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吧 关注:4,136贴子:99,258

袁崇焕史料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防备发在别吧的贴子被删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7-05-06 16:54回复
    钱海岳先生的《南明史》,书中第七卷(志第二 礼)记载了三条南明政府给袁崇焕平反的珍贵史料。南明政府可以视为明朝政府之延续,故南明政府之行为,亦可视为明朝政府之行为。
    但是,由于钱海岳先生在文革时被迫害致死,他毕生搜集的其他3400多种南明史料也被付之一炬,更多的史料己经难以找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史料之一:(崇祯十七年五月),安宗《登极恩诏》……又复袁崇焕、赵光抃原官。
    按安宗即弘光帝朱友崧,朱友崧称帝前为福王。崇祯十七年为公元1644年。袁崇焕被冤杀于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公元1630年9月22日),当时的官职是明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即通称的蓟辽督师)。
    赵光抃则是在崇祯十六年因为前一年的清军大举入侵时战败之罪被崇祯帝斩于西市,他时任明朝蓟辽总督、掌关内兵事。
    弘光政府追复二人官职,当然认为二人是冤死或者罪不该死,否则怎么会去追复二个已经被杀多年的高官的官职呢。
    史料之二:弘光元年二月,(安宗)予袁崇焕、王在晋祭葬。
    弘光元年即公元1645年。王在晋在崇祯朝时为兵部尚书,为崇祯帝所革职查办。
    此时弘光朝廷予以二人祭葬,可见当时的南明朝野确实认为袁崇焕属于冤死,或者说通敌之罪根本不成立。否则弘光朝廷怎么可能还去为一个通敌的叛徒去追祭?
    史料之三:昭宗以邝露言,谥袁崇焕“襄愍”。
    昭宗即永历皇帝朱由榔,朱由榔在称帝前为桂王。封袁崇焕的谥号“襄愍”,不论“襄愍”二字作何解释,都是属于褒谥。永历政府能给袁崇焕如此谥号,自然也是认为袁崇焕属于冤死。
    由此可见,早在南明时期,南明当局即为袁崇焕变相的平反了。
    只是因为袁崇焕冤案系崇祯皇帝一手钦定,在当时南明政府不便于直接否定甲申殉难的崇祯皇帝的钦定案而公开宣布袁崇焕之冤,只能以追复原官、祭葬和追谥等方式变相的给袁崇焕平反,也由此可见当时的朝野确实知道袁崇焕案属于冤案。
    因此,所谓袁祟焕在清朝乾隆时才得以平反是不准确的。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7-05-06 16:56
    回复
      另外,从当年众多一线抗清志士的遗留诗词中也能看出袁祟焕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和地位
      张家玉诗词1:
      《燕市吊袁督师》
        黄沙白雾皂雕旗,独赖孤臣两臂挥
        啮血作书招死士,裹疮临战立重围
        逐令汉卒闻茄奋,共扫妖氛奏凯归
        劳苦功高谁得似,中山何事谤书飞
      (张家玉《文烈公集》卷七,崇祯十六年(1643)张家玉到京应试,凭吊袁崇焕故居及鏖战旧迹,写下了《燕市吊袁督师》)
      张家玉
      简介:张家玉(1615-1647),明末“岭南三忠”之一。
      参与了隆武朝抗清斗争,抚州之战,保卫福州新城之战,之后清军破城,其祖母陈氏,母黎氏及妹俱投水自尽;妻被执,不屈而死。
      十月,张家玉身中九箭,身负重伤,不愿作俘虏,遂投塘壮烈殉国,时年仅33岁。
      次年(1648年),南明永历帝赠封他为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谥“文烈”。张家玉诗作遗留不少,后人辑有《张文烈公军中遗稿》和《张文烈公遗集》。
      张家玉诗词2:
      《谒大司马自如袁老先生遗祠怆然有感》
      吊罢遗祠泪几挥,辽阳回首事成非。
      空留冷庙沧江上,不见犁庭铁马归。
      星落尚疑阴雨暗,风高犹想阵云飞。
      只今羽檄纷弛急,那得先生再解围!
