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吧 关注:21,519贴子:86,577
  • 28回复贴,共1

感觉崇祯真是渣操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少人说什么他是虽非亡国之君摊上了必亡之国,真是放屁,就算内有流寇、外有强敌,这个局面不会大搞团练军吗?农民起义可能打赢官军,但绝对打不赢地主武装,这是黄巾、瓦岗、黄巢等前辈留下的经验教训,一个老太婆都敢放手启用曾国藩、左宗棠等人,你堂堂天子怎么这么缩手缩脚?而且有了团练军,虽然人力物力没法为中央所用,但外敌也别想用了,如果硬要入侵,就会面临和当年辽入关灭后晋一样的窘境——兵马粮草都在各路军阀手里,根本没法组织走狗汉军,只靠一点嫡系打上一两场硬仗就受不了,只能退回老家。而且辽东经济基础根本不行,如果入关抢不到东西就得挨饿,说不定还会自爆。扔掉中央集权的遮羞布,换两个大敌之死,赚翻了好吧。就算团练军阀要威胁皇权也得先打出个董卓曹操来,这个局面起码能给明朝延寿五十年,就算被大军阀赶下台好歹还有个归命侯、安乐公做做,起码不会让人灭了族。一道圣旨就能缓解的局面被这二货搞成那样,拜托各位吹谁也别吹这个傻帽。


IP属地:山东1楼2017-06-14 12:45回复
    见识少别在这放弃,明末有几个将领去打李自成的时候,手里是没兵的,都是靠自己招自己练的,不就是地方军阀?不同的是他们是绝对服从皇帝的,不会有异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6-15 06:36
    收起回复
      你懂什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6-15 10:39
      收起回复
        圆嘟嘟没放手用?用出了五年平辽的骗局。杨嗣昌没放手用?用出了襄王身首异处。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15 22:39
        收起回复
          楼主,你好好聊解,研究一下那时候的历史再说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16 11:23
          回复
            不要乱说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6-16 11:23
            回复
              谁都知道,大明王朝修了200多年的长城,防御北方的入侵,可谓固若金汤,对于这样一个超级堡垒,只有从内部才能让他崩溃这一条途径,早在金代,就曾有奸隙秦桧害死岳飞的先例,所以满清想要在明朝内部扶植一个新秦桧,明朝人肯定不会重蹈覆辙,那就只有把皇帝“策反”这一条路了。
              明朝崇祯皇帝是卧底的理由如下:
              1、大杀反清官员
              明朝崇祯皇帝在位17年,有人统计过,他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14位兵部尚书。杀***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多达11人,杀死巡抚11人、逼死1人。这还都是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被他抓进监狱关押、殴打、间接逼死、战死、自杀、判刑的相当于现在省部一级的官员可能多达几十人。崇祯十四年,也就是亡国前三年,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具有大臣资格的官员就多达145人,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具有大臣资格官员的1/10。
              这里面最著名的就包括开炮击伤清太祖的袁崇焕,皇太极包围北京的时候,崇祯就想消极抵抗,一心等清兵破城,让大明完蛋,嘿,袁崇焕这个挨千刀的,在城外两次击退清朝的军队,崇祯不给袁崇焕的军队吃喝,想困死他们,也没得逞,最后清军无奈,放弃攻城,走了,崇祯气的火冒三丈,立刻把袁崇焕碎尸万段!

