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桑海…小圣贤庄……”这是张良脱力晕倒前的最后一个念头。
韩国破灭的那天,张良与卫庄等人失散,他浴血奋战杀出重围,回望浓烟和烈火中的故国,他想起了韩非曾经说过的话:“如果,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发生了,你还可以去桑海,找我的老师,荀子。”
“凌虚?张良?”荀子坐在张良床前,看见了一旁剑架上的凌虚剑。他打量着满身伤痕的张良,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韩非——他也是那样,每一寸筋骨都透出百折不回的坚毅。
“前辈…这里是?”
“你醒了?这里是小圣贤庄,刚刚你晕倒在我们山门前了。”荀子扶他坐了起来。
“这里是小圣贤庄?莫非…您就是韩国公子非的老师,荀夫子?”张良眼中满溢绝处逢生的喜悦。
“正是。”
“在下张良,多谢先生救命之恩!”张良俯身要拜,却被荀子阻下:“你身上有伤,不必行礼了。刚刚你说,你叫张良?韩国五代为相的张家?”
听到这里,张良的眼神黯淡下来,“韩国,已经覆灭了。”
“是韩非要你来这儿的吧?”
“是,可是韩兄也……”张良沉重地长叹一声。
荀子眉头深锁:“我已经知道了。而且他出使韩国之前,曾写信向我推荐你,让我收你为儒家弟子。没想到原来还有这一层意思。”
张良的心抽动了一下,耳边萦绕的是韩非的声音:“子房出口论语,看来你是比我更适合到桑海念书啊。”
荀子顿了顿,说:“那你留下吧。”
此时,门外一人健步生风,跨进来一头拜倒:“师叔,万万不可啊!”荀子转头一看,见是伏念,登时雷霆大怒:“放肆!给我出去!”
伏念意识到自己一时情急坏了礼节,于是退到屏风外面,再拜道:“师叔,韩国新亡,我们若是收留故韩贵族,恐怕会惹祸上身啊。”
“你倒是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就是因为你的明哲保身,你看现在小圣贤庄成了什么样子!给我去你孟师叔坟前跪着,好好反省!”一段风雷霹雳般的训斥砸来,伏念虽心中不平,但不敢违逆,唯有退下。
张良深知自己身为亡国之臣,不忍心连累小圣贤庄,况且他们师叔侄之间似乎有什么误会,自己也不愿夹在中间让两方难堪,便说:“夫子,在下实在不便在此叨扰,还是……”
“无妨,你只顾安心养伤吧。”荀子看着张良,他绝不肯让这孩子受半点屈辱了。
颜路缓步走到了跪在坟前的伏念身边。“师兄,我都听说了。”
伏念面不改色地沉默。
“灭国不杀旧臣。再说秦国得了韩国,根基尚未扎稳,若是再挑起事端,难道就不怕韩国遗部联合各国群起而攻之吗?这一点师兄尽可放心。”颜路话锋一转,“不过,我更想知道,师叔对你的误会,还有孟师叔,究竟是怎么回事?”
伏念扭过头去,似不愿再提起当年的事。颜路则仰天长叹道:“我闭关三年,没想到出关时,竟恍若隔世。藏书阁毁了,孟师叔死了,韩国亡了,这很难让人不把它们联系在一起。”
“荀师叔也是这样想的。”伏念终于开口。
“所以,藏书阁的火,是人为的?”
“确实没有人会相信意外失火的说法,因为在此之前,李斯的人曾经来过。”伏念艰难地回忆那段往事,“李斯并没有亲自来,他派来的人十分无礼,一上来就说:‘交出苍龙秘藏'。”
“苍龙秘藏?”
“我当时也是第一次听说。荀师叔十分厌恶他们的态度:
‘李斯就是这样管束他的手下的?'他并不回答,而且讽刺起李斯来了。使者顿时大怒,扬言道:‘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到时向你们齐王告个小圣贤庄窝藏秦国罪犯,把你们这儿翻个底朝天,就不信找不到我们要的东西。’
我们当然不会屈于他们的威胁,可当时秦军在韩国锐不可当,君上害怕下一个就轮到齐国,竟然准了他们搜查小圣贤庄的要求,而他们承诺,五年之内,秦齐友好不战。
两位师叔对此十分不满,而情势已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我们若是抗命,罪同谋逆。我便说,既然我们坦荡,也不怕什么搜查。我们意见相左,发生了一场争辩,他们的态度越是强硬,我便越觉得所谓的苍龙秘藏是确有其事的。后来,荀师叔丢下一句‘你是掌门,总以大局为重!’就拂袖而去。”
“最后他们来搜查了?可有搜到什么?”
“那天他们没有收获,可是从此以后,孟师叔终日埋首于藏书楼,不进饮食,我怎么劝都没有用,大概是第四天的夜里,藏书楼失火了。孟师叔身体虚弱,没能逃出火海……”
颜路沉痛地闭上了眼:“荀师叔一定十分悲痛,他的高徒韩非子死在秦国监狱,另一位弟子助纣为虐,而他长年被儒家的前辈们视为异端,只有孟师叔与他最为相惜,如今连也遭遇不测……”良久以后,他说:“也许,唯有时间才能抹平伤痛。”
“他不愿见我,我也能够理解,我能做的也只有跪在这里思过了。颜路,你能否替我,去探一探那新来的张良?”
颜路静默地点了点头。
叩、叩、叩。
“请进。”
颜路拱手:“在下儒家弟子颜路,听闻荀师叔新收了一位青年才俊,特来拜访。”
张良一贯有礼:“不敢不敢。在下张良,见过师兄,师兄叫我子房就好。”
“子房?流沙组织的中流砥柱,韩非子的忘年之交,早有耳闻。”颜路笑道。
身世飘零,往事如烟,张良不禁悲从中来:“那些故人,如今或是天各一方,或是阴阳相隔了。”
“过去的事情就把它忘了吧,从此就在这里潜心研学,修身养性,岂不是一件乐事?”
“有些事情,越是想要忘记,反而越是时时萦绕在你脑海。我没有修炼过坐忘心法,要忘记恐怕不是易事。”
“子房博闻强识,果然名不虚传,我却要叫你忘记,可真是‘不知人,不知言’也!”颜路收起笑容,又道:“不知子房可曾听说过,苍龙秘藏?”
“以前听韩兄提起过,是关于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据说,谁参透了其中的奥义,谁就有了一统天下的力量。”
“东郡有传闻,说秦王正准备造一艘大船,到海外寻访仙人。”
“师兄的意思是,秦王已经找到这个秘藏,而且韩国破灭让他更加相信自己掌握了统一天下的力量,所以要造一艘大船请仙人相助,解开秘藏谜题?”
“不错。”颜路投来赞赏的目光,转而变得忧伤:“可是,谁又能真正掌握得了天下呢?”
听了这句话,张良想起,颜路正是传说中天子三剑中的含光的主人,如今连天子也不知所踪,谁又能真正地拥有天下呢?他怆然道:“天下,本该是天下人的天下,只有天地之法,才是永恒的主宰。”
颜路浅笑:“或许,从今往后,你要学学‘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了。”
一个月后,张良在小圣贤庄举行了庄严的拜师礼,不出三年,伏念、颜路、张良被坊间誉为“齐鲁三杰”。即使张良如今有舌战群儒,独当一面的气魄,也一日没有忘记那些故人和往事。
“有两件事是我视如生命的,在我心中他们同等重要。”
“有时,我会…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