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吧 关注:719贴子:43,647
  • 7回复贴,共1

《大乘起信论》说真如与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7-22 02:05回复
    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7-07-22 02:0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复次,此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7-07-22 02:07
      回复
        所言空者,从本已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7-07-22 02:08
        回复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满足,则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相应故。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7-07-22 02:09
          回复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7-07-22 03:15
            回复
              复次,依不觉故生三种相,与彼不觉相应不离。云何为三?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7-22 03:21
              回复
                《起信论》说:“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然后以水相与风相,不相舍离,来比喻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这是我国大乘佛学思想的核心观念。
                鉴于其它帖子又在讨论何为“性空缘起”。其实,if 性空 then 缘起 = if 无 then 有 = if 静止 then(心)动。《起信论》著名的三细六粗说:“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正是表达相同的概念。
                至于“从无到有,从静到动”,到底是佛家概念还是道家思想,则请由各位看官自行判断。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7-07-22 0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