      (永历元年(公元1647),起兵抗清,过水南,拜袁崇焕祠堂,作《谒大司马自如袁老先生遗祠怆然有感》)
      。。。。。
      黎遂球诗词:
      《周蔚宗将军铁如意歌》
      将军示我铁如意
          上有河图八卦之方位,下有忠肝义胆两行字
          将军泪垂乃相示.双手击案头捣地
          此物君知从何来?故督袁公良痛哉!
          军中持携不释手,将军帐下曾相陪
          惊传虏自蓟门度,督师驰保都门连营城下住.
          转战杀伤虏王子,**如斗矢如雨.
          却别将军行军中,令执如意毋相从,
          忽然督师罪以谋逆磔西市,讹言蜂起多雷同。
          督师身碎骨无处,此物独存将军所.
          曾携入闽舟覆没,觅之即得如能语.
      黎遂球
      简介:(1602—1646)明末抗清官员。天启七年举人,崇祯中,陈子壮荐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明朝倾覆,其后福王在南京建立弘光政权,黎闻讯后即出资制作了铁铳500门送往南京,援助军队,并组织乡勇准备抗击清军。至清顺治二年(1645),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7-05-06 16:56
      回复
        至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克了南京,南明唐王于五月间在福建称隆武帝,黎遂球被任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两广水陆义师支援赣州的南明军队。后战败,黎率义勇抵达赣州,与各路援军固守御敌。翌年五月,清军攻入城区,他率数百义兵与之巷战,身中三箭而死,弟遂洪同殉节。遂球亡年仅四十五,卒赠兵部尚书,谥忠愍。
        黎遂球诗词2
        陆将军行(赠震湖都护)
        陆将军,环走边庭如己屋
        醉卧每枕死虏头,长啸能呼战鬼哭
        往时赤脚向朝鲜,剑气直射须眉前
        ……
        掀髯上马突入营,拍鞍大骂都无说
        掉舌如刀不畏人,天生虎力能捍身
        世人尽议袁毛事,可怜双眼曾看真?
        将帅交摧相印解,当时重足群相戒
        丈夫血愿洒沙场,安肯囚冠坐疲惫
        唉然叹息还乡里,扁舟老挟贤公子
        秃袖重为海外游,歌舞筵前认君是
        夜听琵琶如听筑,把酒低头看髀肉
        何人再得将军笑,直使奴虏向山哭
        。。。。。。。。。。。。
        屈大均诗词1:
        吊袁督师诗
        袁公忠义在,堪比望诸君。
        百战肌肤尽,三年训练勤。
        凉州无大马,皮岛有骄军。
        一片愚臣恨,长悬紫塞云。
        ( 顺治十四年(1657),屈大均北上,过豫冀,入京师,第二年(1658)东出榆关,周览辽东,访函可不得达,吊袁督师废垒而还。《吊袁督师》这首诗是在吊袁督师废垒时所写。)
        屈大均诗词2:
        《再吊袁督师》
        汉家恩未薄,竟失李将军。
        碧血流燕市,丹心结塞云。
        封侯原有数,破敌岂无勋。
        愁见卢龙上,黄榆覆一坟。
        (再吊袁督师,屈大均一共写了5首,下面一一列出,《翁山诗外》卷七《再吊袁督师》五首之一)
        屈大均诗词4:
        《再吊袁督师》
        辽蓟应居守,分兵援帝州。
        惰归吾可击,深入彼难留。
        计拙遭谗小,身歼快寇仇。
        长城从此坏,权相欲何求。
        (翁山诗外》卷七《再吊袁督师》五首之一)
        三,屈大均
        简介:屈大均(1630年—1696年)汉族,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
        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1646年清军陷广州,次年,18岁的屈大均参加其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的反清斗争,同年失败. 1650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为避祸,于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1656年,以化缘为名开始云游四海,奔走吴越、幽燕、齐鲁、入会稽至南京谒明孝陵,又上北京,登景山寻得崇祯死所哭拜。又东出山海关,留意山川险阻,暗图复业。他在辽东凭吊袁崇焕督师故垒,写下《出塞》及《塞上曲》等曲。
        返回关内后,积极游走于齐、鲁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7-05-06 16:56
        回复
          他抚育成人的八个子女,均以“明”字命名,如明洪、明治等,都表达了他誓为明人的爱国情怀
          吴炎、潘柽章诗词1:
          《宁远捷》
          边火鸣秋笳,惊秋高肥马。
          冒顿入眼中,已无宁远城。
          宁远城坚不可下,书生意气还凭陵。
          抚循将与卒,劳苦如弟兄。
          男儿七尺宁作格斗死,何当隐忍穹帐偷余生?
