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帝ol吧 关注:297,272贴子:1,130,490

首届“千古一帝”王者战争夺的台前幕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届千古一帝最终在战神盟、天下一统和一统天下之间展开,
预计会激烈拼杀的战场一实际上只打了3天就结束了,到底是为什么?
写这篇帖子,不为撕逼,
只为复盘争夺过程,分析和探讨三国的成败得失。
(之前码字有误,帖子重发)


IP属地:江西1楼2017-05-07 00:26回复
    我们分三个阶段来复盘“千古一帝”的争夺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篇
    来看看,三国是如何准备王者战的。
    1、蜀国:
    三家里面,蜀国准备最为充分。
    首先,蜀国精准地解读了游戏规则,拆分傲视精锐兵团助战,
    形成了以战神盟、战神联盟和傲视精锐兵团为主体的战斗队。
    其次,蜀国借鉴了天下一统“赛盟”的做法,动员了大批友盟塞入吴国,
    在削弱对手实力的同时,准备好了一支游说大军。
    第三,精神层面的动员,作用是非常大的。
    进入战场一,蜀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拿下“千古一帝”,
    所有参展联盟和玩家不计较自身利益得失,
    尤其是傲视助战兵团,助战非但不能获得利益,反而削弱了自家在战场二的实力
    (战场二的事情本文不表),战斗精神令人钦佩。
    与此同时,蜀国在外交层面很不顺利,在交战之前,已经确定了被二打一的局面。
    所以,蜀国的准备工作,只能得到B+。


    IP属地:江西2楼2017-05-07 00:28
    回复
      2、吴国:
      吴国王盟天下一统进入最终王者战,是很多吃瓜群众没有想到了。
      实际上,在所有大盟里,傲视群雄实力超群,而第二集团有七八家联盟,
      天下一统纸面战力第一,比傲视还高,实际战力在第二集团处于领先位置,
      只是一贯处事低调,未被看做是千古一帝的有力争夺者。
      碰巧的是,天下一统仇家不多,和战神盟却是死仇;
      与一统天下少有交集,却不是传统盟军。
      在这种情况下,天下一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保“一统天下”夺取“千古一帝”,只为怼战神盟。
      这个决定换来了二打一的有利局面,却导致自身的战斗准备工作连番出错。
      错误一:
      官合一区四家分盟一个亿的战力,只顾塞盟,却没有在本区分盟抽调精英组建像“战神联盟”那样的助战联盟。
      错误二:
      因为约定皇城归蜀国,为了不耽误枭雄争夺联盟积分和排位,没有让枭雄像傲视那样进入战场一助战。
      错误三:
      人算不如天算,约定助战的巅峰联盟积分排名91,却成了战场8的王盟,无法进入战场一。
      所以,吴国争取到了二打一的局面,自身战斗准备却没跟上,也只能得B+。


      IP属地:江西3楼2017-05-07 00:29
      回复
        3、魏国
        魏国王盟一统天下,进入王者战同样有些出人意料。
        论实力,一统天下与天下一统同属第二集团,却是相对偏弱的一家。
        虽然一统天下与战神盟也有恩怨,矛盾却不像天下一统与战神盟那样深。
        再说,按常理,三国里面魏国相对最弱,魏国帮哪一家,哪一家胜算就大。
        由于蜀国的强大,吴国担心魏国顶不住压力,所以约定魏国皇城,希望魏国为自己而战,
        能够稳固魏吴联盟。
        所以,按照剧本来推演的话,一统天下成了最有机会拿下的那家。
        同时,魏国没有参与蜀吴的互塞行动,故仍有少数友军加入助战,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实力。
        因此,魏国在准备期没有犯错,可以得A。


        IP属地:江西4楼2017-05-07 00:43
        回复
          第二阶段:激战篇
          首先来看双方实力对比:
          蜀国主力为战神盟、战神联盟和傲视精锐兵团,优势在质量;
          魏吴联军主力为天下一统、一统天下和三国战记,优势在数量。
          从之前风行无双大战傲视的情况看,这种实力对比会带来一种结果:
          因为出兵时限的存在,双方都不可能在时限内结束战斗,
          只能靠最后一波堆兵来决胜负,这时质量优势占主导作用。
          因此,无论怎么打,第一场战斗,蜀国必胜,魏吴必败。
          只有打到连续第三场,蜀国高战出兵次数消耗殆尽,魏吴联军的数量优势方能显现。
          可惜,无论是魏国还是吴国,都没有这种从早到晚打消耗战的经验;
          反观蜀国,请出了大名鼎鼎的倾情操盘,在战场各个环节都把握得恰到好处。


