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信息来自日文维基及百度百科。
北海道旗

1967年5月1日制定。
北海道旧称虾夷地,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新政府决定在虾夷地设置箱馆裁判所,随即把名称改为箱馆府。1869年7月设置北海道开拓使,箱馆府因此废除。1872年2月制定了北海道开拓使旗:

同年9月开拓使次官黑田清隆想变更设计,将五芒星改为七芒星:

但向政府提出要求时政府拒绝了,于是黑田的想法没有实现。
关于目前的北海道旗,设计含义如下:
“北辰旗的五芒星以及只处于想象阶段的七芒星所体现的那种开拓者、先驱者雄壮的精神,以及对北海道未来能够继续传承这种精神,都在道章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另外,道章的有关设色并没有特定的说明。 道旗的配色基于原来黑田的设计,绀色象征的是北海(即北日本海与南鄂霍次克海)与天空,中央的是县章,最中央是象征道民不屈的精神的红色七芒星,在它周围的是代表荣耀与风雪历程的白色光芒。”
北海道旗

1967年5月1日制定。
北海道旧称虾夷地,曾居住着阿伊努族人。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新政府决定在虾夷地设置箱馆裁判所,随即把名称改为箱馆府。1869年7月设置北海道开拓使,箱馆府因此废除。1872年2月制定了北海道开拓使旗:

同年9月开拓使次官黑田清隆想变更设计,将五芒星改为七芒星:

但向政府提出要求时政府拒绝了,于是黑田的想法没有实现。
关于目前的北海道旗,设计含义如下:
“北辰旗的五芒星以及只处于想象阶段的七芒星所体现的那种开拓者、先驱者雄壮的精神,以及对北海道未来能够继续传承这种精神,都在道章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另外,道章的有关设色并没有特定的说明。 道旗的配色基于原来黑田的设计,绀色象征的是北海(即北日本海与南鄂霍次克海)与天空,中央的是县章,最中央是象征道民不屈的精神的红色七芒星,在它周围的是代表荣耀与风雪历程的白色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