          两尸夜攻不已,云楼折冲车起。
          一炮发,震十里,名王血肉化泥滓,北人为号南人喜。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7-05-06 16:57
          回复
            杨士聪《玉堂荟记》称:"袁既被执,辽东兵溃数多,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封疆之事,自此不可问矣。
            以上,张家玉\黎遂球\屈大均等,都是誓死抗禽的,他们都非常敬佩袁崇焕。从这里也可看出,当代一些X粉说袁崇焕是国贼,是多么的愚昧,和红卫兵完全一样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7-05-06 16:57
            回复
              一一一一一
              天启皇帝怒斥国蠹毛文龙自报之“牵制之功”:
              “奴酋入犯,文龙全不知觉,牵制安在,辄敢言功!”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大明经略熊公廷弼谈国蠹毛文龙自报之“镇江大捷”:
              “三方兵力未集,而文龙发之太早,致使奴恨辽人,焚戮几尽,厚南卫之毒,寒朝鲜之胆,乱三方并进之本,误专 遣联络之成算,目为奇捷,乃奇祸耳!”
              -----
              孙承宗《高阳集》诗赞袁崇焕"东江千古英雄手,泪洒黄龙半不平";
              ---------------------------------------------------
              崇祯帝下旨法办国蠹毛文龙:
              “向闻文龙行赂广交,中外呼应,疑惑人心,乃今事迹章明,除在京潜党,殴遣缉拿外,军中岛中,严加禁戢,一体申明。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袁崇焕死后,针对毛文龙残党掀起的翻案风,崇祯做出如下批示:
              〞原任东江游击周文煌疏请毛文龙恤典,帝以文龙历年糜饷,牵制无功,文煌岂得借端渎奏?本当究处,姑念愚弁从宽。
              --------------------------------------
              全家殉国的大明重臣孙承宗谈国蠹毛文龙自报之“牵制之效”:
              “文龙请饷,每以捣穴为己任,以牵奴不东为己功,中朝惑其言,不知文龙实不能制奴也”
              一一一一一一
              近代出版的研究袁崇焕的文稿 ,顺摘一二。
              1911年
              民国改元,推翻了满清,人们的思想顾忌得到解放,颂扬袁崇焕爱国精神。
              各省将军、巡按使及北京各部院先后联名呈请民国政府重祀袁崇焕,黎元洪批准,袁崇焕配祀关岳
              出版或撰写有关袁崇焕的史料及研究文章。
              主要有:章炳麟(即章太炎。光复会创立者)《记袁督师家系》1924年
              张伯桢(国民政府秘书)(《明督师袁崇焕传>1935年
              吴如柏《民族英雄袁崇焕》;
              李济深(黄埔军校副校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
              蔡廷锴(1.28淞沪抗战英雄19路军军长)等关于保护袁崇焕墓致彭真的亲笔信。(链接。略)、、、《毛批示要保存好袁崇焕祠》
              一一一一
              新中国解放后,柳亚子、叶公绰、章士钊、李济深给毛主席上的书,毛批示是:“请彭真同志查明处理,我意袁崇焕祠应予保存,毛主X,5月16日。”
              〝【朱(和文狱)德是每年必到】,【叶(和谐)剑英】也年年〞一一佘女士
              一一一一一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7-05-06 16:58
              回复
                一一一
                节选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袁崇焕研究文章:
                张正明《抗清名将袁崇焕》,载《学术论坛》1981年第1期;
                黄汉超《袁崇焕其人及其故里》,载《紫藤》1981年第1期;
                隋喜文《冤同武穆愁天地—袁崇焕与崇祯》,载《人物》1981年第1期;
                大为《功盖寰宇 浩气长存—记明兵部尚书袁崇焕》,载《藤州史话》1981年第1期
                李鸿彬《论宁远之战》,载《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5期;
                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将军专程到袁崇焕纪念园参观。迟浩田亲手为袁崇焕写下了“护国爱民、英名永辉”的题字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7-05-06 16:58
