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34,253贴子:993,668,968
  • 0回复贴,共1

【典传国术】松柔者,多长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练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动中求静,意识引导动作,思想上要高度集中,心无杂念,意识贯穿于动作当中,是动中求静的一种气功导引状态。当你按套路动作要求进行螺旋圆弧、松柔缓慢、均匀舒适的作运动,不得不静下心来进入忘我的状态,促使大脑内杂念而归于宁静,从而缓解心理紧张,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身心得到放松。对治疗、缓解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头晕耳鸣、心烦气燥具有一定的作用。
而“松”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是最本质的东西,贯串于始终,并且练拳时要松,发劲时也要松,它是所有技术行为的出发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区别于外家拳,才能练出独有的弹簧劲。
当年有人曾问杨澄甫:“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发出那样远,打得那样干脆呢?”回答说:“我是松着劲打的!……”也有人问过杨少侯:“您发劲时是松松软软的样子,如这样子还能有劲吗?”回答说:“就是因为松松软软的,打出的劲才非常大呢!”那末怎样去练松劲呢,首先在练架子时松。练架子时每一个动作,都要使全身九大关节掌、拳、肘、腕、肩、腰、膝、脚松开来,而在定势时更要注意松。每个式子放松开以后,再接着往下练。
不仅如此,太极拳的“松”还促进了人体经络气血的活化和运行。使后天返先天,如同婴儿之体的柔软。人体肌肉筋腱的柔软是气血充盈、经络畅通、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佐证。故松柔者多长寿。太极拳通过调解形体、调解心神、调解呼吸这三大系统而达到身心净化、形体柔化、呼吸深化,从而整体达到身心松静,“恬淡虚无”(《黄帝内经》)的自然状态。这种状态又蕴含着意念为先.心静归一.贯彻始终,把握住“松柔”一一拳之灵魂.来调整后天机体,使之符合先天要求:使通过调整、调解后的生理机制.即体内环境,整体性地趋向或接近太极的先天领域,使身心进入最佳的修炼状态和环境中。这就是松柔自然“天人合一”。
心态放松
我们在练拳的过程中,心态需要放松。
只有,心态、情绪、意念,处于松弛、愉悦、欢快、无所顾忌的状态,人体的意念、神态、神经,以致人的肌体,才会进入到一个相对轻松、容易“松沉”的、“松”的境界。
关节放松
通过,拉松、舒展人体所有关节的肌腱、韧带、软组织,达到源源不断、持之以恒、扣扣相环的“松沉”,是人体“松”的,根本方法。但有很多人觉得在练拳的时候,就是简单的拉伸韧带的小动作。
事实却不是这样。而是,通过人体内劲的作用下,在一系列人的肌体,有条不絮的屈伸、开合、绵绵不断的运行,松弛、舒展的过程中,逐渐地增加,人体所有关节的肌腱、韧带、软组织的弹性和伸缩性。进而,真正达到随心所欲的“松”。
身体放松
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松”,都是在人体自身产生的张力——“棚劲”的正能量的作用下,通过绵绵不断的“松沉”,才能,久而久之地用下沉,使得人体肌体,有僵硬、呆板,渐渐变得柔韧、轻灵、富有弹性而真正达到太极拳特有的“松”。
更多咨询请加微信:18862999921(dcgszh12)


1楼2017-04-12 17:1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