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城市呑并下属县的一般原因是市区的扩张。但下属县有比较大的行政、人事、财政、规划权,尤其财政和土地政策独立使得市政府很难让县的发展规划顺应城市总体发展,于是撤区设县。
县改区后消减部分权力,上交更多收入,市级财政可用资金多了不说,规划更好搞了,区也因人事和行政权力上交而更听话了。
当然如果县原本太穷,并入后就要补贴钱提高地方吃财政饭的人的收入(公务员、教师等),补贴钱搞建设,更名和改制费用也相当不小。但如果感觉不划算,市根本就不会去撤这个县设区了。
【县长们则喜忧参半】
有钱的县不想被并,因为自身财政和待遇比市好的多,还消减了权力,并了没什么好处。
对一般般的县来说,虽然权力消减,但是会有发展政策支持作为交换条件,容易出政绩,某些情况下会提高级别(下面解释),何乐不为。
而地方偏远,发展差的县反而不一定都想并,因为原本可以当土皇帝,并了也未必有很多发展政策支持 - 除非能争取到个开发区的地位。
【市区博弈】
撤县并区对区级政府影响很大,所以会有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财政上交比例、人事权、行政权、规划和土地分配权、执法权、监督权、规章制定、发展政策、扶植政策、机构改组、垂直单位管理…全都可以谈。(审批权、行政级别和立法权等可谈的空间不大)
所以每个撤县设的新区的情况都不大一样,但基本上都会比老区有更多的权力。比较极端的比如顺德,虽然是一个区,但自主权力很大,财力也强,连车牌号都跟佛山不一样。
【县居民总体利好】
老板姓放到最后说因为百姓对这事没啥发言权。总体来说设区后地价看涨、基建增多、政府执法服务水准、学校医院水平等也都长期看涨,可以说是好事。但是的也确有很多人怀念家乡的名字,感情上不想并入谁而让家乡‘消失’ - 比如广州南沙。
县改区后消减部分权力,上交更多收入,市级财政可用资金多了不说,规划更好搞了,区也因人事和行政权力上交而更听话了。
当然如果县原本太穷,并入后就要补贴钱提高地方吃财政饭的人的收入(公务员、教师等),补贴钱搞建设,更名和改制费用也相当不小。但如果感觉不划算,市根本就不会去撤这个县设区了。
【县长们则喜忧参半】
有钱的县不想被并,因为自身财政和待遇比市好的多,还消减了权力,并了没什么好处。
对一般般的县来说,虽然权力消减,但是会有发展政策支持作为交换条件,容易出政绩,某些情况下会提高级别(下面解释),何乐不为。
而地方偏远,发展差的县反而不一定都想并,因为原本可以当土皇帝,并了也未必有很多发展政策支持 - 除非能争取到个开发区的地位。
【市区博弈】
撤县并区对区级政府影响很大,所以会有一个复杂的博弈过程:财政上交比例、人事权、行政权、规划和土地分配权、执法权、监督权、规章制定、发展政策、扶植政策、机构改组、垂直单位管理…全都可以谈。(审批权、行政级别和立法权等可谈的空间不大)
所以每个撤县设的新区的情况都不大一样,但基本上都会比老区有更多的权力。比较极端的比如顺德,虽然是一个区,但自主权力很大,财力也强,连车牌号都跟佛山不一样。
【县居民总体利好】
老板姓放到最后说因为百姓对这事没啥发言权。总体来说设区后地价看涨、基建增多、政府执法服务水准、学校医院水平等也都长期看涨,可以说是好事。但是的也确有很多人怀念家乡的名字,感情上不想并入谁而让家乡‘消失’ - 比如广州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