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王老师的倡导,我把自己训练一个月后的情况写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1、测试结果:上个月10日我开始训练的。当天买了张视力表,5米外测试结果:看第四行(0.25)基本清楚,第五行(0.3)很费力。到昨天1月10日正好一个月时间,同样条件下的测试结果:第七行(0.5)基本清楚,第八行(0.6)有些费力。
2、测试条件:晚上,灯在人和视力表中间的上面,我戴175度眼镜的矫正视力在1.2以上,但在这种条件下看第十行(1.0)有些费力,所以在这种测试条件下能看清第八行(0.6)应相当于正常测试条件下的0.8。
3、我自身情况:35岁(准确是35岁半),戴镜史二十年(88年下半年高一时戴镜),最高度数350度,96年工作,几年后度数下降,戴镜175度,矫正视力1.2以上。训练前眼镜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除了睡觉,眼镜必然在鼻梁上架着。工作就是整天面对电脑,大概5至6个小时。晚上睡觉前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必然要在床上躺着或趴着看两个小时书。
4、目前状况:已经习惯不戴眼镜,正常情况下看东西没问题,但早晚坐公交车时因光线暗偶尔戴100度眼镜。
5、我的训练过程:多种方法都用(但自己毅力不强,谈不上“训练”,所以标题上“训练”用了引号),比如眼睛累了就按照王老师的捏耳法放松一下;看电脑时包括有时走路戴100度老花镜;平时尽量看远,如走路抬头挺胸不低头;平时能不戴眼镜就不戴,但是随身揣副100度近视眼镜以备不时之需;晚上按照周祥民的强制望远尽量看视力表半小时(再长的话实在没耐心)
6、训练体会:“近视”实际上就是坏习惯的日积月累,所以一定要纠正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而这正是我佩服王老师的一点。至于其他方法可以作为辅助疗法。
各位近视朋友和已有近视症状的朋友,切记:要想改善你的视力,就必须从现在开始纠正你用眼的“坏习惯”。
1、测试结果:上个月10日我开始训练的。当天买了张视力表,5米外测试结果:看第四行(0.25)基本清楚,第五行(0.3)很费力。到昨天1月10日正好一个月时间,同样条件下的测试结果:第七行(0.5)基本清楚,第八行(0.6)有些费力。
2、测试条件:晚上,灯在人和视力表中间的上面,我戴175度眼镜的矫正视力在1.2以上,但在这种条件下看第十行(1.0)有些费力,所以在这种测试条件下能看清第八行(0.6)应相当于正常测试条件下的0.8。
3、我自身情况:35岁(准确是35岁半),戴镜史二十年(88年下半年高一时戴镜),最高度数350度,96年工作,几年后度数下降,戴镜175度,矫正视力1.2以上。训练前眼镜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除了睡觉,眼镜必然在鼻梁上架着。工作就是整天面对电脑,大概5至6个小时。晚上睡觉前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必然要在床上躺着或趴着看两个小时书。
4、目前状况:已经习惯不戴眼镜,正常情况下看东西没问题,但早晚坐公交车时因光线暗偶尔戴100度眼镜。
5、我的训练过程:多种方法都用(但自己毅力不强,谈不上“训练”,所以标题上“训练”用了引号),比如眼睛累了就按照王老师的捏耳法放松一下;看电脑时包括有时走路戴100度老花镜;平时尽量看远,如走路抬头挺胸不低头;平时能不戴眼镜就不戴,但是随身揣副100度近视眼镜以备不时之需;晚上按照周祥民的强制望远尽量看视力表半小时(再长的话实在没耐心)
6、训练体会:“近视”实际上就是坏习惯的日积月累,所以一定要纠正日常生活中的“坏习惯”,而这正是我佩服王老师的一点。至于其他方法可以作为辅助疗法。
各位近视朋友和已有近视症状的朋友,切记:要想改善你的视力,就必须从现在开始纠正你用眼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