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工人运动学徒”阶段值得去做的事情。 以下是一些访谈提纲,针对不同行业的工人,可以作为大家在不同地方实践的参考指南。 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依然是今天中国工人阶级的核心,自从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的产业工人一直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组织起来,争取物质利益(如要求涨工资、补缴社保、要求搬厂、关厂补偿)和政治权益(重组工会),一般来说,每个城市的郊区都有一些工业区。马克思主义青年完全可以通过随机访谈来做一些调研。
惊雷新青年
野耕、邓诚 著
托洛茨基曾这样评价两位俄国马克思主义巨人。关于普列汉诺夫,他写道:“普列汉诺夫是一个非凡的辩证法唯物论宣传家,但他一生都从没有机会参加实际的阶级斗争。他的思想脱离了实践。1905年的革命以及往后的世界大战把他抛入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阵营中,且迫使他在实际上放弃辩证法唯物论。在世界大战中,普列汉诺夫在国际关系方面公然以康德的无上命令的主角身份出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普列汉诺夫的例子只证明单单辩证法唯物论尚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革命家而已。[1]与普列汉诺夫例子相对的是革命导师列宁,托洛茨基对他不吝赞美之词,“作为个人,列宁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因素,而是俄国全部已发生历史的产物。列宁位于这一具体的历史中,与后者有着极深刻的根源联系。过去二十五年来,他与先进工人们一起从事了所有的斗争。”[2]普列汉诺夫是杰出的理论家,也曾赞成工人掌管社会,但他没有融入俄国无产阶级群体,他的思想在赤色工人运动向上发展的时期却出现了向后倒退。而列宁则不是这样,他的整个革命实践就是一个跟俄国及其殖民地工人(波兰、芬兰)互动的过程,即使在漫长的流亡生涯里,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跟流亡的俄国、波兰战斗性工人交流,为了了解工人的生活,他也会花时间去跟瑞士及其他西欧国家工人交朋友。列宁党的概念,这些年被中国大陆的一些左翼反复提起,一些人喜欢强调“民主集中制”、“组织”、“党的纪律”等名词概念,但列宁跟他的同志们是如何同俄国战斗性工人及普通无产者群体发生联系,如何做工作的经验,却很少被提及。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不理解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核心在于经年累月的同工人群体接触靠拢融入过程中能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利益”,我们也就无法很好地继承列宁们的遗产。 列宁离开我们已经九十年了,他的一生都致力于让世界无产阶级能够成为社会的主人,但今天,他跟他的同志们取得的成果已经荡然无存。在这样一个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日益剧烈的阶级矛盾促使着今天的青年去阅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一些青年渴望做些什么,能够帮助无产者群体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很多人感觉到自己学了很多理论,但无法从事一些有意义的实践,并真正服务并融入无产者群体。他们真诚地相信列宁和他的同志们走过的道路,是我们值得去为之努力的方向,但却觉得缺乏行动力,不接地气。两位笔者也跟诸位青年朋友一样,在积极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我们认为,没有跟工人抱团斗争结合起来的情况下,空喊一些高调的口号,既不明智也显得浮夸,但跟工人的日常斗争产生有机的联系和基于信任关系上的互动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怎么办呢?马克思主义青年首先要了解工人需要什么、关注什么、他们的想法,然后才能把辩证法、政治经济学这些理论武器同现实有力地结合起来,笔者认为,进行工人调查,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融入工人群体的一个敲门砖或者说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工人调查这一活动有什么意义呢?首先,他能帮助我们了解现阶段工人群体的想法以及他们的诉求,从来没有什么在脑袋里凭空构想的阶级利益,无产者通过日常斗争学习抱团维权以争得资本主义秩序下的改良并最终走向接管社会,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左翼青年需要通过了解工人把关心工人前途从口号上落到实处;其次,接触积极抗争的觉悟工人能帮助非工人的gong产主义青年自身的成长,这里觉悟的战斗性工人并不一定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他们确实是本阶级最有活力和韧性的一股力量,gong产主义青年需要了解这些斗争工人,使自己学习的一些抽象词汇和公式能跟工人的日常斗争结合起来,更好找准自己定位;如果条件成熟,两三个马克思主义青年可以编撰工人小册子,打印一些工人跟工人关注的话题相关的文字,传播工人文化,帮助工人了解集体行动中的一些策略和技巧、改良主义团体(如一些NGO)的忽悠和陷阱、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如劳动合同法)对工人群体的影响,也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在“工人运动学徒”阶段值得去做的事情。 以下是一些访谈提纲,针对不同行业的工人,可以作为大家在不同地方实践的参考指南。 产业工人 产业工人依然是今天中国工人阶级的核心,自从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的产业工人一直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斗争组织起来,争取物质利益(如要求涨工资、补缴社保、要求搬厂、关厂补偿)和政治权益(重组工会),一般来说,每个城市的郊区都有一些工业区。马克思主义青年完全可以通过随机访谈来做一些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