                回复
                  。。。在1980年以前,袁崇焕的抗清事迹在历史教科书中都有清楚记载,可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民族河蟹风日盛,弘扬袁崇焕在官方看来容易影响民族团结,从此以后,袁崇焕渐渐从历史书中淡化。
                  。。于是当代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袁崇焕的事。
                  一些人从网络上获得知识,误以为是乾隆为袁崇焕翻的案,以此黑明。,于是,随着近年网络上反清兴明之风,一些不明真相的明粉出于反清拥明和〝看破阴谋〞的心理,开始攻击并抺黑袁崇焕(认为袁是乾隆竖起的伪英雄)。出现了越皇汉越抹黑袁崇焕的怪象。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7-05-06 16:58
                  回复
                    屈大均诗词6:
                    《再吊袁督师》
                    劳臣遭反间,蠢尔善愚人。
                    马喋三韩血,旗扬九塞尘。
                    丸泥难守险,集羽竟摧轮。
                    一自钃镂赐,无人更致身。
                    (翁山诗外》卷七《再吊袁督师》五首之一)
                    *:〝劳臣遭反间,蠢尔善愚人〞 注意,当时的人就认为袁崇焕死于反间计。。反间计可不是后来的清朝人编的哦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7-05-06 17:00
                    回复
                      袁崇焕蒙冤下狱,朝中群臣大都知他冤枉。
                      内阁大学士周延儒和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来光都上疏解救。总兵祖大寿上书,愿削职为民,为皇帝死战尽力,以官阶赠荫请赎袁崇焕之“罪”。袁崇焕的部属何之壁率同全家四十余口,到宫外申请,愿意全家入狱,代替袁崇焕出来。崇祯一概不准。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7-05-06 17:00
                      收起回复
                        兵部职方司主管军令、军政,对军务内情知道得最清楚。
                        职方司郎中(司长)余大成极力为袁崇焕辩白,与兵部尚书梁廷栋几乎日日为此事争执。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7-05-06 17:00
                        回复
                          义士程本直自请受死,以死来表明袁崇焕之冤
                          《白冤疏》中说:
                          “总之,崇焕任事太烦,而抱心太热,平日任劳任怨,既所不辞,今日来谤来疑,宜其自取。独念崇焕就执,将士惊惶,彻夜号啼,莫知所处,而城头炮石,乱打多兵,骂詈之言,骇人听闻,遂以万余精锐,一溃而散。”
                          最后说:“臣于崇焕,门生也。生平意气豪杰相许。崇焕冤死,义不独生。伏乞皇上骈收俾与崇焕骈斩于市。崇焕为封疆社稷臣,不失忠。臣为义气纲常士,不失义。臣与崇焕虽蒙冤地下,含笑有余荣矣。”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7-05-06 17:01
                          回复
                            “遂磔崇焕于市……天下冤之。”
                            朝鲜《仁祖实录》八年二月丁丑载:朝鲜的使者朴兰英到沈阳,满清的王公当着他面互相“耳语”,说袁经略果然和我们同心,只可惜事情败露而被逮捕。这样的国家机密,怎会当着外国使臣的面而互相耳语,故意让他听到?朴兰英明白他们的用意,只不过想借他而传言到明朝去,以便尽快杀了袁崇焕,所以他在给朝鲜国王的奏章中说:“此必行间之言也。”直到一百年之后,朝鲜的君臣们在讨论明朝覆亡的原因时,还说主要原因是杀袁崇焕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7-05-06 17:01
                            回复
                              《五堂荟记》卷二:“袁既被执,辽东兵溃数多,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封疆之事,自此不可问矣。”
                              《明清史料》丙编,辽将自称“在此立功何用”,故“北去胡”而投降满清。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7-05-06 17: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