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在甘肃农村的乡镇上读完的。在农村,教师是农村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和周围众多的农民比起来,他们知识渊博、见识广,穿着较为体面,也比大多数农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那时候的我,崇拜他们,渴望有朝一日我有幸能成为一名乡村教师。也惧怕他们,偶尔在大街上遇到老师,会想办法赶紧躲起来。因此,中小学时代,我一度很崇拜和惧怕教师。 崇拜和惧怕老师,源于距离感,也源于本身的无知。早年的农村孩子,一个个都是井底之蛙,学习生活围着方圆几里的村庄转,一切新生事物都和我们无关。要不是17岁时我一个人离家出走去了兰州和广州,我还不知道火车是什么样子、公交车怎么坐、电梯怎么乘坐……小学四年级,学校新来的老师,讲了“Good morning”“one 、two 、three……”几句简单的英语,我就崇拜上了新老师,认为能讲英语的老师不是一般人。小学某一年的“六一儿童节”,一个教委的领导开场致辞拿着稿子念,把“向孔繁森学习”读成了“孔繁林”,“森”和“林”都不分,何况“孔繁森”还是个伟大人物的名字,小小年纪的我意识到,教师队伍当中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估计也不少,这些人正在误人子弟。一个没有广博知识、没有科学视野的教师是不可能有道德的影响力的,仅仅依靠嘴上说教的教师也必定是苍白的,不被学生尊敬的。 等到上了高中,认全了48个英语音标,单词自己可以拼出来。发现低年级学生读的英语单词错误很常见,有时候是老师教错了。“教师”=“知识渊博”,原来我认为这个等式是成立的,后来发现教师的知识不一定是对的,知识不一定是渊博的。各行各业有知识渊博的人,各行各业也有滥竽充数的人。 当我学习了历史文化专业后,读过了一些史料和史学著作,发现中小学课堂上学过的文史知识,虚假成分太多。我理解了什么叫做“历史是为政治服务的”。 后来,我成了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城市的重点中学,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家庭条件普遍不错,班上很多学生已经被父母带着去过好多个省市,甚至去国外开拓过眼界。不得不承认,个别学生对某个历史问题的学习方面,我自愧不如。班上一个学生对蒋介石很感兴趣,各个版本的《蒋介石传》已研读完毕,正史和野史都能说出个一二三。课堂上,学生时常会问到一些课本之外烧脑的历史问题,我不敢轻易给出答案,总会来一句“课堂时间有限,这个问题我们留在课外讨论”,这样好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回去要做的就是大量查阅资料应对这些问题。 教师≠道德高尚。 班级和班级之间的评比,教师和教师之间的评比,学科和学科之间的评比,学校和学校之间的评比,时时刻刻都要应对。要想力争上游,“伟大”的后面,离不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曲意逢迎。 时不时,班主任会告诉各科教师:“某学生家长,周日邀请各科任教师在某饭店聚餐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历史,和语数外相比没那么重要,只要一心想推掉饭局尚能做到,语数外老师就没有那么幸运。宴请送礼的风气或多或少已经带进校园。 官员可以有假文凭,教师未必人人有真学问。渊博的知识要经过数十年的时间来积累的,很多教师的学习能力自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就停止了。学历造假,知识浅薄,和师德高尚之间还差着一百条街的距离。 一地鸡毛是每个人生活的常态。每个教师,除了工作,也有一堆鸡毛蒜皮。别的职业该有的家庭问题,不会因为你的职业是教师,就减少或避免。出轨的、不孝的、家暴的、猥亵幼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同样出现在教师身上,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比别的职业高多少。尤其是近年来教师猥亵幼童事件层出不穷,人们发问师德为何越来越low? 教师≠无私奉献。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身边有人当兵去了,你认为他是因为很爱国,想无私奉献不顾个人安危,才去当兵保家卫国吗?为什么当兵?没文化想就业,学习不好想通过当兵找条出路,当几年兵复原可以到几十万,说这些话的,才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而不是高高供在神坛,只知奉献没有索取。同理,去当教师的,也不是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甘愿奉献。是奔着寒暑假、奔着相对单纯的校园环境、奔着稳定的工资…… 教师,是一个职业,仅仅是一种职业。绝大多数教师是为了就业为了谋生走进学校,传道授业解惑付出劳动,来获取合法的经济收入养家糊口,很少有哪一位教师是“无私奉献”不领工资在教书的。“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从不认同这样的赞誉。 《两位山村教师连续数十年背学生过河》的新闻报道中说:“这么恶劣的条件根本留不住老师,很多老师干个一年半载就走了,只有村里的王文周和王升超两个山村老师始终如一,坚持了这么多年,他们挺不容易的”。可见,绝大多数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和其它行业的从业者并无二致,人的本性都是好逸恶劳,喜欢养尊处优,向往好的环境、高的薪水,梦想干最少的活,拿最多的钱。 我那些在山沟沟里教书的同学很渴望能调去镇上,乡镇学校的教师普遍渴望调去县城,县城的又渴望着省城。没有几个人心甘情愿留在大山深处当一辈子乡村教师,即便留下来也是迫不得已。对大山的无私奉献又从何谈起? 教师,不等同于知识渊博、道德高尚、无私奉献的化身。但对教师不应求全责备,微乎其微的知识漏洞、微不足道的道德瑕疵,我们应该包容。 饮水思源,莫忘师恩,这是每个人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该有的感情,但感恩不等于吹捧。我的求学生涯中,有几个老师后来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时隔多年,他们的印记不曾模糊,感谢他们一路上对我的鼓励。 教育是神圣的,但教师不神圣,教师只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个打工仔而已。无才无德的**教师,丧尽天良的**校长,和别的行业一样,哪行哪业都有人渣,有人渣才会凸显榜样的伟大。云南教龄25年半的代课老师程兴贵因为教龄不被认定,万念俱灰之下跳瀑布自杀,他所要的补偿款,无非是每月830元钱,哪行哪业都有一根筋走极端的。捡破烂、摆地摊,也比代课教师月入830要多,千千万万条路都可以挣得比830多,是伟光正的洗脑让他以为当教师就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捡破烂、摆地摊挣再多都不够神圣,为此把自己宝贵的生命搭在这个行业太不值。 我们都喜欢的工作:活少、钱多、离家近,教师也一样。世人冷酷,一生漫长,当老师的,不需要被“无私奉献”“伟大”绑架,迎合着社会上趾高气昂的道德谴责,只会让教师越来越蠢。 常存单纯之心,深味复杂人性。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地说一句:教师,只是个普通职业,不神圣也不伟大,请停止对教师的吹捧。 推荐阅读 李娟娟 | 话说甘肃浆水面 李娟娟 | 满身正能量,会杀人 作者简介 李娟娟,甘肃天水妹子,不完美有个性,业余喜好阅读码字,国家高级化妆造型讲师,一个文艺又理性的彩妆培训师,喜欢思考的斜杠女青年,当过教师,混过外企。微信ID:370805035  承接国内外各大品牌化妆品批发价零售。 承接新娘妆、团体妆、舞台妆、影视妆等各种化妆造型; 承接彩妆公司化妆培训; 承接企业化妆礼仪培训; 承接美业社群活动; 承接化妆造型沙龙讲座;