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白吧 关注:2,975贴子:8,818

【元白小段子】乱七八糟的脑洞大乱炖,有甜有虐,想哪儿写哪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喜欢元白了,时不时想起个段子,索性开个楼记录一下~


1楼2017-09-10 04:31回复
    周元范造了一艘小船,请好友白居易上船玩。白居易进了船,左看看右看看,不断点头,“元范哪,你这船好啊!小是小了点,但是有品位!高雅!哪像会稽某高官,每次游镜湖,都要开着他的大游艇使劲嘚瑟,跟个土鳖大款似的!”
    远在会稽的元稹:“我的膝盖中了一箭......”
    《重题小舫,赠周从事,兼戏微之》白居易
    细篷青篾织鱼鳞,小眼红窗衬麹尘。
    阔狭才容从事座,高低恰称使君身。
    舞筵须拣腰轻女,仙棹难胜骨重人。
    【不似镜湖廉使出,高樯大艑闹惊春】


    2楼2017-09-10 04:41
    收起回复
      牛头马面拘了一个新魂返回地府,等着办交接的时候,马面看三生石边上有个身影有点眼熟,“咦,这人还在这儿呢?”
      “都十六年了他一直站在这儿,天天日晒雨淋的,也不得托生,真不知道图个啥。”牛头撇撇嘴。
      “你们不知道,”奈何桥上的孟婆放下了汤勺,叹了口气,“这是个痴人哪。”
      “当年他刚来的时候,身形消瘦,满面愁容,我对他说喝了这碗汤吧,喝了尘世间的一切痛苦就都忘了,他很高兴地接过了,正要喝的时候突然又停了下来,'都忘了吗?连乐天也.....'他缓缓地摇了摇头,放下了碗,‘不,我不要忘。'他走到三生石下,引颈而望,一站就是十六年。”
      “乐天......一定是个很好的人吧。”听完了孟婆的话,牛头马面也不禁有些唏嘘。
      “应该吧。老太婆在这儿卖汤这么多年了,也很见过几个不愿喝的人,有人为了名,有人为了利,可从来没见过一个人,仅仅是为了等待。”
      有人突然哭了起来。
      “哎,你哭个什么劲?”马面晃了晃捆新魂的锁魂链。
      新魂没有回答,他拖着锁链,一步步走向那个形销骨立,已经辨不出人形的身影,站在他面前,声音颤抖:‘’......微之。”
      那人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一眼,突然不可抑止地颤抖起来,眼泪滚滚而落,嘴唇一张一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漫长的岁月连他的声音都遗失了。
      新魂却听懂了,他握紧他的手,在他耳边一遍遍地说:‘’是,我是乐天,我来了,我来了。”
      两人互相望着对方的脸,在目光交汇的瞬间,滚滚红尘倒流,年轻的校书郎打马走过长安,他的微之站在一株红枫下对他微笑。
      ‘’我们走吧。”过了一会,乐天说。
      “好。”微之回答。
      两人携手走上奈何桥,一路且行且歌。牛头马面看着他们没入黑暗,越走越远,凝固在眼前的他们最后的背影,就像一个传说。
      《寄乐天》元稹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祭微之文》白居易
      《佛经》云:「凡有业结,无非因集。」与公缘会,岂是偶然?多生以来,几离几合,既有今别,宁无后期?公虽不归,我应继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


