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刀(二)刀本体
如果让你写一写中文里有关刀的各个部位的名词,如:刀头,刀尖,刀刃,刀把,刀柄,刀鞘,刀。。。。
再写一写各个部位的更详细的分类,如:宽刃,窄刃,,,,,,你能写出几个呐?
说实在的,我真的写不出几个来,估计大部分人也和我差不多。期待河里潜伏着的刀剑专业人士浮出来指点一二。
下面,我们来看看日本人制定的的关于刀的名词吧。
(幸好日本人也用汉字,如果是英文的话,我就真不知道怎么用汉字来表示这些名称。为了表达准确,在以后的文章里,我会尽量使用日文的名称。为了区别,我会在日文名词上加双引号。)
让我们先从刀尖看起。

刀尖称为“切先”,有些书籍里写为“锋”,汉字不同,但发音一样。刀尖向刀身过渡的部分称为“帽子”,很形象,都是顶在头上的东西。“帽子”的刃部弧线称为“fukura”,对应的汉字没有查到,估计是“膨”字。后文如果还出现的话,姑且用“膨”字来表示。
贯穿刀身中部的那条棱线称为“镐筋”,它是真个刀身的灵魂所在。“镐筋”将刀身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面是“刃”部,上面相对平坦的称为“镐”部。
所以,刀尖和刀刃的交界线是一条垂直于“镐筋”的直线,称为“横手筋”。“镐”部和刀尖的交界线则是一条弧线,称为“小镐筋”。由此,这几条线的两个交点称为“三头”、“三角”还有“小镐先”。
紧跟在“横手筋”的后面2、3寸的刀刃被称为“物打”,是挥舞起来速度最快、劈砍最有力的部位。所以,在锻打和研磨时这部分刀刃的要求就和后面的刀刃不一样。
数一下,刚刚开始一个刀尖,已经有几个名词啦?
要知道,有名词的地方就会有研究,就会有分类,就会有设计要求,就会有质量管理。
比如,根据“锋”的大小,可以分为“大锋”,“中锋”,“小锋”和“猪首锋”。而“膨”的弧线又有瘦削锋利形的“膨枯”和圆润丰满形的“膨付”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