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部分:黑黄鹂的高频有着不错的亮度和延展性,在搭配DX200、901U这类中正的前端演绎小提琴、钢琴、琵琶、古筝等乐器时,显得通透且沁人心脾。但在搭配声底较偏亮的前端时,高频则会显得有些“过亮”,遇到录制有问题齿音较多的人声时,也会显得有点刺激。
DK-3001相较黑黄鹂,高频上的第一感觉就是没有那么亮了,但解析力、延伸却没有多少差距,在演绎同样高频段密集的乐器时,虽不如黑黄鹂抓耳,但也能做到较为精准的还原。DK-3001在齿音所在频段有适当的衰减,人声中齿音的控制力更好。
中频部分:黑黄鹂的中频厚度适中,整体松弛且略微前突。在演绎人声时有一股淡淡的甜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鸟味”。这种染色见仁见智、有些人会觉得有韵味,有些人则会觉得声音不准确,个人其实很喜欢这种染色,在演绎年轻女声时会格外抓耳。
和黑黄鹂相似,DK-3001的中频也是温暖、松弛且略微前突的,不同点则是,DK-3001少了几分黑黄鹂的“甜腻”染色,显得更为中正,在搭配A15之类染色较重的前端时,表现出了更好的兼容性,更加耐听。
低频部分:在使用初期,黑黄鹂的低频表现无可挑剔——宽松且不乏弹性。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累计,负责低频的动圈声底呈明显的松弛趋势,本身就宽松的低频变的愈发难以控制,在速度较快且低频密集的乐曲中,黑黄鹂的低频散慢且缺少弹性,与中高频有较为明显的脱节感。
DK-3001的低频则在保持适当量感的情况下,速度、下潜、弹性、残响都拿捏的十分到位。无论是演绎低频密集的电子舞曲,还是气势恢弘的古典音乐时,DK-3001的低频瞬态表现都相当出色,张弛有度、收放自如。DK-3001也是我目前听过圈铁中在保持低频质量的情况下,衔接较为出色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