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区的平安广场南侧出现了一排醒目的自行车,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关注。记者来到广场时看到每辆自行车的锁桩上都设有刷卡区、印有微信二维码,一位市民正刷卡准备出行。“我以前在外地骑过公共自行车,在平安还是第一次见,公共自行车刚出来我就办了一张卡。”黄先生告诉记者,公共自行车不仅低碳环保还能锻炼身体,汽车在交通拥堵的时候出行很不方便,也不容易找到停车位,自行车则方便很多。
随后记者联系公共自行车的运营公司,了解到公共自行车于6月2日开始在平安区试运营,共有9个站点300辆自行车,分布在平安区的各个主要干道,市民使用完自行车后只需将车停放在附近的站点。“16至65岁的市民带着身份证及身份证复印件就可办理车卡,本地户口的市民办卡要缴纳130元的押金,外地户口330元。租赁自行车三个小时之内免费,三小时以上每小时递增一元,六小时以上每小时3元,每天最多扣20元。”该公司的徐小姐告诉记者,目前已有120多人办理车卡。
公共自行车不仅方便了市民出行,更满足了市民骑行游玩的需要。海东市自2015年被选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以来,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的发展目标,并出台《海东市慢行系统规划》。将来市民及外地游客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小峡口景观桥、平安心湿地文化公园、柳湾湿地公园、古城崖公园、体育公园、石林文化园等景观点游玩。平安区住房规划与建设局的工作人员米岚岳告诉记者,骑行路线周围配有驿站、休息点、商业点和停车点,可为骑行游玩的人提供便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