          IP属地:江西5楼2017-05-07 00:59
          回复
            强插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07 01:02
            回复
              有点意思 继续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5-07 01:14
              回复
                第一天各推野城,第二天傍晚三个战场同时打响。
                激战过程,有吟伯瑜的置顶贴解说,这里不再重复。
                战役的关键点有三个:
                1、青龙之战:
                由于当时青龙属于魏国,皇城为空,因此蜀国可以调集游说大军助战。
                游说大军助战,不为战胜对手,只为拖时间。
                2、上庸之战:
                硬碰硬,蜀国有加成优势,魏国有联合作战优势。
                3、白虎之战:
                同样是硬碰硬,蜀国有加成优势,吴国除了联合作战优势,还有游说优势。
                三个战场里,最关键的又是白虎之战,因为青龙、上庸两战主要是消耗蜀国,蜀国是必胜的;
                只有白虎,吴国在理论上有少许胜机。


                IP属地:江西8楼2017-05-07 01:17
                收起回复
                  ⭕阅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7-05-07 01:20
                  回复
                    龙龙快更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7-05-07 01:43
                    回复
                      1、蜀国:
                      此战中,倾情的操盘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
                      与相对较强、又能派出游说大军助战的吴国,由于地形的关系,只能开一个战场,用二线主力部队顶住;
                      与相对较弱的魏国,同时开设两个战场,有加成优势的上庸用一线主力部队,没有加成的青龙先用游说大军顶住。
                      计划是先耗尽魏国实力后拿下上庸,青龙则唾手可得;
                      白虎则是顶住交战时限,最后压一波高战,希望凭借战力优势取胜。
                      这个计划执行完美,蜀国三战全省,当然应得A+。
                      2、魏国:
                      魏国同时打上庸、青龙两战,战术目标就是尽可能消耗蜀国主力,为吴国赢得胜机。
                      实战魏国也打出了血性,满复活拼到最后,奖池就是明证。
                      虽然战败,本应得A,但是宣战时间选择错误,导致当日无法再战,故只能得到B+。
                      3、吴国:
                      此战,再次暴露了吴国缺乏血战经验的问题。
                      白虎之战极其关键,因为蜀国必夺青龙,如果保住白虎,次日即可直取皇城;
                      反过来,如果吴国夺取白虎,则上庸青龙的兵线全天都暴露在吴国火力之下,
                      吴国的兵力优势方能充分发挥,而蜀国则全天被迫两线作战。
                      错误一,与魏国一样,宣战时间选择过晚,当天无法连续作战;
                      错误二,未能意识到战斗时限的问题,大队小队一窝蜂上,小队堵住了大队的出兵道路;
                      错误三,没有正确解读规则,指挥官不知道战斗时限到了以后还可以派游说,使得游说大军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一直到战斗结束,吴国主力部队平均仅上了五六轮,实力发挥不足一半,焉能不败?
                      此战,吴国只能得C。


                      IP属地:江西12楼2017-05-07 01:47
                      收起回复
                        其实,白虎之战还有一个未解之谜:
                        除了吴国自身失误,派出了部分小队之外,堵住兵路的还有大批游说大军。
                        这些游说大军哪里来的?
                        事后分析,天下一统的分盟在蜀,无法派出游说大军;
                        魏国认为吴国明显占优,也没有派遣游说大军;
                        那么,这游说大军竟是蜀国塞在吴国的小盟自己派出的,目的当然就是拖时间。
                        这一点,到现在为止,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
                        我想,自己打自己,这个经典战术的成功运用,必将记入跨服史册。


                        IP属地:江西13楼2017-05-07 01:54
                        回复
                          仗打到这个份上,蜀国成功了一半,也就是在战术上获得了全胜。
                          另一半是战略,依然任重道远。
                          当初,傲视也是依靠类似战术战胜了风行无双并夺取了皇城,
                          之后风行无双重整旗鼓,不是照样把傲视打趴下了吗?
                          既然是战术问题,那么魏吴联军重新调整好战术,仍然是实力占上风的那一方。
                          事实上,战斗当天,吴国找第三方了解了倾情的作战方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那蜀国又是如何取得最终胜利的呢?


                          IP属地:江西14楼2017-05-07 02:05
                          收起回复
                            第三阶段:合纵连横篇
                            来日再战,如果魏吴联军找到正确方法,各与蜀国大战三轮,
                            正常的剧本应该是蜀国赢下前两轮,兵力消耗殆尽,魏吴拿下第三轮,吹响反攻号角。
                            战争的关键点仍然在白虎,哪怕六战中蜀国拿下五场,只要吴国能够在最后拿下白虎,
                            扼住蜀国兵线,蜀国面对的局势依然是危如垒软。
                            但是,发生了三件事:
                            1、蜀国吟伯瑜在帖子中暗示吴国可能“另有所图”,魏国某指挥官信了,退出了联军指挥群;
                            2、蜀国拿下皇城后,魏吴自动结盟,天下一统主力部队空降到青龙战场,此时已不见魏军;
                            3、因为指挥群散架,作为友情助战方的吴国三国战记主力部队出完免费后,已不愿再复活硬拼。
                            也就是说,魏国放弃了千古一帝的争夺!


                            IP属地:江西15楼2017-05-07 02: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