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手游吧 关注:4,322贴子:13,255

【小说连载】寻鬼师的惊奇人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长期连载,欢迎收藏,吧务求精~~~
——来自绿易贴吧客户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06 14:44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06 14:45
    回复
      默默的开始更行了,快来人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06 14:47
      回复
        楔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我是说书人老鬼,只不过我习惯将那些自己曾听到过的故事通过网络说给很多人听。
          慢慢地听我说书的人多了,在众人的怂恿下,我索性便将那些他们认为精彩的事情写了出来。没有人知道,这些众人眼中的故事,,其实都曾真实地发生在这个世界上……
          后来,很多读者都说我的师父臧老师是贯穿我迄今为止六部作品的灵魂人物。对此,我不知该如何回答。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06 14:48
        回复
          打滚打滚求围观啊[表情][表情][表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06 14:49
          回复
            可能的确是这样的,我以前的每部作品中虽然只是蜻蜓点水般地略微提及师父,但他的存在却始终关乎全文。
              关于师父我并不是太了解,伴随师父的时间也短的可怜,我更没有从师父那里学到什么。很久之前就有人希望我开讲师父的故事,我怕辱没师父不敢乱写,所以一直搁置到今日。
              随着作品越写越多,至此已是第七本。虽说没什么成就,但我对讲述师父故事的欲望却愈发的强烈起来。
              于是结合部分往昔的只言片语和相关的文字记载,我决定把师父那传奇的一生写下来,作为我们这一特殊职业人群的一份记录,也作为我对师父的一种怀念。
              我闭上眼睛,黑暗之中师父当年的风采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彷佛一切都没有变,时间又回到了那一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06 14:50
            回复
               我是寻鬼者。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那年的秋天,农历九月十一公历十月十五,我出生了,也因此我的名字叫做臧秋生。那年中法条约划遂溪、吴川两县部分陆地、岛屿以及两县之间的麻斜海湾为法租界,当时被统称为广州湾。早在此之前的1898年,长久存在于民间的义和拳民们在赵三多的领导下,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06 14:51
              回复
                1897年,山东曹州的德国传教士被村民打死,德国趁机出兵占据胶州湾和胶澳,一个月后俄军进入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法国则占领威海和我出生的广州弯。
                  中西关系日益紧张,山东响马名天下,自古以来逢乱世,山东必出响马,而今洋人占据了山东多地,山东人奋起反击,这才有了义和团改“反清复明”的口号为“扶清灭洋”的事情。
                  时任山东巡抚的毓贤改剿为抚,提出“民可用,团应抚,匪必剿”的方针,义和拳民们被招安纳入民团组织,从此影响后世历史发展进程的义和团正式诞生了。
                  从那时起,山东河南两地的义和团运动开始逐渐走向高潮,可随之而来的却不是想象中那样的对敌洋人,而是民不聊生。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06 14:52
                回复
                  洋人被称作是大毛子,而教徒和用洋物者也被从“二毛子”到“十毛子”划分出诸多不同的等级和称呼,很多无辜的人遭受其害,许多地痞流氓混入义和团的行列之中,烧杀掠夺尽报私仇,稍不如意就给别人冠上二毛子的名声,便可随意处置,手段相当惨忍。
                    1899年袁世凯任山东巡抚之后,因为国际局势和个人利益开始庇护洋人,并且对义和团行敌对与绥靖双重手段。
                    1900年1月,慈禧因西方势力干涉政事,企图还政于光绪而大为恼怒,从而发布维护义和团的懿旨诏令。朝廷宣布扶持义和团,并给义和团发放饷银,邀请义和团到天津开坛聚众,大批义和团成员开始涌入直隶,不仅在天津,更占领涿州保定等华北要地,义和团势力渐大。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06 14:53
                  回复
                    我不是蝗虫,我不是蜈蚣,我只要贱哥哥,完美的爱情~~~~[表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06 14:54
                    回复
                       同年尚且在襁褓之中的我也随着父亲来到了涿州,我祖籍是河南郑州人,有两个兄长,后来又有了一个妹妹。母亲后来也是因为妹妹的出生落下了病根,不久后就离开人世。不过此后事发之时妹妹并未出生。徒增的变故导致家道中落,一家人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我们的妹妹也成了个生来就没有父亲的遗腹子。
                        父亲是义和团之中的倪赞清手下乾字门的大师兄,地位也并不算低,因此虽然我们兄弟几人都在义和团中长大的,但幼年时也并未受过什么苦。
                        1900年,英国海军提督西摩尔率两千余名八国联军从天津准备侵入北京,却在廊坊遭遇义和团阻击,最终这群洋人的联军溃败,但我方也死伤惨重,我父亲也战死在敌人的枪炮之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06 14:56
                      回复
                         从此之后当时身怀六甲的母亲带着我们叫苦无门,开始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俗话说人走茶凉,盛世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在这乱世之中。
                          战乱之中,家人走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大哥跟着义和团杀入北京,而二哥与母亲则抱着我跟随难民潮准备回河南老家。
                          途中母亲生下妹妹后不久就死了,二哥当时才十三四岁,抱着我和刚刚出生的妹妹在路边乞讨为生,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都活了下来。路途漫漫,一路靠要饭回到河南老家的时候我已经五岁了。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已经塌了,家里也没剩下什么亲戚,二哥在房子的瓦砾中刨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找出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06 14:57
                        回复
                          我们就这样搭起了间十分简陋的茅草土坯房,雨天漏雨夏天燥热,二哥靠给人家打短工养活我和妹妹。三年后,迫于生计,无奈之下妹妹被卖走了,只剩下我和二哥相依为命。妹妹被卖掉的那天,我唯一的记忆就是自己第一次知道了吃饱是什么感觉。
                            那时候的日子只能用活着来形容,一切都是为了混口吃食。又过了七年二哥去给人家当长工,却因为不慎打碎了人家的器物被活活打死。
                            从此,我独自一人,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为了生计离开家乡再度乞讨为生,那一年我已经十五了。
                            当时流传着山东相对富庶一些的消息,我便想去山东讨口饭吃,一路上我要过饭也给人家打过短工甚至当过小偷。国有国法,行有行规,那年头的荣行、丐帮都不是想进就进的,有组织有纪律,我这么一个外来的人,要么就要加入他们受制于人,要么就要滚出人家的地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6-06 14:58
                          回复
                            我不想被他们利用和约束,于是我挨了不少打到处被驱逐,有时候刚要来或者刚偷来的东西还没被捂热了,就会被帮派成员抢走,运气好了往屁股上踹一脚赶走,运气差了甚至会被打到吐血。
                              就这样我一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胶澳,说起来,也多亏了二哥能识文断字,虽然不能出口成章才华横溢,但也总比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目不识丁之人要好的多。
                              早在二哥没出事儿前便教给了我许多,起码基本读书写字儿不成问题,凭此我在胶澳谋到了一份杂货铺伙计的工作。平日里除了卖货送货,还要帮着老掌柜的简单的记账等等。
                              胶东口音虽然听起来别扭,倒也与河南话没有太大的区别,起码我还能听得懂,很快地我便融入到这里的生活当中。
                              老掌柜对我很严厉,动辄便要挨上一顿打骂,可他却能管我一顿饱饭,并且有个住的地方。掌柜的一家三口人,有个和我差不多大小的女儿,长相普通,虽说不上眉黛春山秋水剪瞳,却也身材高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6-06 14:59
                            回复
                              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06 15: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