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47,026贴子:2,620,218

【转】东德的KSK:第四十“威利·桑格”空中突击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6-19 15:26回复
    50年代末民主德国和其他华约缔约国都要设立空降部队。相关需求同样来自苏联,而且从1955年起联邦德国也已经有空降部队。
    60年代初成立时是一支空降营,因军事条令的变化而几经整顿和改名,直到80年代中期升为团,但仍是独立作战群。
    这支空降团早期被组织得像一支典型的国家人民军轻步兵营,可拆为若干个独立连使用。其间更灵活的空降兵战术被采用:空降部队可拆得更小。五六个空降兵编为一组从而可以完成更多的任务。但种种的限制——如缺少相应的运输机和直升机,让长期阻碍特战小组战术的运用。该营特别留意近距离格斗和射击训练之类的军事训练。一些优秀者被训练成特种兵、狙击手和蛙人。该营战士每年需完成10到15次跳伞,无线电通讯、爆破、爬山和滑雪训练;部队情况每半年受陆军司令部审查一次。
    改编后该团仍拘泥于苏联空降作战条令。另外供新军事条令使用的飞机数量仍无较大增加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7-06-19 15:32
    回复
      第四十空中突击团的空降兵(和特种兵)的任务是当华约组织对外作战时在敌方领土上打击敌交通线,获取敌战略情报,侦察敌战略纵深情况,夺取或破坏敌补给物资和标志性目标并在敌后牵制其兵力。首要任务是在敌后破坏敌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为友军战机和火炮提供敌方目标的准确方位。观察敌人在交通枢纽的调动情况。寻找敌方军工企业和军用设施。
      袭击或埋伏是主要的作战方式。任务是有可能完成的,但得有潜伏敌内的间谍人员,而且作战计划不能忽视最小的细节。他们需要完成下列任务:
      一、夺取或破坏敌方核生化武器运载和发射系统、各级指挥机构、电子战系统和其他重要武器系统;
      二、夺取或破坏敌方重要桥梁、水坝、调车场、港口、机场、仓库等;
      三、暗杀或抓捕敌方要员;
      四、歼灭敌方纵深内部队。
      渗透是受过特别训练的士兵经常干的任务。这些士兵可能的运用方式为:
      一、暗杀或抓捕敌方要员。如有需要,从敌后押回被抓要员;
      二、渗入已加强戒备的敌方要地并完成预定任务;
      三、在被占敌方领土上培植亲苏亲东德的势力;
      四、在形势紧张时或战争爆发前派往敌后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7-06-19 15:38
      回复
        赶上直播了,O(∩_∩)O哈哈~,楼主快点更新,


        6楼2017-06-19 15:40
        收起回复
          东德人民军的空降部队直始至终使用轻武器,其中使用的武器为东德版AKMS:MPi-KMS突击步枪(也称MPi-KMS-72)
          这种为空降部队研制的折叠枪托型AKM是在1970年开始的,护木已经是采用塑料聚合物,设计人员采用了与原版AKMS不同类型的折叠枪托,最有特色的是枪托的支点固定在机匣上,因此可以方便地换装固定枪托,东德就是用MPi-KMS-72赚取了不少外汇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6-19 15:56
          回复
            第四十空降团使用的狙击武器主要为德拉贡诺夫SVD狙击步枪
            然后一种就是东德仿造的AK74——MPi-KM74突击步枪,并从1985年起开始将这种600米范围内相当有效的步枪供狙击小组使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6-19 16:04
            回复
              采用的手雷是F1和RGD-5卵式手榴弹,手枪是东德仿造的马卡洛夫PM手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06-19 16:31
              回复
                空降兵的班用支援武器为RPD与RPK轻机枪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6-19 16:32
                回复
                  反坦克武器为RPG-2、RPG-7火箭筒、RPG-18一次性火箭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6-19 16:38
                  收起回复
                    第四十空降团装备的单兵压制武器为M-43迫击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6-19 16:45
                    回复
                      SPG-9D无后坐力炮,这种火炮多由UAZ-469吉普车搭载以提高机动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7-06-19 16:50
                      回复
                        第四十空降团的装备与伞兵部队同样多数为夏季作战服,除了特殊的伞兵头盔和脖子及手腕处密织的松紧设计之外,仅有的能辨别出东德人民军空降兵身份的就是他们那顶的灰棕色野战贝雷帽,这是过分显眼的橙色帽具在部队在“战术行动中”使用的替代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06-19 17:03
                        回复
                          第四十空降团的制服于1962年在制服变动受到批准之后,官兵则不戴钢盔而戴灰棕色贝雷帽,1969年起改戴橙色贝雷帽。
                          制服本质上与东德陆军的其他部队所穿着的没有区别,它在有些方面让人联想起老牌的德国军事传统。兵种色为亮桔红色,它不仅展示在领子、肩章和袖子上,同时也是贝雷帽的颜色——义务役军人在上面佩戴小号的金色、黑色、红色三色版本的东德国徽,军官的则为同种样式但部分被银色橡树叶花冠所围绕。
                          领子上的传统的铰合纹编织体边缘代表士官;肩章上的这种装饰则是士官的象征,肩章兵种色的展示则实际上与德三国防军的方式一样,虽然它采用的是相对便宜的现代材料。
                          义务役军人的袖口顶端带有一圈银灰色镶边,其下方是两只银灰色铰合纹式样“短杠”,上面中心装饰的是橙色“亮条”——军官的版本袖子上也带同样的滚边,但“短杠”的品质更高。左上臂位置的降落伞图案徽章则是空降部队标志性的装饰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7-06-19 17:09
                          回复
                            伞兵贝雷帽使用橙色而不是通常会选择使用的栗色是为了纪念15世纪德国农民起义时使用的帽子颜色。所以领章也是橙色的,上面带有银灰色的降落伞/飞翼图案(图中第三个标志);军官的这种领章则带有银色镶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7-06-19 17:11
                            回复
                              70年代初这支空降部队隶属东德驻波茨坦的北方军区,1971年12月1日更名第二空降营,1972年前受北方军区的指挥即陆军司令部的指挥,又在1972年11月8日起正式改名为第四十空中突击团。空降部队的成员们大多是志愿兵,服役期至少3年。
                              从1984年起也有些后勤单位等如补给与运输连、连部和维修连。然而实际上空降兵多为职业战士。
                              1960年3月1日第五摩托化步兵营被部署在吕根岛的普罗拉,其任务是尽快训练出精锐士兵。1961年9月才装备伊尔-14运输机,空降营有3个各有80名士兵的空降连。
                              1962年2月28日部队授名第五空降营,受陆军司令部调遣,并于当年起参加华约联合军演。
                              1981年部队从吕根岛的普罗拉移防到波茨坦的莱赫宁军事训练基地。该基地作为东德国家人民军最好的训练基地,并具备吕根岛没有的优势。
                              至1991年两德统一后,第四十空降团乃至整个东德人民军遭受东西合并的命运,只有少量官兵选择并入德国联邦国防军,作为精英代表的第四十“威利·桑格”空中突击团从此在世上消失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7-06-19 17: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