      3楼2017-09-10 05:12
      回复
        张老太坐在自家院子前,就着午后暖融融的太阳低头做针线。这是一个美丽的秋天,庄稼长得很好,铺在院子里黄澄澄得一片,叫人想起小孙女的笑脸。
        一个清癯的青年骑着一匹瘦马远远地过来了,他穿着青绿衫子,像一株苍润青翠的早稻苗,长在清亮亮的水里。
        “白相公,又来给我老太念诗啦?”
        “婆婆。”白居易下了马,恭恭敬敬地给张老太作了个揖,“您年纪大了,做针线费眼睛,要晚生为您穿针吗?”
        “不用啦,老太婆眼神还利索。”张老太摆了摆手,“收成忙,老头子一天到晚在地里忙,买的鞋到底不如自家纳得结实,穿坏了好几双,还是得我来给他做,他习惯我的针线!”老太太笑了,皱纹里满是温情,“你又做了啥子诗,快念来听听。”
        于是白居易从袖筒里抽出诗稿,缓缓地念了起来,老太一边飞针走线一边点头聆听,,细碎的阳光照在二人身上,风里都是稻谷的清香。
        “我有所念头,隔在远远乡......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老太太听着听着脸色就变了,抄起孤拐朝白居易劈头盖脸地揍去,“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你还虐我!给娘子写这腻腻歪歪的情诗,就欺负我家老头子一辈子锯嘴葫芦,说不出一句甜言蜜语来!”打完了还不解气,把针线盒子就地一摔,哐当一声甩上门走了。
        “婆婆,您脾气还是这么火爆啊!”白居易摸摸头顶的包,哭笑不得。
        风吹起青衫,他又望向西北的天空,怅然若失,“还有,这首诗不是写给娘子的,是写给他的啊......”
        《夜雨》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4楼2017-09-10 05:32
        回复
          一千多年过去,转世的元白成了俩文学院教授,一栋楼住着,没事就互相写诗,以十分钟一次的频率出现在对方的朋友圈里。一起全国各地讲学,一起国(公)外(费)学(蜜)者(月)交(游)流。微之时不时在杂志上对国事吹胡子瞪眼的评论一番,乐天就扯他袖子:“歇歇吧,我的弟,今天晚上吃什么?”
          没有繁琐的政务,没有险恶的朝局,这个世界里再没有什么能将他们分开。


          5楼2017-09-10 05:40
          收起回复
            元稹在白居易家喝酒,两人干掉了几瓶茅台,元稹大着舌头:“老白啊,当年那个莺莺把我伤的啊,心稀碎啊......”
            "行了行了,你都说了一千八百遍了。“白居易拍着他的肩膀,“你惨,你有我惨吗?我和湘灵blabalbla......”
            俩人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悲惨初恋谈到人生哲学,最后一致得出结论:“兄弟啊,这个世界上谁都没有你对我好,这辈子还是我俩瞎jb过吧!”


            6楼2017-09-10 05:47
            回复
              楼主写的好棒!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7-09-15 18:52
              回复
                楼楼加油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7-09-16 14:15
                回复
                  柱子加油w
                  开坑等等我...


                  IP属地:河南9楼2017-09-16 20:05
                  收起回复
                    楼楼≧﹏≦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7-09-27 19:39
                    回复
                      召唤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12-15 23:20
                      收起回复
                        上两则《白居易评传》里的吧,元白拥有让最正经的学术著作也充满基情的能力


                        12楼2017-12-21 12:58
                        回复
                          “值得玩味的是,贞元二十一年春天,白居易离开了刚刚租赁不久的常乐里关播故宅,迁徙到永崇里的华阳观居住......白居易之所以从常乐里迁居到永崇里华阳观,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同元稹的友情的考虑,为了比邻而居,便于交往”
                          究竟住的有多近呢,我来上图,大家感受一下(微之住在靖安里)


                          13楼2017-12-21 13:29
                          收起回复
                            “我们说白居易同李景检联谊也是以元稹为中介......李景检既癖好元诗,那么,他同白居易自然不难找到共同语言”
                            “李景俭”请求加入“白居易交友群”
                            入群问题:你喜欢我家微之的诗吗?
                            李景俭:老稀罕了~
                            “李景俭”通过验证,加入“白居易交友群”


                            14楼2017-12-21 13:50
                            收起回复
                              辣么我也可以加群了?


                              IP属地:陕西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7-12-22 15: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