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806,012贴子:58,476,664
  • 8回复贴,共1

所谓把人听不到的低频率通过别的形式展现出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不懂明明听不到的频率,展现出来干嘛,演出者击鼓声3秒,你非要听出5秒延长,有什么用?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7-10 10:51回复
    听起来空灵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7-07-10 10:54
    回复
      所谓的下潜,20hz,听不到的东西你给听到了这还叫高保真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7-10 10:55
      回复
        听不到但是可以感觉的到,但是就感觉可以差很多,比如flac格式的无损和dsd格式的无损理论上来说都超过人耳的极限了但是dsd明显比flac好,而且一耳朵就能听出来。


        IP属地:上海4楼2017-07-10 11:06
        回复
          低频量有大有小,有弹性没弹性是有区别。而我测试了低频下潜一般的耳机,到30hz大部分是没问题的。所谓下潜好,要把作曲家自己都听不到的30hz以下声音给听出来,这就叫好?还是欣赏音乐吗?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7-10 11:08
          回复
            按楼主的思路 估计各位发烧友人手一部监听,没监听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玩耳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7-10 11:24
            回复
              有的人就是要这么一点感觉显得自己很有档次 这很hifi(脑放)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7-10 11:55
              回复
                下潜指的是80hz以下的能明显感觉到的低频。dsd听感比pcm好是因为采样率高很多。刷频响范围只是给小白看的,耳机的好坏主要还是在40hz~8khz的失真度,“感受的到”能够带来更好的结像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7-10 16:37
                回复
                  频率响应和声波频率延迟不是一个概念,一部分低频人耳听不到,但是身体的毛发和皮肤可以感受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07-10 21: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