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结构什么的我就不一一翻译了,感兴趣的人也不多,如果有兴趣可以楼中楼讨论,括号外的内容来自《Snack》-firefly books出版社,括号内依旧是我脑洞大开的注释)
从蛇的鳞片开始讲起吧:
1)鳞片和蜕皮
和其他的爬行动物一样,蛇的全身由鳞片覆盖。头部的鳞片会大一些,有时候甚至变成“盾”状,大片的鳞片对称排列,细小一点的不规则排列。背部的鳞片小而有规律,有时会在背部中线形成脊。而腹部的鳞片则更大更宽,一直延伸到颈部和尾的基部。(蛇的斑纹也就是由不同颜色的鳞片拼接形成的啦~)
(图1 幽灵 头部、身体鳞片的形状是由明显的区别的)
(图2 扩散没有花纹的腹部)
(图3 基伍树蝰 当然,不一样的蛇的鳞片是各有特点的,所以鳞片的排列和形状也可以作为分类的标准。)
蛇皮的最外层是一层连续的角质,不能拉伸,就像我们的指甲和头发一样。这层角质由死亡的细胞构成,为了生长和修复损伤,这层角质必须定期褪掉(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蜕皮啦~~~)。蜕皮的频率取决于生长的速度,年龄小的蛇的生长速度会稍微快,蜕皮也更频繁。(所以成蛇的蜕皮频率会慢下来。)
(图4 我第一条蛇蜕下的第一张蛇蜕~~~)
在蜕皮的最初节段,表皮失去光泽变成奶白色,这是因为表层下会分泌一种润滑物质。这个现象在眼睛的地方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会持续几天,甚至会在此现象消失之前持续三周之久,这段时间内蛇可能看不清楚,并且一直躲藏在躲避里。许多蛇在这个期间会拒食,被打扰的时候表现得易怒。(这个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毕竟看不见了,心情不爽,神经质,这个可以理解吧?)
几天之后,蛇又重新能看清楚了,这时候它们就开始不停地蹭地面,石头,或者其他任何粗糙的表面,来帮助老的皮顺着吻部的顶端和下颌轮廓褪下,随着蛇向前移动,蛇蜕就被拉下来了。在这一过程中,蛇蜕会被外翻(想象一下脱袜子)。(书里提到了海蛇,大致意思就是:由于在海里并不经常能找到东西蹭,所以它们会把自己打个结,然后自己蹭自己…………)
鳞片的表面结构是能够适应蛇的多种生理需求的。比如说,地栖蛇的腹部鳞片通常比较发亮,看起来很光滑的,这有可能有助于减少它们在爬行时与地面的摩擦力。但是因为腹部鳞片不总能被看见,所以尽管它比较闪,也不会引起捕食者或者猎物的注意。因为同样的原因,蛇背部的鳞片则是不反光的。许多栖息在土壤里的蛇有着闪光的鳞片。这种闪光可能没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这种鳞片的结构却显示这种鳞片能够有效地防止泥土和灰尘粘附。(闪光只是附带的,关键是防尘~)
(图5 我那条血红蜕皮前蜕皮后的对比……通常情况下……应该反过来才对……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微博的水印消不掉,不过我已经改名了,搜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