              反正谁跟清朝作对,谁就要被明朝崇祯皇帝除掉,以至于每次清军入关劫掠,明朝的将领都在后面小心伺候,就是不敢交锋,怕万一打死了八旗将士,回去非被崇祯弄死!
              2、崇祯坚决执行清太祖“杀儒”的路线
              众所周知,清太祖努尔哈赤最恨儒生,据历史记载,他每攻克辽东一座城市,都要搜查儒生,一经发现,立刻处死,其目的无非是消灭汉人中的智囊,试想,如果刘邦身边的张良被秦始皇早早杀了,就凭刘邦这猪脑子,能当上皇帝?如果朱元璋没了刘伯温,就这皇觉寺的要饭和尚,能登上天子宝座?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七日早朝,明朝崇祯皇帝看着哭天抹泪的诸臣,只是用手指在桌案上写下“文臣个个可杀”六个字,可谓一下道破努尔哈赤重要思想的精髓。
              3、崇祯明确告诉大臣,我是大清的人
              就在崇祯满心要等大清兵来北京的时候,却让李自成抢了先,当时皇太极就想出兵救革命战友崇祯兄弟,可范文程嫉妒崇祯,死活不让皇太极派兵,说等几年,中原大乱,李自成不死也伤,到时候救崇祯一样来得及,没想到李闯祸动作太快,刹那间就把北京拿下了,明朝崇祯皇帝没盼来和皇太极会师,只能先殉了大清国了,临死前,他说出了下面的一番话:“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也就是说,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6-18 16:07
              收起回复
                t也就是说,我崇祯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跟你们这些明朝官员不是一类的,等大清兵来了,你们是亡国之臣,我参加八旗革命时间早,觉悟早,所以大清才是我的国,我不是亡国之君!我是革命的功臣,如果大清有电影厂的话,一定要拍一部《紫禁城里的红岩》,歌颂我在革命胜利前夕英雄就义!死得其所、死得快哉!!
                4、崇祯临死前也不让“儿子”南下
                明朝崇祯皇帝有三个儿子,大臣们曾建议他让孩子们南下,作为明朝复兴的希望,崇祯心说,那还了得?为了大清能够顺利拿下中国,这几个孩子一个也别想活,结果,都困在北京城里了,等清兵一来,全宰了,明朝其他的宗室为了争抢“皇位”,打破了头,自相残杀,给了大清各个击破的机会,这都是崇祯眼光长远啊,死后杀人,佩服佩服!
                有人说,你别胡说了,崇祯能忍心杀死自己的骨肉?这话得两说,明朝历史上,很多皇帝出身来历不明,比如明英宗的妈妈是谁,就是个谜,到底是不是朱家的种儿很难说,你怎么知道那三个孩子一定是崇祯的后代?再说,过去有这种事,某些女革命者抱着孩子,敌人来搜查,孩子要哭,为了不暴露大家隐藏的地点,母亲死死捂住孩子的嘴,竟导致孩子被憋死,崇祯是堂堂大老爷们,不会比一个妇人还心慈手软吧?无毒不丈夫嘛!为了革命事业,什么都要豁得出去才行!
                5、崇祯暗中议和
                大明朝吸取宋朝求和亡国的教训,对于外来的压迫,向来极其强硬,皇太极一时半会打不下山海关,就想以停战为条件,向明朝勒索钱财,明朝崇祯皇帝当然要配合,于是找到兵部尚书陈新甲,暗中达成和议,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源源不断输往清朝,支持八旗革命事业,解决辽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困难,没想到,走漏了消息,明朝大臣一片反对之声,说我大明300年,从没有对外虏屈膝过,这个皇帝是怎么了?还是不是大明的皇帝、朱家的子孙了?崇祯一看不好,要暴露自己卧底的身份就坏了,于是忍痛杀了陈新甲,嫁祸于他,这才度过了政治危机,皇太极知道此事后,也连连说“好险好险”,幸亏崇祯机灵!
                6、死后被清朝追认烈士
                明朝崇祯皇帝死了以后,多尔衮率领八旗革命将士,攻破了山海关,占领了北京城,第一件事就是给革命先辈崇祯发丧,给他修了陵墓,叫思陵,向他表达了革命战友无限哀悼和思念,并追认为八旗烈士,谥号“庄烈”帝,并出兵剿灭李自成,为他报仇!
                纵观世界历史,还没有一个像清朝这样给前朝“皇帝”发丧的记载,如果崇祯不是卧底,怎么可能得到死后追认烈士的待遇?
                7、谁带领崇祯走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18 16:10
                收起回复
                  大明朝,崇祯无解。


                  9楼2017-07-30 22:05
                  回复
                    穷的军饷发不出 没有氪金 早晚红警就知道 没钱爆不了兵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9-26 12:42
                    回复
                      财政奔溃 土地兼并 土地承载不了人口 商人(投资读书人的朝堂代言人)只为私利而不顾大义


                      IP属地:江苏12楼2022-05-27 11:04
                      回复
                        11年四省灾荒你让大军阀去哪里打响粮来吃,打外面你过去他就跑了,打赢了也没钱,打里面不仅救不了国风评还更差😂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1-04 16: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