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式太极吧 关注:17,049贴子:214,909
  • 38回复贴,共1

【典传国术】杨氏太极拳的七层境界,你是第几层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层
打基础
练拳一般都从盘架子开给,要领是尽可能地做到松、稳、慢、匀,以达到“运劲如抽丝”为目标。
第二层
内外相合
在掌握套路的基础上,要求内气与外形相互配合,一致运行。每一个姿势都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动作自然,绝不勉强。如果一味追求外形,非但对内功的增长不利,有时还会伤身致病。
第三层
上下相随
拳架的每一招每一式都要求做到内外相合的上下相随。内气舒适畅通地贯注到外形姿势上,是免于僵滞的先决条件。动静咸宜,以静待动,动无一处不动,静无一处不静。练拳过程如行云流水,上身与下身的动作互相协调,做到上下相随,主要是从头顶经尾间到足心要互相配合,把意气下沉到腹腔,然后疏散到四肢,再合到中心,使上下一体,四肢配合。两臂的运行要在身体周围的气圈之内,运动的方式要松软圆活,不用强力。以腰胯带动下肢,两胯松散,两腿放松,使意气得以下沉到足心。移动重心时,两足要互相配合,协调运动,轻灵地变换虚实。

第四层
拆架子
练习太极拳是为了学以致用,要学会用就得“拆架子”。拳架套路不是固定不变的。应当掌握要领,灵活运用。上面已经说过,太极拳的功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 .养生方面。太极拳每一个姿势都有起点、运行、终点、变换四个环节。习练时要把内气运用于上述各个环节以至练拳的整个过程。内气充实才能使内脏得到保养,并使筋骨皮也同时得到锻炼。养生功夫的练成,主要决定于内气。
2 .技击方面。技击功夫主要体现在招术的实际应用上。“招”是固定的、有形的,有时可以得心应手,有时就不起作用。“术”是灵活的、是无形的,是神、意、气结合的运用,要求空灵而不僵实。“术”在应用时要有明确的方向。一接手就要“听”懂对方的动向、出劲的劲端和劲源议及力的虚实。听劲靠“术”而不是用“招”。发劲时也要靠“术”控制对方,迫使对方作出反应,当其在不合适的条件下找合适的时候,就容易暴露中心。这时应该引出对方的中心,只有在其失“中”的情况下才能发劲。因此,在交手时,不能只用“招”,不用“术”,也能“招”、“术”分离。应运用神意气和手法的结合,形成“招”中有“术”, “术”中有“招了。
第五层
拆手
练拳的每一个姿势都要靠手指明方向,因此,要练出知己知彼之功就得“拆手”。内气是否舒畅、得意,和身形、手势密切相关。身形和手势都不是固定的.而要变换灵活,正所谓“手无定向,身无形”。但是,动作要符合太极拳养生和技击的原则、要求,不能妄动或乱。例如在揉手时,与对方一接触,便要通过“听”、 “问”、“拿”、“化”、“放”等功夫,随机应变地控制对方。为了清楚地瞭解对方“劲”的变化情况,佔据主动地位,身形、手势都要变化灵活,在无形中给自己的内气找到出路,使对方处于被动状态。身形是手势的后援,身形与手势在知己知彼之功中起著关键作用。
第六层
分劲
当练功时能将神、意、气集中于一点,并体现在每一个姿势上时,就会做到“分劲”。太极拳区别于一般长拳的根本点在于发挥内劲的威力,克服后天形成的拙力。运用轻灵多变的手法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克敌制胜,以达到“妙处全凭能借力,得来全不费功夫”和“四两拨千斤”的妙用。
第七层
入化境
练习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就是进入化境,即经过长期的训练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功夫到此方能真正体验到太极拳的奥妙。在养生方面,做到了心性纯静,便可以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在技击方面,做到了“一接即通”,便可以随机应变,无往而不胜。练习内功的关键在于神、意、气的运用自如。老拳谱上讲的“无形无像,全体透空”指的就是功夫高超者在推手胜人时外形看不出多大动作,招势越化越小乃至给人以外形动作消失之感,而其自身则感到轻灵通畅。功夫达如此境界,会体验到一种飞跃。这看来是异乎寻常的变化,实际上是正确苦练的硕果。
更多咨询请加微信:18862999921(dcgszh12)


1楼2017-04-12 14:34回复
    自愧差的远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4-12 19:13
    回复
      咱在弟二层


      IP属地:贵州3楼2017-04-13 10:38
      回复
        这个分法不科学啊,第二层的每一个姿势都要“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这是很高级的周身一家的功夫了,第四层拆架子是学习的环节和功夫层次无关,第五层拆手就是对抗性训练,我早就练会了,但是水平不高,第六层分劲,要能发劲至一点,层次不如第二层。楼主不要发这种不知道是哪个无名小辈的文章了,经不住推敲。


        IP属地:云南4楼2017-04-14 11:47
        收起回复
          也不知道这文章原作者是谁,不过所谓的第七层,就成最高境界了?如果是这样,那我还真在第七层甚至更高很多。因为太极拳授秘歌第一句就是无形无相,算题透空。因为这是有道家传承者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要求。也可以说是太极入门的要求。由此看来,世间普遍流行的太极操,门都没入,把入门要求当做最高境界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8-26 23:20
          收起回复
            十年前,在床上休息。忽然觉得,胸腹之间,像似在云端翻腾。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1-25 00:27
            回复
              其实能化能粘,就有上乘的内功了,最高境界应该是万法归宗,开智慧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3-07 16: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